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5946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万历十五年,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一年,在史书上几乎无事可记,一本以一个极其平常的年份的年份作为书名的书,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澜,但是,这本书,我却读得惊心动魄,它引发了我对中国当下整体命运的思考。就个人而言,读此书确实启迪收获良多,这也就是对我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了。黄仁宇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的“大历史观”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这种观念初露端倪。在此书中,作者以明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的横断面,展示社会的各个层面,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症结所在,并逐一描述处于这个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无论是皇帝,文渊阁首辅,高级将领、文官,思想家,无论他们进步抑或保守,无论善恶忠奸,最后的结果,统

2、统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都逃不脱时代的悲剧。这样的描述是令人震撼的。明万历十五年,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剖析这样一个历史断面实在是令人沮丧的,而古为今鉴,现代人未尝不能从中得到若干启示,而有了“大历史”这样一个宏观工具,我们更可以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曲折看得更清楚透彻。如黄先生所言:叙事不妨细致,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各章节中,黄先生正是逐一细致叙述社会各阶层中的人和事。王小波评万历十五年曾说: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化国家来。有位学者认为这话极其精到。他认为:1587 年的大明帝国,就是处于一

3、个“儒学的罐子”笼罩中,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封建体制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极其完备成熟的高级阶段。自汉朝,儒学即已被统治阶级尊为经典,成为统治的有力工具,而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又经宋朝程朱理学派的增加完备,至明朝又有王阳明的心学派之争,但都脱不了四书五经的道德伦理窠臼。我们的国家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明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方式即是将几百万个作为社会主体的乡村均衡的分割,以每一个乡村为单位,构成近乎自治的集团。尽力打击富户豪绅,为了避免失去平衡,在这个集团中,以儒家简单粗线条的抽象道德取代法律,以善恶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并非合法或非法。不鼓励任何先进的生产力或者技术,因为这会带来社会失去平衡,

4、同时也解决不了因为新的生产力或技术带来的立法问题和技术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为何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成长,为何始终重农轻商,商业没有繁荣的土壤,为何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无法生枝蔓叶。而即便如明朝初年进行过的币制改革发行的大明宝钞无法兑现,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财政的发展完备就更无从谈起。如果我们当时的封建国家始终出于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这种国家的管理体制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外界的扰攘一旦来临,马上就显出了这种管理方式是多么低效和无能。当年倭寇的横行正可谓是这种国家体制落后脆弱的一个小小侧证。处于统治核心的万历皇帝,曾踌躇满志,励精图治,想做一个尧舜之君,可是接连的挫败使他明白,他所有的努力尝试都是无

5、用,他只要去做一个叫皇帝的符号,他只要在形式上成为万民的表率即可。这是他为这个以儒家道德治国的国家应尽的义务。至于他想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做太子,甚至要求死后与心爱的妃子共葬一处,那都是非分的。心灰意冷的万历皇帝用消极的方式对抗这一切即几十年不临朝,由此被认为是最懒惰的皇帝。内阁首辅张居正凭借自己的权高望重,以吏治为出发点,试图重塑帝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以推动王朝的进步。然而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这个官僚体制下文官们敏感的神经,他们所奉行的原则:确实严守成宪和社会习惯,以图保持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均衡。但他们迫于张居正的权威,不敢妄自抗议,张居正也只能以一身挺立于合理和合法之间,经受来自各方的压力,置己身

6、名誉于度外。在一个以威权代替法治的王朝,张居正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果然,张居正死后不久,便被清算,改革完全中断。抗倭英雄,锐意军事改革的将领戚继光最终也潦倒落魄,因为其在帝国疆土里面推行的整套措施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维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而如海瑞这种期待以个人的道德力量为楷模,继往圣绝学,打击阳奉阴违的虚伪儒学道德,就更是只能碰撞得头破血流。因为当时的道德只能是表面的东西,谁能期冀这样的幌子能使人完全摈弃私心自利的阴暗心理呢?而书中所写的人物,无以不是制度的牺牲品。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 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