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95536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建文档酷(http:/ 精品文案荟萃 看了不后悔轻轻点击,看更多精彩 http:/ 之 销售与市场http:/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作者 刘新华 范莉莉无处不在误人多少年 什么是渠道?教科书大多是这样定义:“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购买到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可口可乐奉为圭臬的“3A策略”,第一个“A”是“Availability”,意思大抵是“使产品随处可买”、“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与教科书的定义如出一辙。 宏大严密的理论在先,跨国名企的实践光环在后,教科书的定位与可口可乐的“3A”策略相映成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要是不把“让产品无处不在”当成神祖牌,供奉起来顶礼

2、膜拜,那简直就是数典忘祖,离经判道。 看看一些快速消费品大牌企业高悬在办公室的的标语口号,就知道“无处不在”理论是多么甚嚣尘上: 我们的任务:第一是铺货,第二是铺货,第三还是铺货! 铺货率等于销售力! 增加铺货,就是增加销售机会! 坚决消灭白点,因为空白点在培养竞争对手! 再看看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都是根据“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个核心策略而设计的: 线路扫街队:将区域划成“井田”,每块“井田”设置一名或者多名线路业务,像扫街一样全面扫荡每一个销售点; 特攻队:专门攻克疑难杂症的“钉子户”,或专门开拓新兴渠道,决不允许辖区内存在空白点; 铺货率检查队:相当于是公司豢养的“锦衣卫”,专门秘密执行铺

3、货率调查。奖优罚劣,把铺货率与业务员的收入直接持钩。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那么,我们就不妨看看这些以“无处不在”为导向的企业,结果又是怎样? 销售部为了铺货率指标,忙得团团转,但业绩却总是踏步不前; 铺货特攻队以“席卷之势”开局,以“尸横遍野”收摊,一边拼命铺货,一边又拼命处理过期品和退回品; 销售部常被“一丑遮百俊”。业绩稍有闪失,市场部就会阴阳怪气地影射:“消费者想买我们的产品,却不容易买到啊!”甚至一棍子打死:“铺货率这么差,业绩怎么会好?” 销售部门被逼到“以铺货为中心”的绝境,没有被竞争对手打死,而是被“无处不在”的目标,反反复复地折腾,活活累死。 销售总监是迷惑:为何向可口可乐“无处不

4、在”看齐的结果,往往既不“可口”又不“可乐”,反而落个“可悲可叹”? 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这也不免向我们的渠道管理者提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渠道的本质是否并非是“让产品无处不在”?“让产品无处不在”或许根本就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 笔者对此的回答是坚决而又肯定。“让产品无处不在”既不可能,也没有丝毫必要,它委实是销售管理领域最大的谬种,仍然在代代流传,流毒无穷。 当然,“让产品无处在”,可以成为一个憧憬,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目标,但销售管理毕竟是真刀真枪的“写实”,不能被一种夸张式,超越现实的“写意”所驱动。核心问题:铺货率与销售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面临重要问题时,我们若停留在发生问

5、题时的思想高度,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一问题的实质,说穿了就是“铺货率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自会拨云见日。 不妨看看两组“铺货率与销售量”的关系曲线:1、 “铺货率/销售量”理论关系曲线。 该曲线所揭示的关系是:销售量与铺货率成线形正相关,随着铺货率的提高,销售量会相应的增商。因此,要获取最大的销售量,只要将铺货率极大化即可。 该曲线正是“让产品无处不在”的理论基石,所以笔者将其命名为“理论曲线”或“理想曲线”。 2、“铺货率/销售量”实际关系曲线。 稍懂经济学的读者都知道上述“理论曲线”的荒谬,因为它违背了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

6、,随着某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产出越来越少。” 换言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达到一定临界值之后,其每一单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我们打一个更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要使农作物长得更快更高,施肥是一个常用的手段。在一定量范围内,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会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一阶段边际效应为正;但超过一定数量,无论怎么增加施肥,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显然无法等比例增加,就会出现停滞,这个阶段施肥的边际效应就为零;如果我们继续增加施肥量,那就会因为施肥过度而让农作物枯萎直至死亡,这个阶段施肥的边际效应就为负。 铺货率与销售量的实际关系曲线同样符合边际效应

7、递减规律,该曲线分为ABC三段: A段:该段铺货率的边际效应为正。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任务就是“铺货,铺货,再铺货”,这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是销售单位义不容辞的使命; B段:当铺货率提高到“B”这个拐点的时候,铺货率的边际效应为零。在其他要素(比如产品、广告、促销等)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单纯靠铺货是徒劳无益的,无论销售主管多么声嘶力竭地要求,销售兄弟们多么任劳任怨地卖命,都无法改变销售“原地踏步”的困境; C段:“神志不清”的主管,以为B段销售出现停滞的原因是铺货率还不够高,于是加足马力,继续下大力气铺货,一旦提高到“C”点,铺货率边际效应就变为负值。此时,前期铺的产品由于没有销售大量退回,或铺进

8、了无效网点,摆在货架上无人问津。销售颓势不但没有挽回,反而江河日下,淤堵而死。科学铺货的“五项注意” 1、不迷信:教科书对于渠道本质的定义,是抽象状态下的一种理想境界,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我们迷而信之,就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2、不盲从:国际大品牌之所以敢于追求“无处不在”,有其特殊的整合营销背景。我们模仿国际大牌企业的一招一式不难,但要模仿和复制其系统作业能力,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以可口可乐“3A策略”为例,Availability(让产品无处不在)是与Acceptability(乐得买)和Affordability(买得起)相辅相成的,三者缺一不可。 3、要有辩证的观点:一方面,我们不能否

9、认铺货率的重要性,尤其在曲线的A段,铺货率的边际效应为正,铺货率的提高与销售量的增加成正相关;另一方面,不能把铺货率当成提高销售量的灵丹妙药。因为铺货率同样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达到一定临界值时(俗称拐点),边际效应为零甚至为负,这个时候一味增加铺货率反而加剧产品的衰败。 4、要有洞察力:毫无疑问,一个成熟的销售主管,必须能够大致判断出产品铺货率的拐点值(曲线图中的C点)。一般而言,铺货率与产品的知名度大致匹配。特别说明,本文中曲线中的拐点位置仅做示意,不同产品、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渠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者不要试图按照该曲线上的大致比例去生搬硬套。 5、要抓住关键:在执行铺货率调查时要重视

