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734432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目录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1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1.8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2.11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4041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一、 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

2、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评析: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二、 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 拍照” 。 (1 ) 指导“拍照 ”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 ,用

3、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 ,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 实地 “拍照 ”: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评析: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

4、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 )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

5、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 (1 )出示 4 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 4 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 )核对结果。 评析:有了上面给小熊“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3、观察茶壶。 (1 )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

6、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 )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 )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评析: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4、观察茶壶和茶杯 (1 )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 )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 )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 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

7、样?评析:观察对象由单个物体发展到两个物体的组合,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所不同。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 )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

8、么样子呢?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评析:让学生根据大楼的照片想象大楼前、后、左、右的视图,由于在课堂里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这对一年级的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里向学生提出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种机会。在学生展开想象并交流想象结果的基础上,再出示各种视图,一方面让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反馈。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

9、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总评:本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设计者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作了精心设计。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

10、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思维火花、热烈的气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上努力体现“三性”(一)主体性张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课的设计始终围绕着“自主参与独立学习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去获取和领悟感性材料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如创设学生熟

11、悉的生活场景,并配以轻柔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活动中,继而让学生独立沉浸在丰富的学习材料之中,有玩具,也有生活用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观察的方向,再画一画,画好后又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座位,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所画的物体,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启迪,体会到在实际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二)探究性本节课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条件,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带东西到课堂上来,有玩具汽车、飞机、水壶、钟、塑料椅子、绒毛玩具等物品,再从中选取信息探究新知;另一方面我也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如应用拓展的练习“摆正方体” ,看着组合图形的三视图把图形

12、摆出来,这样的操作活动对于需要教师点拨指导的学生来说,既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能通过他们的探索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三)实践性数学是一种工具,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化的工具。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这节课中,大量地创设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学以致用”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上课伊始的猜冰箱,课中观察玩具、用品,给熊猫照相等,都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联系生活,开阔视野,同时延伸学习,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物体的某一个面,联想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培养其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

13、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都注重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知识载体,意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对简单物体正面、侧面、上面形状的观察,因此本节课选择了大量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但同时,生活中有些柱形体的几个面没有明显的区别,这些物体的观察又如何与本课的学习目标有机结合,它们的尺度该如何把握,都是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节课课末的拓展练习中已涉及观察三视图后摆出组合图形,这个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却是极其有效的。课堂上四人小组通过讨论思考,都能摆出正确的结果,可见一

14、年级学生已能基本达到此要求,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图形的认识”又该如何编排?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这也有待教师进一步思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2上了观察物体这节课以后,使我的感触非常深刻。一、生活中的数学会带给学生无尽兴趣本节课我用了一句:“小朋友,你喜欢拍照吗?”和四张以我为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新课教学时,我还用了学生非常喜欢的“天线宝宝” ,让学生小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情景。当学习内容从“科学世界”和概念状态进入“生活世

15、界”和经验状态,就不会能有效地实现思维内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将有助于对学生情意的激发,而任何教学,只有当其植根于情意基础时,才能产生最佳效益。二、 “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在观察照片时,我问到:“我的朋友是站在我的哪一边帮我拍的?想一想,他帮我拍照片时,他是站在同一个位置的吗?”结果有一位同学说:“拍照片的人没动,是老师在移动” 。由于我的答案是“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所以千方百计的往老师没动,拍照的人在转动这方面引导。后来我才知道,我只想到了我预设的问题,在准备课件照片的时,却忽略了选用不同的背景拍设。是我自己拍设照片时考虑不周。而我这样的教学是一种“牵引式”的教学,犹如教师设计好一个个“圈套” ,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答案是统一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索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调整组织与引导方式,使师生双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发展,出现的教学情景就会更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