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71725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丝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葫芦丝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葫芦丝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葫芦丝的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葫芦丝的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葫芦丝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丝的调查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梁河县文化产业办主任 杨翰全摘要:梁河的葫芦丝音乐几百年来通过各民族互通语言文字,互通婚姻,互相学习,并经过长期的积淀、传递,得以绵延、发展,影响渗进到德昂、傣族社会的婚俗方面被群众认同性。为当地傣族广为传承、接受,发挥着干预社会生活、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起到了维护民族秩序、促进傣族地区安定和发展的良好效果。我们在大力推广发展葫芦丝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葫芦丝音乐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应因势利导,使葫芦丝音乐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州研究傣族传统文化成果颇丰,但对梁河民族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的研究却无人问津。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进

2、一步填补梁河葫芦丝音乐研究的缺陷,并供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将梁河申报为“葫芦丝文化艺术之乡”。 关键词:葫芦丝 文化艺术发展调查研究 一、梁河葫芦丝产生的基本概况 葫芦丝是一种舌簧乐器。聚居在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特别是最具特色的葫芦丝(也称葫芦萧,傣语称“筚郎道”),在梁河的芒东、勐养以傣族为主的民族乡镇历史悠久,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历史上,葫芦丝艺术吸收汉族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较迟,生产力发展较慢,较迟进入了地主经济阶段。在此基础上,明清两代逐步推行了“改上归流”的政策,从而使傣族的社会经济和当地的汉、阿昌、瓦、德昂、景颇

3、、傈僳等 7 种世居民族融为一体。因此,笔者认为,我县研究葫芦丝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悠久的文化背景。 1、梁河的历史渊源、人文状况 梁河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是世界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亦称“蜀身毒道”)的必经之道,地处云南西部,属德宏州所辖县之一,距省会昆明808 公里,距州府芒市 122 公里,总面积 1159 平方公里。古名南甸,傣名勐底。全县辖平山、小厂、大厂、河西、杞木寨、曩宋、九保 7 乡(含曩宋、九保两个阿昌族乡)和芒东、勐养、遮岛 3 镇。2002 年末,全县共 158529 人,其中少数民族 51948 人,占全县人口的 32.8。数百年来,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

4、佤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互通语言文字,互通婚姻,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梁河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典型的民族文化遗产。梁河有交通便捷、设施配套、服务规范的南甸宣抚司署,号称土司“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保村的民国元老李根源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河各主要世居民族除了有着独特的语言、饮食、建筑、丧葬、嫁娶、服饰、音乐和舞蹈外,还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各具特色。同时,梁河与名胜古迹较多的腾冲山水相连,省级公路保瑞线、潞盈路穿梁而过,交通便利,对促进我县“人、财、物”的流通和商贸、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从 1

5、950 年至 1956年,梁河县的社会和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实现了粮食自给。1966 年至 1976 年,由于“文革”的,梁河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梁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针,大大促进了梁河葫芦丝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2、关于葫芦丝的起源 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在以傣族为主要居民的勐养、芒东两镇历史悠久,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据传说,葫芦丝起源于很久很久以前,坐落在勐养江畔的

6、一对傣家青年人相爱了,小卜冒(傣语,小伙子)种竹子,小卜少(傣语,小姑娘)种葫芦,作为他们的定情信物。有一年勐养江发洪水,村寨被淹没。为了逃生,勇敢的小卜冒就砍下竹子做竹筏,小卜少在竹筏上拴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让心上人能生还,小卜少就跳入水中。小卜冒最后战胜洪魔活了下来,对心上人的思念却无法排谴,整日以泪洗面。于是他就用竹管和葫芦做成乐器,每到晚上就吹葫芦丝来缅怀昔日的爱恋。此外,傣族传说故事娥并与桑洛中也有小伙子吹奏葫芦丝的情节。德昂族关于葫芦丝的传说流行最广的要数芦笙哀调,它记述古代有个叫昆撒乐的男青年与女青年欧比木相爱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

7、这对情侣,就把他们的不幸编成诗歌演唱,谱成葫芦丝曲调吹奏。 二、葫芦丝的构造和名称的演变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种吉祥物,人们常把它挂在门上避邪、招宝。它不但可以制作葫芦丝,而且还因为葫芦的外壳光滑、皮质坚硬,易于雕琢,有其天然的迷人的形状,所以古代民间艺人在葫芦丝上雕琢了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 葫芦丝是一种舌簧乐器,它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特点,吹奏方法是用自然换气法或用循环换气法。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惟妙惟俏。葫芦丝由一个完整的微型葫芦、三根紫竹管和一枚金属簧片组成。用一节长 3040 公分的竹管为主管,上开 7 个音孔(正 6 背 1),主管上端装有铜质簧片,簧

8、片部分用一微型葫芦罩住。葫芦做音斗,起风箱的作用,葫芦嘴插一细管做成吹口。主管直插葫芦底部,主管两旁各有一根副管,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 吹奏葫芦丝时,吹口朝上,含在嘴中,箫身竖立,用手指按放音孔,左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 3 孔,右手按其余 3 孔,气流输入管口而发音。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葫芦丝的音色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葫芦丝傣语名“筚朗道”(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译成汉语,曾名为“葫芦笙”

9、、“葫芦箫”。由于它既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箫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解放初,一些文艺工作者下乡体验生活,听傣族讲不太准确的汉语,将“笙”误听为“丝”。有关专家曾考证,称为“葫芦箫”,但不普遍。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龚全国、哏德全等专业人才的推介,“葫芦丝”的名称约定俗成,得到广泛认可。 三、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及原材料的栽培情况 梁河县芒东、勐养、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德昂族民间艺人制作葫芦丝已有悠久的历史。勐养镇芒彦村莫安荣(60 多岁)、芒蚌村沙永兴(72 岁),帮盖村冯绍兴(58 岁)等民间艺人都说,葫芦丝演奏和制作的技艺是其祖父那

