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728818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思想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名: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作者:顾志能 著ISBN:978-7-300-24434-1定价:39.80 元 开本:16 开 页数:220 页 出版时间:2017 年 8 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推荐:20 个精彩课例+反思,真诚分享课堂创新的秘密。吴正宪、曹培英、贲友林、陈洪杰 诚挚推荐名家推荐:教师以创新的理念、方法、过程等开展教学,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做最好的示范。顾老师能瞄准这样的教育目标,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积累如此多的课例素

2、材,值得学习和借鉴。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数学教学 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吴正宪顾志能老师的教学创新,源于自己的长期实践与深入研究。书中所提出的教学创新,方向清晰,富有意义;策略具体,讲究实效。书中的教学实例有内涵、可操作,值得一线教师细细咀嚼与借鉴。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数学教学 专业委员会学术委 员会副主任 曹培英改变,源于思考;思考,带给我们改变的动力与方向。顾志能老师的思与行,让我们认识到,创新与改变同行。改变,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的生命蓬勃向上。创新,照亮课堂;创新,点亮生命。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思想摇

3、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名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编委会编委 贲 友林顾志能老师一直在追求改变,一直在远离舒适区,一直在能力的边缘行走,一直在探寻教育的真谛,他的教学创新具有范本意义。希望更多的教师像顾老师那样,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资深编辑、小学数学教师 特约副主编 陈洪杰内容简介:说起课堂教学创新,很多教师往往觉得它很重要,却不知如何入手。教学创新有秘诀吗?如何才能实现教学创新?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顾志能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他从自己的课堂做起,主动寻求改变,追求创新,开发出了一堂堂有激情、有创意、有温度的课,他的教学创新具有范本意义。在书中,顾老师用 20 个亲身实践

4、过的精彩课例,从数学思考、学生学情、学习过程、重点难点、方法技巧等方面剖析了教学创新的视角和策略。既有简要、直接的理性阐述,也有翔实、具体的课例呈现(每个课例后都附有课件下载地址),更有可迁移、可操作的策略和方法。视角独特,课例生动,技巧实用。这是顾志能老师二十多年思行沉淀力作,适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与阅读,也适合关心小学数学教学的人士阅读。作者简介:顾志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教育部“优课”评比小学数学专家组组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编写组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浙江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录像课

5、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各地做展示课或学术报告数百场,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卖点: 本书是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顾志能二十多年思行沉淀力作,真诚分享课堂教学创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思想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的秘密。 20 个精彩课例+反思,多方位剖析教学创新的视角和策略。 书中提供了 20 个课例所用教学课件与学习材料的下载方式,便于教师们借鉴、使用。 吴正宪、曹培英、贲友林、陈洪杰 诚挚推荐上架建议: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读者对象:小学数学教师,其他关心小学数学教学的人士目录:推荐序(吴正宪)写在前面的

6、故事第一辑 切实彰显数学思【基本理念】数学教学,当与思考同行【创新课例】1. 朴实的形式, 火热的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创新教学设计 2. 以想象助力空间观念形成“长方体的认识”创新教学设计 3. 借助想象, 巧破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创新教学设计4. 探寻数据背后的故事“折线统计图单元练习”创新教学设计第二辑 合理应对学生学情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思想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本理念】学情不可忽略的教学视点【创新课例】1. 教学, 当直面学生的学习经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创新教学设计2. 教学, 贴着学生的思维“三角

7、形的面积”创新教学设计3. 学生都知道了, 课怎么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创新教学设计4. 突破圆周的束缚“圆的周长”创新教学设计第三辑 全力放大学习过程【基本理念】过程数学教学最亮丽的风景【创新课例】1. 在过程中彰显学习的价值“正方体展开图”创新教学设计 2. 曲折的过程, 深刻的理解“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创新教学设计3. 挖掘教材内涵, 丰实教学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创新教学设计4. 再创造, 让知识建构生动且深刻“用数对确定位置”创新教学设计第四辑 有效解决重点、难点【基本理念】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教学朴素而高远的追求【创新课例】1. 教学重点: 凸显贯穿升华“长方形的面积”创新教学设计 2.