10、“加权铺货率”,不要单看“数量铺货率”。 所谓数量铺货率,就是销售有该品牌(产品)的渠道数量占总样本数的比例。比如,抽查学校点10家,大卖场10家,水摊点20家,烟杂点60家,样本总数为100家。抽查结果,铺进8家学校,10家大卖场,2家水摊点和20家烟杂点,那么数量铺货率为:(8+10+2+20)/100=40%。 加权铺货率有别于数量铺货率,它认为不同的渠道对于该品牌(产品)的重要性是不同的。重要性高的渠道赋予较高的权重,而重要性低的渠道赋予较低的权重,不需要进入的渠道直接赋予零权重。 比如,对于某中档方便面而言,大卖场重要性最大,赋予权重0.6;学校次之,赋予权重0.3;烟杂店再次之,赋

11、予权重0.1;水摊点根本不需要进去,赋予权重0(注意:各渠道的权重之和为1)。那么,上例的加权铺货率为:(8/10)0.3+(10/10)0.6+(20/60)0.1+(2/20)0=87.33%。 显然,加权铺货率与数量铺货率的结果完全不同。笔者的实践证明,采用加权铺货率更有利于“集中资源、突出重点、统领全局”,更为务实有效。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二: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 2007年11月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作者 刘新华 范莉莉 企业里,销售部历来就是任性、嚣张的角儿。这些年“渠道为王”的论点甚嚣尘上,销售部愈发“自鸣得意”了,薪水奖金高高在上自不待言,其他部门还都得唯其马首是瞻,全心

12、全意做好服务。 理由很简单每个企业都坚守这样的信条: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担,都得让“渠道”一肩挑。在这些企业看来,渠道建设好,一好百好!渠道建设差,一输百输! 事实真是如此吗? 逻辑上的荒谬 “渠道为王”一说,实在是天下之大谬! 这在逻辑上显而易见:任何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至少有三个:渠道力、产品力和传播力。这三种“力”都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渠道力”自然也不例外。 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渠道力很弱,铺货率很差,销售好是“必不然”的事情。渠道力很强,终端能见度极高,但产品力不好,消费者一次尝试后就不会重复购买,“未必然”成功;渠道力强,

13、但传播力不好,摆在深巷无人问津,渠道力再好也是白搭。 所谓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渠道力很弱,铺货率很差,销售好是“必不然”的事情。渠道力很强,终端能见度极高,但产品力不好,消费者一次尝试后就不会重复购买,“未必然”成功;渠道力强,但传播力不好,摆在深巷无人问津,渠道力再好也是白搭。 所谓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其意显见,不再赘述。 “中国式”杀人有两种,一种是“棒杀”,大棒直接打死;另一种是“捧沙”,把你吹捧上天,高高落下而摔死。“渠道为王”一说,是典型的“捧杀”,企业或销售人员姑且听之就好,如果真当回事儿,死到临头还不知怎么死的,岂不冤枉糊涂? 仅限特定

14、的历史条件 或有读者不解:你这般咬文嚼字,休想一棍子“棒杀”人!难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渠道就不能为王? 反诘有理,这完全符合辩证法的思考。 过去这十几年,的确有“渠道为王”的特定历史条件。因为在与跨国大企业顽强搏杀、拼命求生存的战斗中,本土企业的竞争策略和手段无疑相对落后。 首先,短期内,本土企业在消费者洞察、了解消费者习性和消费态度、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上等“产品力”形成要素方面,无法超越跨国公司。 其次,在传播力方面,品牌传播对资源要求很高,大部分本土企业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没钱也舍不得钱去搞品牌建设。同时,大多数本土企业对“品牌”还没有琢磨透彻。什么是“品牌”,什么是整合

15、行销传播(IMC),怎样做“品牌健康检查”,90%还是稀里糊涂。尽管我们常常也在呐喊要创造自己的民族品牌,但多数情况是半途而废甚至无疾而终。 因此,在产品力和传播力都落于下风时,本土企业要想活下去,唯有在“渠道力”上发力,祭起“渠道”这个唯一的法宝与跨国公司一比高低。 幸运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本土的渠道结构和形态颇有“中国特色”: 1 、中国渠道发育滞后,大多以传统渠道为主(即便到今天,在中西部地区现代化渠道占比还不到20%),渠道不仅长(三、四级市场渠道长度多达四、五级),而且宽(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就有三、四千个鸡毛小店)。 跨国公司在这样复杂、落后的渠道结构里面,捞不到半点便宜。因为这样的

16、渠道结构需要把营销组织的重心相应降低到三、四级市场,并且需要借助大量的地方武装力量(批发市场、车销、集市、联销体),这些都是跨国公司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情。 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非常典型,三、四级市场消费力还在培育中,本土企业挟成本优势大打价格战而横扫中低档市场。三、四级市场的消费习性与城市迥异,几乎自成一派,跨国公司苦心经营的品牌附加价值,在这里还敌不过降价一毛钱的诱惑。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以及品牌意识淡漠的双重作用,无形中加固了本土企业所构建的渠道壁垒。 正是这个“中国特色”,让跨国公司在相当长时间内找不到感觉,使得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依靠“渠道驱动”模式,建立了时间上的比较竞争优势,从而迅速

17、发展壮大起来,甚至还涌现出与跨国大品牌分庭抗礼的本土企业,娃哈哈就是个中翘楚。 综上所述,本土企业是在落草为寇(产品力、传播力双双落败)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把渠道作为竞争的最后王牌,从而在三、四级市场占山为王。 但是,仅靠渠道驱动模式,做山大王易,做天下大王难。这也是到今天为止,鲜有本土企业在一、二级市场做到第一的缘故。 “渠道为王”时代将被终结 随着营销环境的演变,“渠道为王”(准确说是占山为王)的生态土壤,正在急剧“沙漠化”。 现代渠道占比越来越高,尤其在沿海发达城市,现代渠道与传统渠道几乎平分秋色。而与现代化渠道打交道的智慧与能力,恰好是本土企业的弱项; 经济水平提升,消费水平提