10、一代就会了。据调查,制作葫芦丝的技艺在梁河以外的傣族地区早已失传。潞西县轩岗一带的傣族艺人会制作“筚端良”,是不带葫芦的吹管乐器。如今,在梁河除了哏德全工作室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外,其余的还保持着用古老的传统做法来制作葫芦丝。无论是哪种做法,它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流程基本是一致的。具体步骤为: 1、加工葫芦。先用水泡 6 天,去瓤、刮皮、晾干后,再将葫芦低部均匀地打出与竹子相配的三个孔。 2、选竹。要根据制作的调门来确定竹管的长短和粗细,以内外径匀称、笔直无裂痕的干紫竹为佳,其他的竹子也可以,但容易变调。 3、打孔。在选好的紫竹上,用铅笔划出每个音的孔位,然后打孔。 4、选葫芦。所选葫芦的大小要与调门

11、以及竹子的粗细成一定的比例。 5、制作与装置簧片(略)。 6、矫音。用矫音器把各音调调准,然后再用乳胶或白蜡将三根竹管固定在葫芦上。 整个过程中,技术性最强的工艺是制作簧片和矫音。传统工艺所用簧片有银质的,但普遍的是用“马子壳”(子弹壳)敲、刮后做成。如今,哏德全工艺室用机器压制铜质簧片,用电动钻床打孔,用矫音器矫音。其制作原材料易栽培,紫竹、葫芦的生长且适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具有立体气候和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梁河各乡镇都适宜种植紫竹、葫芦的生长,种植葫芦一般是清明前后 7 天(即傣族泼水节)为宜,到910 月份即可收获,而紫竹一般以雨季种植为宜,23 年后即

12、可砍伐使用。 四、葫芦丝的发展演变和艺术风格 (一)葫芦丝是我县傣、德昂、阿昌人民从古至今使用的一种舌簧乐器,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主要功能为男青年向女青年传情达意,倾吐爱慕之情。根据我们在芒市、勐养、芒东、河西和遮岛实地调查得知:葫芦丝艺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 1、“文革”前葫芦丝音乐自然传承,在傣族民间广泛普及。 葫芦丝能娱乐助兴,在傣族民间,男青年休闲时用它向女青年传情达意,给生活增添欢乐。“不会吹奏葫芦丝的男青年是娶不上媳妇的。”这是梁河傣族、德昂族广为流传的谚语。根据梁河县地名志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的章毕村,傣语“章毕”译为汉语就是善制作会吹奏

13、葫芦丝的村子。该村位于芒东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 9.5 公里处。文革前,梁河的勐养、芒东、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吹奏葫芦丝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小卜冒都有一个葫芦丝,不少老人也有葫芦丝,而且有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和吹奏葫芦丝的艺人。例如,勐养镇芒蚌村的沙永兴、沙永明两兄弟及其父亲,硝塘的景岩礼,芒彦的莫安荣,帮盖的冯绍兴,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杨德先、杨忠平父子等都是颇有名气的葫芦丝制作者和演奏者。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受到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而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撒刀的尤为普遍。 1956 年以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

14、作方针,迎来了民族文艺繁荣的春天。所以,在“文革”之前,勐养、芒东、地区,吹奏葫芦丝非常时兴。每逢夜深人静,坝子里箫声此起彼伏,甚为热闹。那些小卜冒虽然不懂乐谱,当地自制的葫芦丝也比较粗糙,但他们能吹奏出悠扬的山歌或古调。为了学循环换气法,他们用细竹管插入水中训练。学得好的一口气可吹蒸熟一甑饭的时光。动听的箫声寄情达意,听得懂的姑娘会骨头酥、脚板痒,随着箫声手舞足蹈,可见魅力无穷。60 年代初,我州民族文工团的杨锦和、胡允中、毛相等人曾经对葫芦丝的改良做过一些尝试。据说,他们改良的葫芦丝没有基于傣族文化的思想,其结果瑞丽傣德地区吹葫芦丝串姑娘的风俗开始失传,而梁河勐养、芒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

15、息相对闭塞,受地域限制,所以改良前后影响效果不太明显,傣族吹奏葫芦丝串姑娘的风俗仍相当普遍,犹如雨后春笋。 2、“文革”时期葫芦丝艺术濒临灭绝。 “文化大革命”(1966 年1976 年)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傣剧演出被禁止,傣族奘房被拆除,葫芦丝音乐被禁止吹奏。此期间,只有个别的艺人在夜间偷偷地吹奏葫芦丝,群众性的葫芦丝吹奏活动几乎灭绝,傣族男青年吹葫芦丝串姑娘的习俗也随之改变。 3、“文革”之后,葫芦丝艺术得到改良升华。 历经坎坷的葫芦丝音乐在新时期得到了复苏,从新的起点上开始起飞。随着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深入持久的进行。

16、1979 年,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针,大大促进了梁河葫芦丝音乐的繁荣。此期间,梁河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傣族谈恋爱方式的转变,使民间葫芦丝音乐不再广泛流传;二是专业人士把葫芦丝改良后搬上了大雅之堂,使之由民俗乐器升华为民族乐器。 (1)出现专业的骨干队伍。 新时期梁河傣家乐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龚全国、哏德全、龚家铭等专业人才。在演奏方面,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在 80 年代脱颖而出,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将葫芦丝艺术首先搬上舞台。龚家铭亦在葫芦丝的制作、谱曲等方面做出贡献。全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糜大江南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起之秀的“葫芦丝王子”哏德全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乐坛尽现风采。(详见附录) (2)葫芦丝的改良获得成功。 “文革”前,葫丝芦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传递爱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