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852551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日前,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新机制,对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用全免后,政府教育投资增大,如何优化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笔者结合鹤峰县的教育实际情况,就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及资源科学整合进行探讨。一、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教育发展受限制鹤峰县地处武陵山区腹部,是一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县。全县 7 乡 2 镇和一个副县级经济开发区,共计204 个村,是一个富有民族传统教育的县。鹤峰县地处武陵山区腹部,是一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县,总人口22.02 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0.9%。1983 年被定为苏区

2、县,1986 年、1994 年两轮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996 年被定为湖北省 12 个特困县之一,2002 年被定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首批星火西进科技示范县,是农业部 8 个定点扶贫县之一。近几年来,鹤峰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主三化”方向和实施“六大一强”战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机遇,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XX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6.19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12 亿元,人均 GDP 为 7358 元,农民人平纯收入 2202 元。鹤峰县是一个富有民族传统教育的县。全县 103 所中小学中,

3、有农村寄宿制学校 56 所,其中,普通高中二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小学 37 所,初级中学 7 所,九年制学校 9 所,约占全县农村中小学总数的 54.4%;在全县33023 名中小学生中,有寄读学生 18492 人,占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 63%。全县教职工 1906 人,另有“资教” 、 “特岗”教师 217 人。目前全县小学入学率达 100%,初中毛入学率达 96.3%;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国家“普九”验收标准。二、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学校布局不合理,趋向城镇化。以前“普九”强化村级乡级学校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出现“普九债务”新名词,造成目前各个学

4、校举债办学,滞后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向城镇化发展,过去“普九”花钱建起的学校,现在很多村小成了管理区办公场所,有的学校是人去楼空,造成不少教育资源的浪费,由以前的“定点式学校”到“流动式学校” ,由过去学生跟着学校走到现在学校跟着学生跑,造成少数孩子上学难。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计生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多子多福”到“独子培训” ,有的乡村一年生育不到 10 例孩子,加之现代年轻人的生育观也发生改变,大多年轻人三十左右才要孩儿,随着大多农业人员进城镇务工,边远山区学校生源日趋减少,有的村一年生育不到 3 至 5名学生,形成由以前的一村一所小学到现在的几个村供一个小学,还仍装不满教室,

5、大量的农村生源进入城区,城镇学校由此长出了“超大班” ,多的一个班 80 人至 100 人,少的有 80 人以上,造成师资力量和学科配套的配置难。鹤峰城区仅有 1 所高中 1 所初中、1 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3 所小学和 3 所幼儿园,规划扩大城区教学规模,以满足进城学生所需,又都存在现有周边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得城区学校的搬迁扩展投入过大而无法实现。教育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大量外流。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日趋老龄化,知识结构单一。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从鹤峰教师队伍来看,平均年龄40 岁以上,大多数教师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还有大部分教师是六、七十年代民办教师到八十代年由民代转公

6、,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 59 岁还站在讲台上。不少教师年老多病,无钱治疗,在乡下也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教师是“半边腿” ,上课在教室,下课在田间,知识老化不全面,致使教育水平不高。2、教师队伍素质不强,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新补充的教师、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从初中择优调入的教师短期内不能形成长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现有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及时,课堂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与能力较差,无法适应新课程和当代学生的要求,课堂设计与教学安排基本上是面向整个班级,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缺乏研究,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同时由于教师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灵活,致使不少年轻优师外流,鹤峰县每年要

7、外流 5 到 10 名优秀教师,据统计近 5 年县内的骨干优秀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离开教师岗位的就有 44 名。另外受社会不良影响,少部分教师见利忘义,违规违纪,上课不认真讲课,放学后要求学生再补课,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不欢迎,家长不满意。这些因素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教育人才难进的恶性循环。3、学科结构不合理,提高教育质量难。据调查全县在计算机、理化生、科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至少缺乏专任教师 158 名,如“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燕子民族学校初中部 14 个班仅有 5 名英语教师、3 名物理教师和2 名生物教师,有的学校根本就无法开全所有学科,致使学生知识不全面,教

8、育质量难以提高。保育寄宿制学校覆盖不全,条件不能满足学生所需。1、全县在国家国债项目的支持下,已建有农村寄宿制学校 56 所,按全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至少还需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 9 所。-教育发展资金不足,顾此失彼事难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教育投资成本增大,虽然教育义务法规定政府财政 5%优先发展教育,但教育资金还是严重不足。鹤峰县 XX 年度全县共安排新机制改革资金 924 万元,其中:中央 579 万元,省级 183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的 162万元,学校建设投入大、学校现代教育配置较多,几十上百万元的经费只能用于学校修修补补。如鹤峰县实验中学就负债高达 300 万元,全县负债高达