18、高,需求的价格弹性正在变小,本土企业的价格优势正在丧失; 通货膨胀以及上游原物料涨价已经成为常态,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本土企业擅长的价格战已穷途末路; 跨国企业通过其全球品牌管理,所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优势,正在蚕食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很多跨国知名品牌成为消费者心中首选,消费者指明购买,反向作用于渠道,迫使渠道无条件屈服; 海外大企业通过策略联盟、兼并、收购等手段,已经悄然共享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 这种“恶化”注定“渠道为王”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让人忧心的是,很多本土企业对此浑然不觉,仍然奉强弩之末的“渠道为王”为圭臬,一心一意做温水青蛙。更为可笑的是,不少跨国企业为了弥补短板,居然东施效颦鼓噪“渠

19、道为王”。一时间,“渠道为王”的声音充斥中国营销界,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成为当今营销最大的乱象。 走进新时代:“合力”为王! 如果批评之后没有建设性意见,那批评就毫无意义。既然“渠道为王”时代将被终结,本土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答案是:深挖洞、广积粮、渠道缓称王! 从经济学的长期发展理论看,任何时间上的优势,都只是比较竞争优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无论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大企业,只有不断强化产品力、渠道力和传播力这三个“分力”的“合力”,深挖洞、广积粮,才能最终做天下大王,这是万世不易的竞争之道。 笔者没有丝毫否定渠道的意思,只是反对把渠道力、产品力、传播力这三个“分力”割裂开

20、来的机械论。这三个分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很难说哪个为王哪个为臣。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硬要黄袍加身,那么笔者的答案是:“合力”为王!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驳斥了“渠道的本质是让产品无处不在”这一论点,并提出了“铺货率销售量”的实际关系曲线(见本刊2007年第10期)。这里结合“合力为王”的思想,笔者推出该曲线的“精进曲线”(如图1),已飨读者: 实际曲线揭示的道理是:当我们埋头苦干,将铺货率提高到“一次拐点”“b”的时候,铺货率边际效应由正变为零,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将资源继续用在渠道建设上,那么一旦进入“二次拐点”“c”,铺货率的边际效应就变为负,这个时候虽然铺货率在不断上升,

21、但销售量却反其道而行之。 “精进曲线”揭示的道理是:当我们埋头苦干到“一次拐点”“b”的时候,一定要抬头审视,以免走入歧途。这个时候必须通过其他要素的改变,比如产品改良、产品重新定位、强化传播、加大人员推广、策划主题活动等,来延长铺货率的有效生命,从而将“一次拐点”“b”延长到“b1”(从b到b1这段曲线的边际效应仍然为正),这样我们的渠道耕耘工作就会良性推进。 现在明白了“精进曲线”的道理后,我们顺势推出铺货率的“逐浪上升理论”(如图2)。该理论可以让我们理性地、正确地向“让产品无处不在”发起冲击,这是渠道管理的终极目标,也是让每一个从业人员无比兴奋的事情。 该理论揭示的道理是:当我们的铺货

22、率提升到“一次拐点”“a”、 “b”、 “c”时,我们必须牢记“合力为王”的思想,通过产品力、传播力等其他要素的改变,“精进”我们的铺货率曲线,让每一段曲线的边际效应都为正,从而让铺货率像大鹏展翅一样,良性地逐浪上升,直至“让产品无处不在”,而销量也是翩翩起舞,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亦快哉!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三:深度分销是业绩快速成长的不二法宝? 把“深度分销”比拟成一个产品的话,它的“铺货率”之广,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销售精英们召开业务拓展会议,言必称“深度分销”;企业实施“做大做强”的宏伟战略,动辄搞“深度分销”。“深度分销”被当成贾宝玉胸前的“通灵宝玉”,似乎祭出这个不二法宝,乌鸡

23、立马变凤凰。 如果问深度分销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恐怕十个人有十个答案,十个企业有十个企业的做法。深度分销并非舶来品,而是中国内地渠道发展史里面的一个“土特产品”,大意是指通过减少渠道层级,将销售组织下沉(也作“渠道重心下沉”),增强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扩大终端市场的覆盖面,从而提高顾客购买几率的销售模式。在很多企业内部,深度分销也常被称作“渠道精耕”。 历史:一度叱咤风云 不可否认,深度分销对业绩的快速成长,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中原理是一则小学运算:销售量=网点数单品平均回转量。 假设单品平均回转量为常数,显然,销售量与网点数成正比。网点数越多,顾客购买几率越高,销售量就越大。深

24、度分销的实质,恰好就是离终端尽可能近一点,覆盖面尽可能广一些,终端网点数尽可能多一些。 从深度分销的实践看,确实成就了一些企业的辉煌。比如以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在一、二级城市设立直营所,将经销商扁平化,直接面向终端,获得了极大的覆盖率和成长率。 这些企业还花费巨资,制定出系统的管理工具和标准化操作手册(康师傅1998年的“第一次渠道精耕计划”、统一2000年的“井田制攻略”、可口可乐2000年的“101系统”),把深度分销演绎得酣畅淋漓。 再比如同属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娃哈哈,在乡镇市场依靠“联销体”,一竿子直插农村,将千百万个乡村鸡毛小店尽囊麾下,帮助娃哈哈在短短3年

25、时间内业绩翻番。 其他行业也不乏将深度分销发挥到极致的案例,最典型的是2001年的国产手机。尽管产品和品牌都处于劣势,但是国产手机趋利避害,将渠道中心下沉到三、四级市场,销量开始迅速蹿升,到2003年年底登峰造极,市场份额一度压倒国外品牌,委实风光了一把。 现实:已成“空灵宝玉” 但对于当今的大多数企业,深度分销所发挥的正面作用远小于它的负面影响。深度分销已经沦为一块“空灵宝玉”,远观玲珑剔透,光彩照人;细细把玩,却是一面“风月宝鉴”,一面白骨嶙峋,血泪斑斑。 1、致命伤之一:人员固定,费用居高不下。 随着深度分销的不断深入,人员增加也呈滚雪球之态。常见的有四种人员: Part-time(短工

