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2050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解题,丰富课文人文内涵 1. (出示中山陵图片,突出“天下为公”和“博爱”牌匾)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2. (板书:孙中山)提醒学生注意:“孙”字左边的“子”字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改为提。 3. 孙中山是什么人?(出示课文插图)这座铜像是 1963年竖立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南麓中山纪念堂前的,铜像底座有“18661925”字样,告诉我们:孙中山生于 1866年,逝于 1925年。今年 11月 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革命家,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人。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起义推翻了中

2、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因为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孙中山领导的这次革命起义为“辛亥革命” 。 【设计意图】孙中山是近代伟人,其“博爱”和“天下为公”等思想影响深远。教者在这里充实了孙中山的生平介绍,旨在让学生对孙中山从了解到心生仰慕,产生迫切阅读课文的欲望。 4. (板书:陋习) “陋”是什么意思?(不文明的习俗) 5. 投影补充习题中的习题: 下面哪些是陋习? A. 男尊女卑,女子不能上学。 ( ) B. 随地吐痰。 ( ) C. 喜欢贪小便宜。 ( ) D. 候车不排队。 ( ) 这些陋习我们都要努力破除。 7. 孙中山破的是什么陋习?他

3、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习题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陋”的意思,丰富了学生对“陋”的理解。 二、 品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 出示生字: 孙 挑 痛 疼 罪 宗 既 该 统 废 指名读,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引导学生多种渠道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出示词语: 洗衣 烧饭 插秧 挑柴 唱歌 妇女 痛苦 受罪 眼泪 缠足 总统 心疼 应该 废除 陋习 指名读、分组读。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三组词串言简意赅,包容全篇:第一排表现姐姐缠足前勤劳能干,第二排控诉缠足对姐姐身心的残害,第三排讴歌孙中山决

4、心破陋习的革命精神。三组词串既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 ,也像一首优美的小诗,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三、 析句,体会课文表达情感 1. 指导长句子的停顿: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2. 这是文中最长的一句话,谁能用最少的字数概括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他废除缠足陋习) 3. “废除”可以用一个字代替,这个字是“破” 。 4. 姐姐缠足这件事对孙中山的影响真是太大了,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所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废除了缠足陋习。 5. 说说什么叫“残害”?和“伤害”相比,在程度上有什么不同?(“残害”比“伤害”伤得更厉害) 【设计意图】教者抓住文中起

5、到“点题”作用的长句子,先浓缩,准确把握句意;再通过对比,逐步体会修饰语的深刻内涵,学习课文表达技巧,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孙中山对缠足陋习的痛恨。 6. “缠足”这个陋习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对中国妇女的残害程度到底有多深?请同学们阅读仪征文化名人,也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杰出校友盛成的著作我的母亲片段,作深入了解。 每天早上起来,就要裹脚。先将裹脚布解开。那条裹脚布,解也解不开!已经带着红黑色了。张妈慢慢地用水浸湿了脚布,然后一重一重地,将布解开去。将我的双足,放在热水里洗涤。有血的地方,她就洒些明矾上去。痛得有苦说不出。别人还要来取笑。 天足成金莲,要费多少裹脚布!裹脚布堆成天

6、山,流血好比夕阳红;泪滴成湖,湖中才能生出一双金莲脚。 如是三年,我每天夜间,都把脚放高些。脚比头高。血流渐缓,痛亦稍减,才能安眠。日间有人的地方,我都懒得去。我就走到花园里去,躲起来,省得人家笑我走路是划龙船。我躲在花前树下,见风来时,吹落了许多花叶,我就对镜自怜。自然!自然!你何苦这样的残酷! 7. 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对缠足陋习的认识。 【设计意图】阅读作品片段,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缠足陋习不是传说,也并不遥远,进而深刻理解缠足陋习流弊之广,祸害之深,以及孙中山破除陋习的不易。 四、 写字,感受汉字字形美 1. 齐读生字。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注意什么?(相机点拨:“罪”字,上下结构,上面不是“四” ,而是由“网”字变形而来的“?” ;“痛、疼、废”三个字是半包围结构;“挑”字的第 4画是撇,第 7画是竖弯钩) 2. 生字用钢笔描一个,写一个。 3. 投影反?,评价。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字形分析的能力,这里把“发现”和“提醒”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比教师立足自身经验给出的“提醒”有效,学生往往更乐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