9、1900 余万元,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后,自身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债务偿还没来源,教育发展更是纸上谈兵。-生源分配不合理,趋向城镇化。在知识与市场经济的社会今天,人们的计生观念发生彻底改变,由以前的“多子多福”到“独子培训” ,有的乡村一年生育不到 10例孩子,加之现代年轻人的生育观也发生改变,大多年轻人三十左右才要孩儿,随着大多农村人进城镇务工,造成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源极少,形成由以前的一村一所小学到现在的几个村供一个小学,还仍装不满教室,城镇学校就长出了“超大班” ,多的一个班 80 人至 100 人,少的有 70人以上。-学校布局不合理,学校自然减少。以前“普九”强化村级乡级学校建设,投入了

10、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出现“普九债务”新名词,造成目前各个学校举债办学,滞后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向城镇化发展,过去“普九”花钱建起的学校,现在很多村小成了管理区办公场所,有的学校是人去楼空,不少教育资源浪费掉,由以前的“定点式学校”到“流动式学校” ,由过去学生跟着学校走到现在学校跟着学生跑,造成少数孩子上学难。-资金杯水车薪,顾此失彼事难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教育投资成本增大,虽然教育义务法规定政府财政 5%优先发展教育,但教育资金还是严重不足。学校建设投入大、学校配置多、教师福利高,几十上百万元的金费只能用于学校小敲小打。鹤峰县实验中学负债 400万元,学校仅此一点办公经费,教师

11、待遇难于落实,至使一些教师不专心教学,热心补课。资金投入成了学校发展最大障碍。如鹤峰县 XX 年度全县共安排新机制改革资金924 万元,其中:中央 579 万元,省级 183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的 162 万元,学校要用资金太多,县级财政政难于解决。-教师队伍老化,知识结构单一。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从鹤峰教师队伍来看,平均年龄 40 岁以上,大多数教师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还有大部分教师是六、七十年代民办教师到八十代年由民代转公,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 59 岁还站在讲台上。不少教师年老多病,无钱治疗,在乡下也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教师是“半边腿” ,上课在教室,下课在田间。山区

12、教师待低,劳酬不均,不少年轻优师外流,鹤峰县每年要外流 5 到 10 名优秀教师。加上社会不良影响,少部分教师见利忘义,违规违纪。教师再教育不够,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课堂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与能力较差,无法适应新课程和当代学生的要求;课堂设计与教学安排基本上是面向整个班级,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缺乏研究,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不欢迎,家长不满意。三、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公平教育思考合理布局学校,优化学校结构。本着“小学相对集中、初中形成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按照“入学率不降低,辍学率不上升,农民负担不增加”的原则,根据乡镇的人口规模、出生人口趋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个乡镇建设好

13、 1 所寄宿制初中、2 到 3 所寄宿制完全小学;打破行政区划,以空间地域就近撤并边远农村小学,取消现有的教学点。规控城区学校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城区学校现有格局,每县建重点办好一所高中、城镇初中、小学,形成城乡一体学校布局。逐步实现中小学布局由数量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全面促进我州教育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资金重点投放,培植重点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行新机制后,实行校财局管,学校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办学经费单靠政府拨款尚有缺口,教师单靠上级指派难如人意,热点学校人满为患,薄弱学校生源不足要求各级党政解放思想,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学校。一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资金的相关

14、政策,做到在政策的有效执行不打折扣。二是加强对新机制改革资金的有效管理、分配和使用。在管理上建立健全了严格的内控制度,从而保证新机制改革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在资金使用上做到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公示公开。三是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收费政策和标准。特别是按国家政策规定从 XX 年秋季起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免费使用国家教科书后,补助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费也已全部按标准补助到位,此举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体现了党的惠民政策在我县落到了实处。四是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拨付,足额发放,没有任何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新机制改革资金得到了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15、,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就鹤峰县来说,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60%,主要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改造中小学危房、偿还“普九”债务等,每年预算专项经费 60 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施的维修和更新及中小学理科实验室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每年预算专项经费 30 万元用于全县教师培训;足额征收“三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县财政继续按照中学生每年 15 元、小学生每年 12元的标准,预算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每年预算专并全额拨付教育部

16、门安排使用。县财政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额的 5%安排优先发展教育专项资金,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高中教育多元投入体制。通过立项、对口支援、招商引资等办法筹措高中项目建设资金。县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要加大对高中教育项目、资金、政策的争取与支持力度,全力扶持高中学校发展。高中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财政资金、上级项目资金及学校自筹资金主要用于教学用房和设施配套;学生宿舍、食堂和其他服务设施以学校建设为主,适当吸纳民间资本辅助建设。积极鼓励和争取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对高中教育的捐赠,允许捐资人在校内冠名建筑,捐赠个人享受国家和省、州有关优惠政策。设立高考突出贡献奖,对高考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更新教师队伍,加强后续教育。根据有关政策,合理核定教师编制,及时补充中小学教师。县教育局要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按权限归口管理中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