26、):比如商场导购、理货、零促人员等。他们是企业销售组织的最前沿,一般直接配置在经销商、分销商那里。 Full-time(长工):固定线路业务员,有的企业叫助理业务员。比如乡镇分销业务员、封闭渠道业务员。一般由当地的经销商招聘,厂家负责培训。 正式业务代表(正式工):厂家派驻的销售顾问,属于厂家正式编制,江湖上称作“御林军”。他负责与经销商/分销商洽谈资金流、信息流等高级事务,并督导“短工”和“长工”的工作。从国内大多数深度分销实践来看,平均12个县就有1个厂家正式编制的业务代表。 市场监督管理人员(监工):属于企业的官僚组织。人越来越多,原来的管理层忙不过来,只有额外再增加一个层级,找些“监工

27、”帮忙。这也是现实中最有讽刺意味的事企业为了深度分销,减少了渠道层级,但企业内部的沟通层级却又反而增加了。 2、致命伤之二:变动费用成“超级黑洞”。 开发终端、维护终端、终端促销等费用名目,一概要厂家支付。加之缺乏有效的远程管理手段,白条、拖欠、合伙套利、伪造等营销腐败层出不穷,一个业务员辞职,背后常常就是数万元的烂账。 当然,费用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只有高费用,没有高产出。说白些,就是一个常识问题:设入产出不成比例。可惜的是,很多企业被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所刺激,一味要赶超GDP的增幅,犯下常识错误还浑然不觉。 某声名赫赫的跨国饮料巨头,2005年曾在8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设立县级销售

28、分公司,每个县配置46名分销人员,但一年下来,人均生产力由原先的12万元下降到4万元,企业渠道重心被迫灰溜溜地从“县级”退守“地级”。 再比如,某台湾知名食品寡头,不甘心在三、四级市场输给康师傅,针对县乡市场发动“深度”攻击,企业的销售规模虽然有20%的可喜成长,但企业的边际赢利能力却大大下降,利润销售额之比从30降低为80(每30元生意赚1元,降低为每80元才赚1元)。更糟糕的是,该企业的品牌传播和产品研发,因资源短缺而被搁置,综合竞争力大减,与对手差距越拉越大。 “此一时彼一时”解密 为何深度分销此一时失败,彼一时成功? 答案很简单:不同的历史阶段,其投入产出比发生了质变! 彼一时,产出高

29、于投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费用),做大自然就变强;而此一时,彼时的成功要件消失殆尽,产出低于投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费用),做大反而变弱。 1、彼一时:跑马圈地,遍地黄金。 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消费行为属于“渠道主导型”,尤其是三、四级城市,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成熟,渠道卖什么,消费者就被动地买什么。深度分销出去的产品,一般不用担心过期或者退回; “先占先赢”、“先入为主”效应明显。谁先开展深度分销,谁就拥有时间上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形成稳定的基层作业人员、稳定的拜访周期和稳定的分销服务,先发者就容易获取终端的热烈回响,并对后来者形成渠道进入壁垒; 消费市场成长迅速,跑马圈地的空间大,企业只管扬

30、鞭奋蹄,所到之处,几乎遍地黄金; 深度分销带来更大的终端能见度,让一些大牌企业高举高打的媒体策略落地生根,产生良好的关联效率。 2、此一时:竞相投入,优势互抵。 眼下正值中国产业集中的整合时期,任何时间、速度上的比较性竞争优势(非核心竞争优势),旦夕之间就会被对手的同样做法抵消或反超。早先粗放式播种就有好收成,现在精耕细作,还不见得会发芽。 深度分销已蜕变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终端资源消耗大战。各大竞争企业围绕终端的争夺和拦截,不断升级,企业深陷“囚徒困境”:你投一个卒,我就放两个兵;你给1%返利,我就做2%促销;你送三轮摩托,我就赠四轮卡车 随着各大企业的深度分销的不断深入,渠道拥堵日趋严重。过

31、去是渠道主导消费者,现在是消费者反过来影响渠道。很多产品尽管花费了不少进场费,但由于消费者不领情,便开始陆续品尝渠道退货、产品过期的苦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未来:“选择性分销”为上 综上不难看出,在新的形势下,深度分销的进入门槛,随着竞争的加剧不断水涨船高。一方面,需要企业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渠道管理以及控制能力做后盾;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拥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渠道深度相匹配的品牌活力,从而提供渠道足够的运转利润,让渠道生生不息,充满生机。 对于那些实力不济、管理不到位抑或处于品牌初创期的企业,深度分销不是不行,而是要缓行,至少要三思而后行。深度分销固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快速成长,但它同时也可能在悄

32、然吸干企业的血液,让企业经营体质恶化,一病不起。 在这个渠道不再为王的时代,如果要追求永续经营、健康成长,不妨老老实实地“浅度分销”,或者是“选择性分销”就好。 如何做好选择性分销呢?不妨看看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做法。该企业在众多细分品类市场都居领导位置,年销售规模200亿元,其资金实力、渠道管理和掌控力在同行中都是学习的标杆。 选择性分销的总体原则:渠道深度与品牌张力保持平衡。品牌张力大,渠道可以深些,品牌张力小,渠道就浅些。品牌张力好比“水”的源头,“水”到“渠”成,“水”多“渠”深,套用一句古诗:问渠哪得“深”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择性分销的基本方法如下: 1、渠道长度:长短须有度。

33、考虑三方面因素: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市场基础以及产品的资源能力。以XX企业为例,旗下各个产品的渠道深度都有所不同(见图1): 产品A:该产品是企业的拳头产品,定位“中高价位”,目标受众广泛,已经有15年历史,有极强大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口碑。在1998年就下沉到县城,历经8年耕耘,市场基础非常稳固。因此,今年继续挺进乡镇,一口气招聘一万人,直接到乡镇协助经销商取订单,并做市场活性化服务(特别提醒:该企业下沉乡镇之举是否成功,还有待时间检验,条件不如该企业者勿轻易模仿)。 产品B和C:定位中低档产品,不进入一级城市,渠道重心限定为县城。虽然产品B面向农村市场,但因为产品毛利不高,所以销售重心不像

