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2531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的现状,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深化、教学思路的更新三方面,探讨及归纳了属于中职特色的一些教学改革想法,旨在提高中职建筑力学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现状,建筑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于一体。就当前的中职教学状况看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所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足够的兴趣。教师教学理念、方式落后,无法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繁复,课时不能被很好的利用。根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要

2、实现从知识型向实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1 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各种新知识新课程的增加, 建筑力学学时的减少已成必然,那么“学时少,内容新,范围广,效果好”则应是其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按照课程心理学理论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力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和改革。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重新确定建筑力学理论的知识学习领域,依据相似的知识点将建筑力学划分为:静力计算模块;内力计算模块;变形计算模块;强度计算模块;稳定性计算模块;超静定结构模块;几何组成分析模块;动力计算模块等八个模块,以此增强知识模块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如内力计算

3、模块,在弹性静力学中,拉、压、弯、扭的内力分析方法相同,即都为“截面法” ;变形计算模块,将几种基本变形的变形计算及刚架、桁架的变形计算放在同一章节中讲解;强度计算模块,结合前面讲的内力计算,套用既有的公式进行讲解,使教学能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多媒体与板书并用教学法 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实现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课件以展示图片及动态图像为主,如将各种钢筋、工程中各种截面形式的构件、节点区配筋等拍摄下来插入课件,或将一些不方便用板书形式讲解的内容制成动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但是,如果教学皆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忽略板书教学的重要性,那

4、么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比完全采用板书教学的效果还差。因此除采用多媒体教学外,教学内容仍应以板书形式循序展开。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板书能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即使在多媒体教学兴盛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板书也不可能幻灯、投影等所完全取代,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2 案例教学法 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缺乏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了解。因此,应力求做到如下几点:应用现有的模型、实物及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找到实际问题与建立力学模型的结合点,清除学生

5、的学习障碍。用力学知识解释力学现象,在教学中,应注重引进工程案例进行讲授,如讲授压杆稳定时,引入施工中脚手架设计、现浇混凝土大梁模板支撑系统失稳等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案例分析很有兴趣,一旦发现今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学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既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加强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3 更新教学思路 所谓“教学思路” ,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 ,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笔者认为教学思路应使教材内容的安

6、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力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3.1 调整授课计划,实行立体式教学 解决好与中学物理课中有关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矩、摩擦及牛顿三定律等)的重复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避免简单的重复工作,适当提高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减少教学时数,充分发挥学习迁移的作用。 3.2 转移教学重点,简化求解过程 例如在讲授弯曲内力时通常是按列剪力、弯矩方程作剪力图和弯矩图,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特别是当梁上作用荷载较多时,要分段列出多?剪力、弯矩方程,再根据方程逐点描迹,显得很繁琐,既费时间又易出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应对此部分只作简单介绍,而重点介绍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弯矩的微分关系,找出梁上荷载、剪力图、弯矩图三者的关系,据此作剪力、弯矩图的方法,即“简易法” 。 综上所述,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合是实现模块化教学的前提,对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则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思路的更新则为展开教学内容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 建筑力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其改革效果也不是短时间就看出来的。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