8、 直面重难点, 巧构教学路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思想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均数”创新教学设计3. 抓本质, 缓坡度, 破难点“小数的近似数”创新教学设计第五辑 充分展现方法、技巧【基本理念】用好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效果【创新课例】1. 教学需要最合适的方法与手段“平行与垂直”创新教学设计 2. 变式, 让数学课堂生机盎然“分数乘除法练习”创新教学设计3. 活用变式技巧, 创新教学过程“圆柱的认识”创新教学设计 4. 巧妙的比喻, 显著的效果“乘法分配律”创新教学设计后记精彩书摘:推荐序吴正宪前几日收到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顾

9、志能发来的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的书稿,连着几天我都在阅读,在字里行间寻找着他和学生们一起学数学的足迹,体验着他与孩子们一起思考、探究的快乐,自然回忆起与顾志能老师曾经的相遇。清晰地记得 2013 年的初春,在一次小学数学交流活动中,我和教师们连续听了顾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两节课,课后由我进行点评。我认为,他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课上得很有特色,很成功。但是下课后,顾老师却急着找到我,说:“吴老师, 这两节课问题多多,上得很累,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10、思想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您一定要帮我把把脉,一定要多提批评意见哪!”后来,在一些数学教研活动中,又有机会走进他的课堂,和他一起交流研讨。 对他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我曾建议他“多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设计教学,素材选择应更贴近儿童的实际”, 他虚心接纳,努力改进。 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了他的进步,他用心地为孩子们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趣和积极性,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那时,顾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谦虚上进的好教师。顾志能老师善于思考和钻研,可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与我有同感。这些年,在国内小学数学的各种杂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顾老师撰写的文章,有理论

11、探索,有课例分享,有案例分析。从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勤于钻研的精神。一位教师,能如此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及研究中,一定是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和钻研精神。在这本书中,顾老师对那么多的课例进行了探索,就是他深入钻研的最好证明。顾老师又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一位善于思考、 潜心研究的好教师。感动于顾老师的真诚与虚心,感怀于顾老师的钻研与敬业。顾老师对自己近些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并提炼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几个基本观点,汇集成书。书中,顾老师围绕着“教学创新”这个有意义的话题,借助课例,结合理论,详细阐述了教学创新的视角和策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12、竭动力”, 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以创新的理念、方法、过程等开展教学,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做最好的示范。 顾老师能瞄准这样的教育目标,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积累如此多的课例素材,值得学习和借鉴。谈起“教学创新”,很多教师往往觉得它很重要,但在教学中不知如何入手。而令人高兴的是,顾老师的研究务本求实,从自己的课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还会再三强调这样的观点:提升教学效果,让教师教得更有味,学生学得更有效,是我们进行教学创新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顾老师找到了教学创新的落脚点, 值得教师们借鉴。这本书呈现了顾老

13、师实践过、指导过的大量课例,从数学思考、学生学情、学习过程、重点难点、方法技巧五个方面谈教学创新的视角及策略。全书分五辑,每辑均以一篇说理性的小文章为引子,阐明意义;然后呈现具体的课例来详细说明,课例大多有翔实的过程及相应的反思。这本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信阅读者会受益匪浅。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的学生,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堂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学的思与行学术沃土 思想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却是永恒的课题。只有聚焦于这些教育教学最关键的对象并展开研究,我们才能获得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养分。因此,这不仅是教育教学

14、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途径。希望顾老师的思想及实践,能带给教师们一些启示,引发大家对教学创新的再思考、再讨论。(吴正宪,著名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 专业 委员会理事长)写在前面的故事2005 年 11 月,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活动(优质课比赛)在宁波举行,经过嘉兴市级比赛选拔出来的我,代表嘉兴走上了这个教学舞台。浙江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两年一次,由各地市优质课比赛第一名的教师上台赛课(共 12 人),评出 6 名一等奖,竞争非常激烈。更“折磨”人的是,浙江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想让教师们经受更多的锻炼,因此这次活动采用了“同上一堂课”的形式一个半天

15、里 3 人上同一节课,且要求上课教师“临时抽签,独立备课,不经试教直接上课”。我手气不佳,抽到了公认最难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且课次是大会的最后一节第 12 节。 我回到宾馆开始独立备课,但毫无思路,想到两天后就要站上讲台,面对省内一千多名挑剔的骨干教师,脑中一片空白。教材上的例题(见下页, 情境图已略去),不断地在我头脑里翻腾,尤其是例 1。这节课我以前听过几次,清晰地记得,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之前怎么铺垫,只要教师一呈现例 1 的横式,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就会出现教师最不情愿看到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会列出一步计算的竖式。此时,倘若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商是 21”, 学生会说“因为 21 乘 2 等于 42, 所以商是 21”。这样的回答,让教师很无奈。于是,教师会说:“你这样的竖式不对, 应该列成两步, 那才好呢!”然后, 教师会示范“标准” 的竖式列法。人大社 2017 年 9 月新书快递 创新照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