34、产品A那样继续下沉到乡镇,而是透过设立次级分销商的做法,将产品自然辐射到乡村。 产品E和D:属于高价产品,渠道重心限制在一、二级城市,仅在企业的直营范围内销售(该企业在一、二级城市设立直营所,基本不设经销商),不盲目追求扩张版图。 2、渠道宽度:宽窄要相宜。 考虑三个因素:产品资源能力、渠道的重要程度和物流模式。 该企业把终端分为超重量级、重量级和轻量级,并采取不同的掌控方式和不同的物流模式。比如,大卖场、连锁超市和学校,是该企业的“超重量级终端”,采取直营直送(企业派人取订单并且企业自行送货);风景点、网吧和A级干杂店属于“重量级”终端,企业派人取订单,但交给配送商送货;B、C级干杂店因为数

35、量庞大、分散并且回转慢,属于“轻量级”终端,采用自然辐射方式覆盖。 至于各产品的宽度分布,图2非常直观,不再赘述。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四:自建终端网络是掌控终端的利器? “掌控终端”发了烧 “掌控终端”是近年来渠道管理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热到让很多厂家成了“发烧友”,不惜为了做终端而做终端,甚至走火入魔,绕开经销商自建终端网络,还美其名曰“更直接”、“更彻底”、“更有效”。 自建终端网络的厂家笃信“终端制胜”时代来临。于是乎,“掌控终端”不再只是一个渠道竞争手段,而变成了营销组织体的最高使命。他们在“如何掌控终端”这个问题上,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横看竖看都觉得经销商不是那块料。于是卷起

36、衣袖,迫不及待走到前台,直接运作终端。于是一系列变法随之而来:“改造经销商”、“弱化经销商”、“淘汰经销商”、“架空经销商”等此起彼伏,往往还伴随侵占或者损害经销商利润等情况。 自建终端的路数 厂家自建终端网络的形式花样别出,繁杂不一,着实有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阵势。笔者仅扫描比较常见的三种形式: 直营所: 厂家在一些重点城市,废除经销商,改设营业所,自个儿大揽大包。营业所是厂家的直属分支机构,名义上一切行动听指挥。 一个中等规模的营业所,往往有一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线路队伍,有一个中心仓库或者同时拥有几个卫星分仓,还有厂家自买自用的多部大中小型车辆,是一个集商流、物流、金流、信息流四大

37、功能于一体的庞然大物。 前进所: 顾名思义,前进所就是向前推进的“营业所”。不同之处在于,它仍然保留经销商,但厂家会派驻一组自己的人马。前进所的规模比营业所小很多,功能也单纯些。 为避免厂商的老矛盾,厂家往往干脆与经销商划分楚河汉界,厂家人员全盘掌握商流,经销商的工作就只剩下仓储和配送。这时经销商被厂家弱化成一个单纯的物流平台,所以也叫做物流经销商。 派驻终端业务专员: 在一些中小城市,池塘小,鱼虾少,但厂家的手还是很长,依然派驻12个助理业务代表专门精耕终端。专员具有排他性,不得也不会帮助经销商做该厂家以外的其它事情。 厂家自建终端网络,无非是担心透过经销商操作的终端网络不够密实细致,所以忍

38、不住自己跳出来舞棒弄枪。当然,厂家也有一些创举,属于广义上的自建终端网络,值得玩味。 比如,在经销商下面架设数个2.5阶分销商,搞升降级制度,借众人之力交叉弥补原先的终端网络;还有个别强势厂家,按照产品、渠道、区域这三个维度,强行切割原有的经销商,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区域重新设置有终端优势的经销商,期待发挥加乘效应。 只是看起来很美 表面上看,厂家自建网络是个无往不利的武器,坊间也充斥着一些亦真亦幻的成功案例,比如,康师傅的营业所、统一的前进所、宝洁会员店、众多家电企业的直销店很多厂家至今仍津津乐道并乐此不疲。 自建终端网络究竟带来了什么?也许只有厂家自己心里才更清楚。 雾里看花分

39、外美,个中酸楚几人知?酸楚一:容易入不敷出 自建终端网络很容易上演入不敷出的惨剧。以一个中等规模的营业所为例,人员薪资、车辆、仓库等固定开销,每个月就高达十余万,没有两三百万元的产出,无异于割破静脉性自杀。 酸楚二:人力资源重置 厂家自建终端网络,不管是何种形式,必然投入大量专属人员,江湖俗称厂家正规军。但经销商原本也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军,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人员的重复设置。经销商当然不笨,看到厂家配置的队伍,当然撒手不管,或者干脆精简自己的队伍,乐得清闲,还悄悄赚一笔人事费用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代理多品牌的经销商,因为厂家都派来了自己的队伍,人员加总起来竟然是经销商原先队伍的好几倍,可

40、经销商业绩总体增长却甚微,更不要说同比例增长。 酸楚三:经销商自有优势资源闲置 大多数经销商因代理多个品牌,在与地方的KA体系、封闭渠道谈判时有整合谈判优势,很多费用可以减少或者免除。但厂家撇开经销商独自与这些终端谈判,等于化整为零,厂家当然会被轻松地各个击破,花费的代价远高出经销商整合谈判的费用。 酸楚四:人员没有根 经销商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以笔者多年实践心得感悟,在掌控终端方面,经销商毫无疑问更具价值,其价值在于能够“把根留住”。 掌控终端要有固定的、周期性的重复动作来支撑,必须有一支长期稳定的基层业务队伍来执行。没有稳定的业务团队,就没有稳定的客情,即使是知名、成熟产品,客户的接受度

41、也不高。 经销商的地方军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人员踏实苦干,实际动手能力并不弱于厂家正规军。他们也许不羡慕外面世界的精彩,甚至做好了一辈子就呆在经销商这个地方的打算,流动性极低,对经销商相当忠诚卖力。 反观厂家业务代表,走马灯似的频繁变换。更让终端客户反感的是,厂家业务员一般急功近利,重销售不重服务,甚至为了短期效益,大搞空头承诺。 经销商在当地混迹多年,针对当地交通状况、客户的交易习俗、付款方式等可以制定适宜的分销模式:交通便利的区域,适宜采取先取单、后送货方式;交通不便的区域,适宜采取先电话联系、业务进行随车销售的方式。而厂家掌控终端时,却总是茫然地把城市那一套东西照搬过来乱套,结果当然是水

