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6249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 用心 专心 1九 年 级 第 二 轮 ( 一 、 二 单 元 ) 化 学 测 试 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计 30 分)请把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铁锅生锈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2.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3. 据报道:某地一名 5 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4. 下图

2、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5.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期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反应温度C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6.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晚上熄灯一小时。2009 年 3 月 28日全球有超过十亿人参与这项活动。下列说法与提倡这个活动的主要

3、目的不相符的是 ( )A.节约能源 B.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8.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

4、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1.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12.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A.氧化剂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生成物13.每年的 6 月 5 日世

5、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气C.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氧气 一氧化碳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轮化学测试卷 第-2 页,共 8 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轮化学测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2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15.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

6、响二、填空与解答:(每个反应文字表达式 2 分,计 45 分。)16.(6 分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10L 空气中约含有 L 氧气,氮气约为 L。17.(4 分)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请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及结论)(1) 水和酒精 ;(2) 二氧化碳和空气 ; (3) 铜片和铝片 ;(4) 白糖和食盐 ;18. (7 分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答二点即可): ; ;它们也有许多不同

7、,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答一点即可): 。(2) 写出上述甲乙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甲: ;乙: 。19. (5 分 )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 误 操 作 不 良 后果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20. (8 分 )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江一杰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根据你学习的生物

8、知识判断,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1) 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是: 。(2) 为比较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3)为比较两瓶气体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21.(8 分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爱心 用心 专心 3样充气的包装,主要

9、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6 分)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 论(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说出二点)(2 分) ; ;22.(4 分 )右图是化学中 “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 端进氧气。(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 端进氧气。(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就

10、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23. (3 分 )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项 目 亚硝酸钠(NaNO 2) 氯化钠 (NaCl)水溶性 易溶,在 15时溶解度为 81.5g 易溶,在 15时溶解度为35.8g熔 点 271 801沸 点 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 体 1413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NO2 无反应(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 ;(2)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反应文字表达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25 分)24. (20 分) 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2)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 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