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72395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学号。3.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 务必注意试题 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 (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厄运() 猝然(cu) 心旷神怡(y )B酝酿(yn) 黛色(di) 获益匪浅(fi)C嬉戏(x) 主宰(zhi) 春华秋实(hu)D肥硕(su) 枯涸(h) 盘虬卧龙(qi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A稀疏 风韵

2、 险象叠生 红灯绿酒B堕落 迷醉 花枝招展 闲情逸志C寥阔 芦篷 轻飞曼舞 芊芊细草D嘹亮 悠谷 抖擞精神 突如其来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 们仍然固 执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拾一片 树叶,细数 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从繁 华、喧 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 。今年我校参展的科技小制作有 2000 多种,形状各异,色彩缤纷,令人 。A珍重 精致 心安理得 目不暇接B珍重 精细 心安理得 应接不暇C珍惜 精致 心旷神怡 目不暇接D珍惜 精细 心旷神怡 应接不暇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A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大家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1页,共 6页)B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的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D最近各大门户网站的电影板块都在宣扬, 丁丁历险记在票房中大败给某肥皂国产电影。5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白兔和月亮是寓言故事,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常常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B 春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背影 绿 紫藤萝瀑布 荷塘月色都是他的散文。C

4、 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D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3 分)(1)果如鹤唳云端。(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缺空部分,或根据要求默写名句。 (3 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 ,。 ”(4)敞开你的善感的心扉,尽情领略春天的美好。莺、燕、花草无不传递着浓浓的春意:, 。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拟写一段文字, (3 分)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上某运动员再度夺冠。当这一喜讯传来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假如同学们推荐你给他(她)发一份电子邮件,请在正文处写下你们内心的激动和感受。(署名:自豪。格式规范,正文内容不超过 80字)9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 分)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 补充能量;家园如 ,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校园是一畦充满希望的苗圃 ,让无数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参天的大树;校园是 ,总装着老师对学生的

6、情和爱。10名著阅读内容填空。 (3 分)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2页,共 6页)(1)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2) 伊索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 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3)著名作家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所以有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对处于20世纪 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深表同情,所以有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二、 (3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8 题。(一) (16 分)

7、济南的冬天 (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设若 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 济 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 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 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

8、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 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 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 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 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 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

9、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 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 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 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3页,共 6页)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

10、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 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1济南冬天总体特点是什么?第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 分)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4 分)(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13作者写了济南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根据-自然段简要回答。 (6分)14第段中说“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

11、肌肤。”“这件花衣”指什么?(2 分)(二) (14 分)雾雾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秋冬时节 ,当低 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 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 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 1 千米,气象学上把 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 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

12、在大 雾天气, 飞机不能起飞和着 陆,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 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 3 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 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 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既然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 样才能消除它呢?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 进行人工消雾。所 谓人工消雾 就是指用

13、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 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 热法。 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 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颗粒作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4页,共 6页)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 慢飞行,把雾顶以上的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 雾滴蒸发消失。 2002 年 12 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撒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察,在第一次作业 20 分钟后,距离作业现场下风方 1.2 千米处开

14、始降雪,降雪 时间持续约 3 小 时。降雪后有效区域能 见度由原来的不足 20 米增加到了 300 米。(选文有改动)15文章第三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3 分)16文章第三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6 分)17文章第五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分)18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不超过 50字) (3 分)三、 (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3 题。(一 )论语十则(有删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15、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二)论语六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 文也。 ”(公冶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雍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第 5页,共 6页)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雍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