42、土不服。 没有稳定的人员、客情和作业方式,终端网络不过是在沙堆上建高楼,没有根基。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五:“管理输出”是改造经销商的灵丹妙药? “管理输出”成了灵丹妙药 与前几年相比,眼下经销商的日子颇似秦琼卖马,过得很有些凄惶。生意越来越难做,钞票越来越少,甚至一些经销商已经开始一点点向外赔,萌生了剥离、撤退的打算。这光景,怎一个愁字了得?经销商是厂家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上帝”过不下去,厂家也难以安生!如何快速让经销商的经营思路与时俱进、如何让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开拓创新、如何让经销商学会向市场要钱(而不是向厂家伸手要钱),成了厂家的当务之急。 于是乎,厂家以“救经销商于水火”自居,堂

43、而皇之地开始对经销商做深度“改造”,“管理输出”隆重登场,成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造运动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所谓“管理输出”,就是厂家把自身认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工具,输送到经销商的肌体中,期望能够帮助经销商逢凶化吉、枯木逢春、浴火重生。 各厂家的“管理输出”各式各样,输出内容也不尽一致。粗略汇整,大致有三类: 观念类。 包括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市场要效益观念、为下线用户服务观念等。 常见命题:经销商的归宿和命运、经销商该向厂家学习什么、经销商如何获得厂家支持、如何做个受欢迎的经销商 常见输出方式:经销商大会高层宣讲、厂家员工耳提面命地传道解惑、集中举办经销商培训(包括

44、针对经销商的员工培训)、经销商参观工厂、选派经销商参加行业大会。 方法类。 包括管理学中有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技巧。 常见命题:经销商如何成功转型、经销商建立新型盈利模式的八大方法、经销商如何完善产品结构、经销商如何掌控终端、经销商如何激励和领导员工、经销商财务管理难题及破解术、经销商如何博弈商超、经销商如何管理下线客户、经销商采购和库存管理 常见输出方式:同“观念类”的输出方式。 管理工具类。 主要包括一些规章制度、管理表格、业务流程、合同范本、财务软件、分销系统软件等等。 输出方式:大多无条件免费提供,偶尔象征性地收取一定费用(或者设置一个较低的门槛值,只要达到条件就赠

45、送)。 “管理输出”为何屡屡失效? 与经销商相比,厂家自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输出的内容也不乏精华。但以笔者所见所闻,厂家的“管理输出”常常只见风雨难见彩虹,一阵浮嚣之后又很快归于死寂,真正管用的很少,遑论救经销商于水火! 个中原委,主要有三: 厂家的“管理输出”。大多从书本出发。重理论轻实际。重宏观轻微观,与经销商的实际需求不能对接,禁不住实践检验。 一家国际级大牌企业,一度向经销商输出“员工绩效考评办法”。经销商原先考核员工办法,一般是“底薪”加“提成”(比如底薪400元月,然后(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每销售1箱提成0.1元)。土办法虽精细不足但简单有效,行之有年。 但这个方法被厂家批驳得

46、体无完肤,认为忽视了业务工作最重要的环节“过程管理”。于是厂家要求经销商将办法改为“底薪”加“过程指标奖金”(与生动化、拜访率、成交率等过程指标挂钩)。 结果让人大失所望:一方面,过程考核需要相当多的配套管理工具(后勤、财务、信息反馈等管理支持),甚至要增加组织层级(营运管理或者稽核),尤其要考验经销商的管理耐心和细节功夫。这让绿林出身的经销商极度不适应。没过多久,员工还在苦苦坚持,但经销商老板率先缴械投降不干了。 另一方面,过程管理的结果,是员工工资没有少发,业绩却下降了不少。原因很简单,没有过程必然没有结果,但有了过程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尤其一些二、三线品牌,没有业绩捆绑的驱动力,光靠业务

47、员“文过饰非”的过程,简直自寻死路。 类似这种从本本主义出发、根本不能落地生根的“管理输出”,这几年在业界比比皆是。比如,经销商“全面e化工程”、分品类核算财务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终端分销系统等,这些都是颇具科学性的东西,但它们要么加大了经销商的管理成本,要么与经销商现实的、落后的生产关系相抵触。这些东西在大多数中小经销商那里,都无一例外成了烂尾工程。 厂家居心叵测,外衣是“管理输出”。内胆却是“和平演变”。 在输出过程中,厂家是主动的施力者,经销商个体弱小,是被动的受力者。厂家往往 “管理输出”前面鸣锣开道,随后就是政治唱戏。 某知名食品企业在2007年上半年,曾经为经销商输出一套“KA双

48、丰收专案”,教经销商如何在卖场实现销量和利润的有机平衡,这等好事经销商自然照单全收。 但实施结果呢?销量成长不假,经销商利润却深度“套牢”。颇具黑色幽默的是,该企业在一级城市都有KA直营所,自个儿经营KA的会计利润同样亏损累累(厂家一般会接受自身经营的KA亏钱,美其名曰赚到了广告费用。但经销商做KA亏了钱就只有自己担,厂家是不可能给你支付广告费的)。 试想,厂家足智多谋、兵强马壮,尚且难逃亏损命运,却把这样“己所不能”的方案输送出去,说穿了就是想“忽悠”经销商做商超,带有明显的政治动机。当然,厂家也没有好果子吃,KA大量退货、一大堆扯不清的烂账导致厂商反目成仇。经销商输了,厂家似乎也没有赚到什

49、么。 业界还有很多忽悠式的“管理输出” (很多厂家擅长此道),其实质只不过是在经销商内部争抢优势资源,玩此消彼长的游戏,并不能带给经销商整体利益。其表现就是“输出管理”的厂家销售增加了,但其他厂家的销售却下降了。这些“管理输出”都着眼在某一个厂家的一己私利,忽视了经销商全局利益。对于这种管理输出,经销商最多被忽悠一次,厂家的信用就赔光了。 厂家的“管理输出”经常撞车,让经销商无所适从。 据笔者调查,仅以分销系统(SDS)为例,在快速消费品业界就有五六个厂家在推行,这些厂家的版本各不相同,各自的外延配置也不相同(比如,订单格式、输入方式、输入内容、分析报表),互相排斥、互不兼容。 可以设想一下,

