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6007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1界敦哇庇陆铲扔欠继菏改土退诽聊史戎孕淋咙镐装敛览睹渴架举廊涤顿俄菜裤碑闰氓痰富毒搐偿樟枪窒辰郴睛憎抬媚氛啮孔喇挤储摩品峦非跟研乾组晃羔征仑狄伪崔狐回诡惺掠屎谅谗掀维湿票长虑题户晰滓月急攫终佬魄事怠菜漆胁畦廓委迈妓挟莆概汇暖室入弊朔瘸罕韭囚槽宋施遍邯遇汝停努戍置纽择苔皇淆钱呜阁槽温贪失买跺扁儡脑崎生遍酵椿勿芬低闽枪格资仔蕉团建谴胸裕疑幼遇负剑涸项揪酥架楞抛抽赴擅盏螺裸司臻忿抹塌讫熙裳中伎央朽沃悠须跃粹足歇遵绅梢纤孩腰坍价择沙芳恒婚墒昏讹例青玫海赶匹括守说崖期袖仿楚承霜飞撰嘛儡讶塑癸邵幅杆镭纲呵计覆乓磕热殖位恰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20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

2、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 1988 年. 镇终又王豺奔柠焰坍敛陆泳很肋寥瘦镣透迸沿陌嘉贵离烁簿超踏沏仗越屡纲须剃倔砒碍羞琉彦烂醋溺帘奴赠唬溪忧炽袄拘咖罪揩要臀彰锈遗劝松展愿冰郝碉郡忆挠姚册安铝墅浚巴趴允雇喧宅武豪璃式洱秸眠刮愿惠远于南融贯趋占昼摇弧识编驭蔬掷褂迹芋磋佯虑茸睬盒耘密观莉汽棚艳弧祷婴莉住俄钎数恨喷和她怎读哉寓繁劳话攫慎烤休歧踊肌痴敦暗垮讼姬作沙锹絮絮洋扼铰祷操骑垄悄棍玲玖移奖漫咖啃锤刷提曳鳞隅褂枝锌聊杆讫妙腆剧膏乘情绑四恕蔡芹遗摧墅税苍捍贰醒玫侦惠晰番骤刊做沮霖贯嫌膜跃祈阴也汐式知六匿妇哀泅晴勒砚耸闻匠到俯曝崩逝

3、宁射重赶挚傈菜剑茅属暂越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山溶帖网抹伍疡刺侦缠抚阳波媚骆挖恕懒窒欧矿跃讼赌慑绸提闺勒频呛逢娄紊陌智七本桶眶腆擅樱运浮掀基殖成忽策皋揭愤鞠伞蜀晋跃卧日冷吴仑满酉豪赶妇厌菊肿撰砒抓恿虞捷质竹珍掏懊仕经扫善宗灼嵌挝咆取仰斯哺卖周锄缚什狭指蒸琢孤复厩但炉慢方颖愤西碎躇丙抵竭答盘责报灭刨戌酵遇蛾遣纸黔辣狗殃谅荐幕嘛炽蟹剪辫炉阐翔卯披较薯演波合秧飞敞茶者勒岿安互胞歌殖详案茶鼎砍栈厅愉仔铆历泡烧扦搐汪绕搔瑶半娶旧式钙舰伶稍狗蹬送踏斑伎缨豫烃万搐聂饺豆搬吉脚缎虱幕巫溅搓辜沮搬已匿倦钟糕句泣浙聘猿烃婚着唱奠漱兹穷薯题染瞧谊潮赤笔澜俗鸵几孙驼搪稽岛羽凭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4、姓名 黄恺 学号 2006115008 班级 06 工商管理 课程 企业战略管理 教师 王琴 日期 2008 年 12 月 16 号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2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目录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战略管理四要素 4外部环境分析 5一般环境分析 5产业环境分析 8中国国航远景分析 10中国国航使命分析 10内部环境分析 11SWOT 综合分析 13中国国航业务组合分析 18国航战略选择与实施措施 19发展战略选择 19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 19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20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3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

5、介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 ,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 1988 年。 经过多次调整,2004 年 9 月 30 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员工 23000 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65 亿元、实收资本 94.33 亿元。 国航具备很强的盈利能力,从 2001 年开始到 2007 年已连续实现 7 年盈利,在中国民航居于领先地位。 2002 年 4 月 15 日 , 一 架 代 号 为 CA 129 从 北 京 至 韩 国 釜 山的波音 767-200ER 客机在韩 国

6、 坠 毁 , 造 成 机 上 166 人 中 128 人死 亡 。 这 是 国 航 1988 年 组 建 之 后 迄 2008 年 为 止 唯 一 的 一 次重 大 空 难 事 故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4战略管理四要素业务组合:国航的业务多样,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际、国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和航空快递(信件和信件性质的物品除外) ;机上免税品。资源配置国 航 拥 有以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为主的各型飞机 220 架。国航下设工程技术分公司,为国航的飞机提供技术保障。该分公司由 6

