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70399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1 页 (共 62 页)第一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了)共其乏困 (“共”通“供” ,供给)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 ,饱、满足)秦伯说 (“说”通“悦” ,高兴)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明智)二、古今异义: 敢以烦执事 古义:对对方的敬称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

2、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 南 驻军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邑既东封郑 以为疆界与郑人盟 结盟 名词作壮语:夜缒而出 在夜间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 向东 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君亦无所害 损害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年轻越国以鄙远 远方的国家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以乱易整,不武 乱:混乱相攻;整:联合一致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省主语辞曰 许之 夜缒而出 省宾语敢以烦执事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2 页 (共 62 页)省介词“于”晋军函陵,秦军 南 倒装句:壮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言于郑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宾语前置

3、夫晋,何厌之有? 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固定句式:焉 (为什么要、何必)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五、一词多义: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叙述、陈述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文体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 ,高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言语粗鄙:粗俗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邑不辞劳苦:推托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人微言轻:轻微 辍耕之垄上:到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之 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见其发矢十

4、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 是寡人之过也: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扶助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扶危济困:渡河 敝帚自珍:破遂率子孙负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夫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无义 以 若亡郑以陪邻:连词,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那个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介词,用许之:答应 与 秦伯说,与郑人盟:介词,同、跟杂然相许:赞成、赞同 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计的数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示处所问渠哪得清如许:如此这样、文学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

5、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传 、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左传以春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3 页 (共 62 页)秋叙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近二十万字,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著作,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后代散文的典范。勾践灭吴、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南至于句无 (“句”同“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藩 (“帅”同“率” ,带领)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同“娶” )将免者以告 (“免”同“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政”通“征” ,指赋税徭役)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同“

6、磨砺” )无不 也 (“ ”通“哺” )无不 也 (“ ”同“啜” ,给人水喝)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其”同“岂” ,表诘问,难道)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义:武士 今义:坏人的帮凶 然后乃求谋臣 古义:这之后 今义: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这里指原野 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吊有忧 古义:慰问 今义:祭奠死者、吊唁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篾,广运百里 古义:到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丈夫二十不取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妻子的配偶 国之孺子

7、之游者 古义:年轻人 今义:小孩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古义:十万 今义:万万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古义:同进同退 今义:形容自己没有什么主张,跟着别人走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宦士三百人于吴 (名词用作使动)使做帝王的仆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以礼对待无不 也 给食物吃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穿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穿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赏:受到奖赏;刑:收到刑罚 名词作壮语: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篾,广运百里 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必庙礼之 在庙堂上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4 页 (共 62 页) 动词活用: 使动用法

8、: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使暴露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使退服之而已 使降服、使服从 为动用法: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为报仇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为报仇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为死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以待乏也 物质匮乏的时候吊有忧,贺有喜 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羞恶之心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使蒙羞、使侮辱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使洁;美:使美;饱:使饱四、特殊句式: 倒装句:壮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号令于三军曰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说于国人曰宾语前置何后之有?定语后置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四方之士来者 判断句: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

9、罪也 固定句式:无乃乎? (恐怕、只怕)无乃后乎? (恐怕是太晚了吧?)五、一词多义:资 夏则资皮:蓄积 劝 果行,国人皆劝:劝勉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助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自杀未遂:成功 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遂 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就 复 请复战:再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既而儿醒,大啼:不久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5 页 (共 62 页)知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感觉 既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 将军既帝室之胃:既然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智慧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唧唧复唧

10、唧,木兰当户织:面对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某个时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文学常识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 。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 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 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相传作者为左丘明,由于内容与左传较接近,故又有“春秋外传”之称。颇具史料价值,文字质朴简练,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 ,仔细)二、古今异义: 明日,客从外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11、:土地方圆 今义:田地疆域 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 今义:恶意中伤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朝服衣冠 穿戴 名词作壮语:朝服衣冠 在早上暮寝而思之 在晚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动词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形容词活用: 用作动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6 页 (共 62 页)认为美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省主语谓其妻曰 孰视之 窥镜而自视 省宾语与座谈 省介词“于”闻之客曰 倒装句:壮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能谤讥于市朝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

12、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固定句式:孰与 (与相比,谁)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谁美?)五、一词多义:我与徐公孰美:谁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晨孰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 ,仔细 旦 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柚是哉:天天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诚 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真心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真的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良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美好 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3、:间或、偶然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王曰:“善。 ”:好,表示同意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文学常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 战国策又名国策 ,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触龙说赵太后、文言知识点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 7 页 (共 62 页)一、通假字:少益耆食 (“耆”通“嗜” ,喜爱)必勿使反 (“反”通“返” ,返回)俸厚而无劳 (“奉”通“俸” ,俸禄)二、古今异义: 太后明谓左右 古义:侍从、近臣 今义:方位名词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古义:男子的统称 今义:妻子的配偶 至于赵之为赵 古义:到、上推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老臣病足 患病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