50、一家多品牌代理的经销商,碰到几个厂家都来兜售分销系统,如何是好?个中还有小秘密,分销系统一般与厂家的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换言之,厂家不仅可以自由查看自身的数据,还可以无偿调看经销商代理的其他品牌销售数据,难怪各厂家互不相让,为之不惜大打出手。 类似撞车的“管理输出”还有很多,尤其是各厂家输出的“一揽子市场解决方案”,彼此矛盾,让经销商在资源运用上左右为难。比如,甲厂家说开发乡镇,乙厂家却说固守城区;甲厂家要开发终端,乙厂家却要主攻流通;甲厂家要扁平二批,乙厂家却要广设次级分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建立真正的营销利益共同体 笔者丝毫没有全盘否定“管理输出”的意思。平心而论,“管理输出”作为一种改造

51、工具,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管用与不管用之别。至于什么东西管用,不妨借鉴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思路,厂家在自家一亩三分地开辟试验田,管用就推广,不管用关了就是。不管用的东西,如果厂家要霸王硬上弓,射出的可能是一个回头箭,伤的不是别人,正是厂家自己。 失败是成功之母。笔者以为,“管理输出”要想取得满意成果,必须恪守“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不可或缺。 一个中心:与经销商建立真正的营销利益共同体。 没有强大的经销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厂家。双方必须建立真正的营销利益共同体,这是先决条件。尤其是作为改造主体的厂家,管理输出必须是无私的,是实心实意帮助经销商提升经营水平而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厂家必须意识

52、到,经销商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组织,如果改造方案不能让其获益,那么被改造者产生的抗拒力就会远远大于改造者的输送动力。那些打着“管理输出”旗号,行“演变”、“忽悠”之实的改造,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被改造的不应该是经销商,而是厂家自己。 两个着力点: 一、与经销商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失败的“管理输出”有很多种表现,但归根到底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与经销商的实际需求没有对接。这就要求厂家必须深潜市场,从经销商中来,再到经销商中去。 经销商的经营规模和实力参差不齐,软硬条件也迥然不同,需求自然千差万别。这就对厂家的“管理输出”提出更严苛的挑战,需要厂家将经销商分成不同的层级,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管理输出,

53、甚至“一户一策”(一个经销商制定一套输出方案)。 二、激发经销商内生的改造动力 改造必须有动力,而且必须有来自于内部的动力。只有内生的动力才能克服经销商多年来的“路径依赖”,勇于打破陈规陋习。 其实,经销商的问题最终还得经销商自己来解决,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厂家没有必要非要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不可(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让经销商变为改造的主体(非被改造的客体),变“要他改”为“他要改”,肯定比厂家霸王硬上弓的效果好百倍。 知易行难,怎样才能做到? 其一,请中立的第三方出面。厂家毕竟是当事者,不能免俗,或多或少带有厂家的“殖民色彩”,至少也有嫌疑。笔者在企业实践的经验是,邀请外来的“和

54、尚”念经(比如专业的经销商咨询机构、专家),效果好得出奇。第三方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不偏不倚,可信度先天就高出几分。 其二,串连经销商所代理品牌的所有厂家业务,举办“厂家业务联席会议制度”,经销商当会议主席,以合作多赢为出发点,综合利用各个企业的优势资源,群体诊断问题,群体拿出改造方案。虽然方案是群众智慧的结果,但经销商亲自参与了,方案就等同于是自己的。自己的东西,即便是一个破扫帚,也会倍加自珍。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六:“推式促销”是渠道商与生俱来的权利? “推式促销”大行其道 大多数制造商并不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最终的目标消费者,因此,他们必须依靠各级渠道商的分销支持和促销帮助这是不争的

55、事实。 渠道商大多是独立的、各品牌共享的经济体,因此,如何激励和诱使他们多进货、并给予本产品更多的关心和协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成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推式促销”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所谓“推式促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状况以及特定的预算内,向渠道商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诱因和激励,目的在于立即提升销售业绩。 “推式促销”大家并不陌生,常见的方法有:随货搭赠、单价折让、坎级促销、达成返利、集点赠送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招数行之有年,几乎贯穿渠道管理的始终。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看,“推式促销”似乎成了渠道商与生俱来的权利,制造商在“三不得”(数量少不得、幅度小不得、行动慢不得)下超负荷运转

56、,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不堪其累,但长此以往,似乎也就习惯成自然,把不合理当合理,把不正常当正常了。 竞相升级的“推式促销” “推式促销”是相对于“拉式促销”而言的(参看下图中两者的比较)。所谓“拉式促销”,是通过创造消费者(或行业使用者)对于某种产品的强大需求,制造商可以迫使渠道商无条件或较少条件地销售其产品。这两种方法并不冲突,实际上,它们经常被共同使用。但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是,这些年促销重点的总体趋势是:靠拢“推式促销”,远离“拉式促销”。 之所以如此,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内在因素:“推式促销”相对较简单、省事、不费心力,更加立竿见影。正因为如此,厂家的产品经理不见得具备“拉式促销”

57、的能力,但似乎都具备“推式促销”的功力! 外在因素:竞争者使用频度增高,而渠道商对此的要求也日增。 所有这些因素中,又以外在因素尤其重要。一方面。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规模和能力不断增长,谈判力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每年仅在食品饮料领域,就有数千种新品争着要上货架,而只有不到10%的新品能突出重围。为了提高成功率,厂家竞相在各种“推式促销”上大费周章地放血,无形中又巩固了渠道商的这种权利。 “沉默”抑成“沉没” “推式促销”固然有其正面的、短期的作用,但频繁、大幅度地长期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是明显的。甚至是致命的,常见的毒副作用有四: 透支未来。 大多数的“推式促销”,基本是在仓库之间玩搬运游戏,在月