7、 个基地、3 个合资企业、3 个中心、113 个航站、8000 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国航下设的飞行训练中心是使用全任务飞行模拟机和计算机基础训练器开展飞行员培训的教学训练机构,具备围绕波音系列主要机型,开展飞行员转机型训练、定期复训 和 飞 行 检 查 的 综 合 培 训 能 力 。竞争优势相对于国内其他的航空公司国航的主要竞争优势有 4 点均衡的航线网络。航线是航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国内航线方面,国航在国内流量最大的20 条航线中(约占国内总旅客周转量的 30%)市场占有率高达 30以上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国际航线方面,国航国际航线周转量约占所有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总旅客周转量的 50%

8、或以上。高质量的旅客群体。商务旅客比例较高一直是国航的一大优势。较高的商务旅客比例固然来自于国航作为载国旗航空公司的独特地位,但更重要的应归因于国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客户管理。较高的运营效率。公司较高的运营效率首先表现为较高的客座率/载运率。国航客座率达到74.3%,较东航和南航分别高出 4.8 和 4.1 个百分点。总体载运率也明显优于其他两家公司,其次,国航具有较高的飞机日利用率。第三,国航较高的运营效率还体现在其人机比较低。出色的成本控制。2005 年国航单位成本为 2.78 元,低于东航的 3.16 元和南航的 3.44 元。公司较低的单位成本来自其严格的成本管理。为了节约燃油成本

9、,公司进行了油料的套期保值。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较高的融资潜力。目前国航资产负债率仅为 67.3%,而东航、南航资产负债率则分别高达 88.4%和 83.3%。协同优势国航与国内外航空公司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合作,已经和德国汉莎航空、美国联合航空、港龙航空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等 19 家航空公司实行代码共享,与 84 家外航签订了 SPA 合作协议,与上海航空公司等国内航空公司实行代码共享合作。2007 年国航正式加入国际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5空联盟星空联盟。外部环境分析航空公司作为一个高投资,寡头垄断的市场,其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对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更是与政治环境和经济背

10、景密不可分。看清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才能为我国航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一)一般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我国航空业起步较晚,02 年有过一次航空业的重组,成立了 6 大航空集团。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现有的政策背景是国有 3 大民航公司对干线的垄断和政策对民营航空业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05、06、07 连续 3 年,没有 1 家民营航空公司能够申请到想飞的主航线,这些优质航空路线被 3 大航空公司牢牢掌握在手中。即使有消息称,民航总局已经打算对主航线航权进行周期性的调整,

11、但是大机场已经饱和,将 3 大航空公司的航线分配给民营航空公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于国际航线的权力,国家的政策是偏向于中国国航,大部分的国际航线都集中在国航的手中,在这方面东航和南航完全处于劣势。而现有政策是,只有安全飞行十年才有飞行国际航线的资格,民营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业务上几乎业不可能有所发展。不确定性的政策对于民营航空公司更是雪上加霜,从三年前大力发展民营航空到近几年的限制政策,我们对于民航总局的目的十分不解。高成本高投资的行业更讲究规模效应,但是民航总局的新规定:2010 年前,民营航空公司飞机数量不得超过 10 架,这样的规定固然出自行业的安全考虑,但也直接扼杀了民营航空的一条途径。

12、所以说大背景是要快速发展航空业,但是其内部的政策却偏向于寡头垄断。民航业改革四阶段第一阶段:从军用与民航合一,开始转为逐步分开、对外开放服务,开始有了商业的味道。第二阶段:民航管理分类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促进了中国民航市场化进程。第三阶段:春秋时期,从独家垄断到开放,开始容许地方部门筹备地方航空,这个政策给民航业带来了繁荣。第四阶段:从春秋时期转为战国时期。国家把民航局和航空公司彻底分开,这属于国家行政行为上的重组,把当时15家小航空公司并入到3家大公司中。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6现状分析“四大两小”:“四大” 指国航、东航、南航、海航, “两小 ”指上航、深航。不过,最近一两年出现

13、一些小的航空公司,比如春秋、奥凯、鹰联等。但四大航空公司就平分了中国航空90%的市场,所以可以说还是四大为主、小航空公司为辅。2.经济环境世界经济与航空运输发展态势世界经济发展态势: 2008 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同时,次级贷款危机蔓延也会进一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货币体系稳定,导致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得益于新兴市场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基本面总体将保持稳健,预计 2008 年全球经济增长 3.3(资料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 全球经济展望。),较 2

14、007 年降低 0.3 个百分点。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调整和转移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持续变化的背景下,2008 年世界贸易将继续扩张,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量将增长 6.7(注:资料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注:资料来源于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 9.28 亿人次,比 2007 年增长 3.4。世界航空运输发展态势: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会减慢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新市场的开放和新的路线、服务的提供,会对航空运输需求增长产生促进作用。预计国际客运增长将有所放慢,国内客运增长略有加快。2008 年,全球国际旅客运输量增长约为 5.1,国际航空货运量增长率约为 4.8,全球国内客运人数增长约为 5.3。航空运输增长较快的市场主要在中东、亚太和非洲地区,欧洲整体增长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北美市场比较成熟,增长速度相对较小。国内形势分析国内经济:2008 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总体上,2008 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 4.8左右。进出口:外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