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60073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BR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SBR 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管理摘要:目的:随着污水处理行业中 sbr 工艺的广泛运用,对该工艺的运行管理进行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方法:对该工艺的特点、重点控制环节、实际操作和常见问题进行技术指引,为实际运行提供解决方案。关键词:sbr 运行管理0 引言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也称作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特点是生化处理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具有周期性、反复工作的。污水进入反应池后都要经过进水、曝气、沉淀、滗水等工艺步骤,而此过程又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周而复始地重复。虽然工作过程相同,但处理的污水是分阶段间歇排出的。传统的 sbr工艺进水也是间歇的,经过改良

2、后的 sbr 工艺,大多采用了连续式的进水方式。1 sbr 工艺特点sbr 工艺与其他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较,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1 结合了传统工艺的特点,实现了时间上的推流式与空间上的完全混合式相结合。1.2 工艺流程简单,只需用一个反应池就完成了所有的生化工作程序,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系统、初沉池等设施,节省占 地面积,降低基建投资。1.3 运行效果稳定,有机物去除率高,工艺中生态的多样性,有效地抑制了丝状菌的膨胀。1.4 脱氮除磷效果好,不需要增添设施、设备;对难降解的废水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简单。2 sbr 运行中重点控制的环节对一个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工艺,需要仔细

3、研读设计文件,认真调查外部管网来水的污水水质、水量,并参考已有的运行经验,确定不同季节,不同进水水量、水质下的工艺运行模式。重点注意以下环节:2.1 溶解氧值(do 值)溶解氧值的高低最直接的是由曝气系统所提供的曝气量大小决定的,经验值范围在 23mg/l,过低会影响正常的生化效果,过高又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设备浪费。实际运行中,依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符合需要的 do 值。目前在线监测 do 仪在实际运行中,可与曝气系统形成闭环控制,在其他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逐步确定出水指标稳定达标下的较低的溶解氧值。2.2 沉降比(sv)污泥的沉降比反映了污泥是否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是否能达到保证出水所需要

4、的污泥沉降速度和压缩性能。sv30 一般在1540%,即属于正常范围。该指标重要,主要是检测方便,数据 直观。其中 svi(污泥容积指数)又更多地被应用于直观的表示污泥是否膨胀的参数。sv 值直接受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系统的工况而影响。2.3 污泥回流系统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污泥回流系统至关重要,将一部分生化池末端的活性污泥通过回流系统输送至生化池的预反应区,可以达到以下作用:使刚进入生化池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提前开始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生化反应,此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极可能是厌氧、缺氧环境,也可能是好氧环境,也可能同时具有。生化池末端的污泥相对来说处于基质匮乏的状态,在回流

5、至前端后,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吸附污水中的有机质,而后在整个生化池的池长容积中,逐步氧化分解吸附的有机物,而且基质匮乏的细菌的分解能力最强。在预反应区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回流的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质可以进行脱氮除磷的反应。在预反应区中,回流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质作用,起到了后续生化段中优势菌种的选择,从而保证了后续生化反应的稳定进行,同时也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和膨胀。在预反应区中,回流污泥通过水解酸化的作用对有机质进行分解吸收,更加有利于后续反应的进行。 很多工艺模式的调整中,都要涉及到污泥回流比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对污泥回流量大小的调整,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调整方法,而且回流比的调整要根据季节、来水量

6、、sbr 的运行工况,随时进行调整,回流比在 sbr 中的经验值在 25-100%。2.4 剩余污泥系统简单地讲,就是让 sbr 池中的污泥量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剩余污泥系统出现问题,sbr 池的运行维护很快就会出现问题,出水水质无法保证,剩余污泥系统是生化处理工序中的最关键的环节。剩余污泥量的排放要依据污泥浓度的确定值来衡量。对单独的 sbr 池,每天排放的污泥量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要少量多次。可以依据设计文件的设计值,但是要依据每天实际污水处理量和进水浓度,修正排泥量,目标只有一个,达到需要的污泥浓度值。3 sbr 工艺实际运行操作3.1 初始培养sbr 工艺的初始培养与其他传

7、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培养相似,可以采用自然培养法或接种培养法。3.1.1 培养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设施确保其在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具备可上岗的电器、机械、运行、化验的相关人员;具备基本的化验检测设备和仪器,常用的检测项目有:ph、 水温、cod、bod、sv、mlss、氨氮、生物相等;编制好所需的化验、运行、电气等原始数据记录报表;外部来水的污水量、水质做过必要的调查;准备好相关的安全用具。3.1.2 培养方法及种类间歇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 。闷曝 2-3d 后,停止曝气,静沉 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 1/5 即可,

8、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当污水的温度为 15-20时,采用该种方法,经过 15d 左右即可使曝气池中的 mlss 超过 1000mh/l,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最初的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 25%,随着 mlss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增至设计值。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 1d。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 1/2 或更低。满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 1d。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按照正常设计水量。接种培养:利用已有污水厂

9、的脱水后的污泥,投加到 sbr 池中,进水,按照上述的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培养。这样可以加快培养的速度,缩短培养的时间。 3.1.3 污泥培养的其它问题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进水中增加营养,可投入足量的粪便。温度对培养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培养越快。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池的 1/2 即可。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培菌过程中,特别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防止污泥过度自身氧化,特别是在夏季。有不少厂都发生过此类情况。这不仅增加了培菌时间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按期投入运行。要避免污泥自

10、身氧化,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关键,要经常测定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要及时进水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若进水浓度太低,则要投加大粪等以补充营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间歇曝气。培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生物相,并测量 sv、mlss 等指标,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做随时调整。并不是培养出了污泥或 mlss 达到设计值,就完成了培养工作,而应该至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排泥量、回流量、泥龄等指标全部在要求的范围内。待 mlss 达到 1000-1500mg/l,打回流;待 mlss 大于2500mg/l,选择适量排泥。3.2 运行管理 3.2.1 日常运行中注意事项:保证较稳定的进水量和水质;水质的稳定是处理

11、的关键; bod:n:p=100:5:1;确定合适的回流比:r=25%-100%;确定每日合理的排泥量,排泥应少排多次;可以参考公式:qw=t/24 h-h/h v/srt,并以实际情况修正;确定合适的 sv 值 sv30=1540%;确定合适的 mlss 值 mlss=1500-3500mg/l;确定合适的 mlvss/mlss;保持较充足的 do 值 do=2-3mg/l;依据设计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 f/m 值;观察生物相,并以此为参考,分析参数的调整情况。此外在实际运行中为了能保证上述参数值的稳定,要加强巡视,对主要设备如:进水提升泵、回流泵、剩余泵、滗水器、脱泥机等要经常检查使其保证

12、在良好运行状态;要充分利用在线检测仪表的作用,达到实时监控,及时掌握现场数据和资料。3.2.2 sbr 运行中常见的问题泡沫:化学泡沫随 mlss 增高,sbr 池正常运行而消失;生物泡沫少量为正常,较多,加强排泥。污泥上浮:加强排泥,降低 srt,控制硝化。 出水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絮状,出水清澈,但有针絮随水流走(针状飘絮):污泥负荷 f/m 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捕集,沉淀下去。但一般不会导致出水 ss 超标,只影响感观。如果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适当提高 f/m,针絮会消失。sbr 池表面有松散状,类似油状絮状物悬浮,但出水尚清澈,沉速较慢。 (称为散装絮凝物悬浮)主要是由于系统污泥负荷 f/m 太高,污泥年轻有活力,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