58、度之间玩数字游戏。当期的业绩增量往往来自于后期业绩的衰退,业绩总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要检核这一点不难,把“推式促销”的前期销量、当期销量和后期销量统计出来,就一目了然了)。毫无疑问,这样的“推式促销”无异于瞎折腾。 价格卖穿。 说来也许没有人相信,现今市面上很多快速消费品的价格,比10年以前的开盘价还低。为什么?就是因为推式促销作祟,让制造商的价盘卖穿了,虽然中间不断重新调价(开盘),但开盘不久又破盘,循环上演高开低走的戏路。在物价不断上涨、消费力不断提升的今天,还卖着10年前的价格,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样的企业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 产生即期品。 对于食品饮料等保质期短的产品,十有八九的即期品都是

59、过度的“推式促销”造成的。即期品的影响,轻则消耗企业利润,重则破坏品牌形象甚至一命呜呼,不可不察。 促销依赖症。 “推式促销”对于渠道商,颇似吗啡,一吃就上瘾,且瘾越来越大,欲罢不能。促销激励不再是激励条件(无之无所谓,有之则受到激励),而是成了保健条件(有之无所谓,无之则抱怨),陷入不促不销的窘境。 对于渠道商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大多数制造商选择的是沉默,即便抗争,也是敢怒不敢吉,更不敢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倒是值得制造商深思,因为选择“沉默”或许就已经选择慢性毒药而终至“沉没”! “零折扣”的觉醒 实际上,渠道商并不存在什么与生俱来的权利,如果有,也大多是

60、制造商赋予的,或者说是制造商白白赠送的。制造商之间充满敌意的、排他性的“推式促销”,获取的都是短期的“燕子销量” (所谓“燕子销量”,就是哪家的“推式促销”力度大,销量就像燕子一样飞向哪家,飞来飞去,最后彼此都没有占到便宜),最终让制造商陷入凶徒困境。 以笔者所处行业为例,几大制造商寡头之间因为恶性竞争的“推式促销”费用就不下10%(仅仅随货折扣往往就高达7%),而这些“推式促销”费用的正面贡献微乎其微,无一例外地消耗了企业的元气,磨损了产业的健康。 或许是这两年原物料纷纷涨价这个外因的促成,处于垄断竞争市场格局中的寡头们,终于在杀戮多年而筋疲力尽之时,开始意识到竞争的本质并非你死我活,也并非

61、是你输我赢,而是在竞争中合作,在竞争中促成双赢。与此同时,一些优秀的制造商也发现,与其不断强化渠道商的“推式促销”的权利,不如将更多的战略重点放在自身销售力量的发展和支持上,因为它能有力感召销售渠道各环节发挥其作用,比对销售渠道成员滥用报酬,从而获得廉价赞扬的短期特定的“推式促销”方式更有效。 因此,从2007年开始,一些行业的优秀制造商针对“推式促销”的口号不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而是“零折扣运动”(随货折让全部取消)和“enough isenough”(足够就好)。 不管怎么样,就算聊胜于无吧,不妨看看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在2007年针对“推式促销”所做研究中的几个具普遍意义的论点

62、,希望能有助于有心的决策者思考:从一个持续的角度来看,特别的、快速的、频繁的“推式促销”不会刺激渠道成员提供高水平的支持, “推式促销”应该被看成战略性销售渠道管理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引导渠道成员销售更多产品的战术行动; 考虑到营销渠道环节对促销产生反应的众多因素,制造商在实施重大“推式促销”方案前,必须仔细研究渠道成员的需求,不能一味地盯住竞争对手的促销行为; 促销后的调研和销量追踪,可以评价渠道商对推式促销的反应。如果制造商期望提高“推式促销”的有效度,那么,这个习惯必须建立起来。尽管制造商自己做了最大努力,强有力的大型渠道成员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在“推式促销”问题上与制造商陷入冲突,因为他们

63、的利益和目标常常产生分歧。这就需要考验制造商与渠道商协调合作的技巧。 最后,正如上述第五点所言,制 造商如果要取消或者降低某些“推式促销”,势必触及渠道商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厂商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我们不妨简单来看看另一家知名快消品企业的一个主题为“enough isenough”(足够就好)的管理专案,是如何缓冲厂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 主题释义:对于渠道商的利益分配,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足够就好”,顾名思义为“enough isenough”(足够就好)。道理很简单,给渠道商的利益不足,肯定对你的产品没有兴趣和动力。自不待言给渠道商的利益如果泛滥,同样过犹不及,渠道商要么把这些资源乱用(

64、甚至杀价、窜货),要么不求进取,不是靠开拓市场赚钱,而是坐等厂家各式名目的“推式促销”。 操作要点:给渠道商的“推式促销”的总额度可以保持不变(基本可以稳定渠道商的军心,是制造商在双向谈判事后的重要筹码),但必须实现合情合理的三个转变。中心思想是把促销费用的主动权抓在制造商手中,把过去泛滥的、浪费的“推式促销”费用捡回来。 事前转变为事后:把事前奖励的项目全部取消,一律改为事后奖励。事后怎么奖励?当然根据表现和双方的约定来论功行赏。 无条件转变为有条件:随货赠送、无偿折扣之类的促销一律取消,改变为有条件的激励。至于是什么条件,双方根据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举行谈判后签订专案合作协议。结果指标驱动转

65、变为过程指标驱动:将那些只看数字结果的奖励、激励项目全部取消,改变为过程指标驱动,比如新客户开拓数量、新产品推展、品项数齐全性、铺货率等能够量化的指标(须结合企业的目标)。 系列篇结束语 “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系列篇到本期刊发结束。从第一篇开始,就获得很多朋友的热烈反响:有赞成的,有批判的。有补充意见的,有发表不同感想的;有积极褒扬的,也有人身攻击的热烈程度实在超越当初想象。 在这里,感谢所有的意见和批评。世界本来就是多面体的,不同的角度必然呈现不同的风景,更何况渠道管理这个最具特殊性和最具个体差异的事物?! 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个人领域里面的一些实践心得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讲得大一点,这是我的责任,笔者好歹有些“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实践自信;讲得小一点,当成锻炼自己脑力的活动,并留此存照,也好预防若干年后的老年痴呆症,仅此而已,无他无他。 更多管理、学习资料,尽在党建文档酷(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