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9810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本 科 毕 业 论 文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2目 录摘要IAbstract 导言一、后进生成因 1(一)内因。1,在认知方面12,在动机方面13,在意志方面14,在情感方面15,在行为方面16,在身体方面2(二)外因:1、家庭教育的缺失;(1)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2(2)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2(3)家长错误的学习目的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2(4)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2(5)家长自身行为不当对孩子影响很大。2(6)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3(7)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32,社会环境的影响3(1)社会舆论

2、3(2)社会风气3(3)社会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3(4)黄色文化毒害,灰色文化熏陶33,学校教育的偏差4(1)错误的教育观念4(2)教育方法失当4(3)班主任工作失误4(4)管理制度失误4二、后进生的表现特点1,思想品德方面 5 2,行为习惯方面 53,心理健康方面 534,学习成绩不佳。5三、后进生的转化措施。(一)家庭方面(1)关心孩子,多做沟通。5(2)改变自身错误的观念及教育方法。5(3)以身作则,改变自身不良习惯。6(4)培养孩子个性发展,兴趣教育。6(5)激励制度,培养孩子上进心。6(6)配合学校,与学校教育相一致。6(二)社会方面(1)正面教育。6(2)优化教育环境。6(3)公益性

3、活动,宣传黄、赌、毒的危害。6(三)学校方面1,学校多措并举。72,在教学中对症下药。73,在教学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74,在教学中应给予后进生多一点宽容。85,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86,在教学中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87,在教学中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重塑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98,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99,在教学中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9四、转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学生的自卑心理。92,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103,注意学生的戒备心理。104,注意学生的自尊心。10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14摘 要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的今天,实现整体优化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而后进生作为特殊群体,更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从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来看,除了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外,在教育实践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角度,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表现特点,结合教育实践,对照他们的心理感受,对症下药,提出转化后进生的措施和转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后进生 成因 心理 转化措施 注意事项 5AbstractTeach every student teachers due responsibility in

5、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today, to achieve overall optimization is every educators common aspiration, and less advanced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we should get more attention and Help.Students from the backward production reasons, in addition to need all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in educationa

6、l practice, good Underachievers transformation,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family, school, society has its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personal, school, family and social point of view,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less advanced students,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al practice,

7、 control their psychological feelings, the right remedy, proposed measures and less advanced students into the process of conversion of Notes, which can more effectively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Key words:Underachievers Causes Psychology Conversion measures Notes6导言在教学中,教师们最困惑的问题就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在班

8、集体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教育方法欠佳,会影响到后进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以致影响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7后进生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指的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既指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相对滞后的群体,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我们今天所说的“后进生”不仅仅是那些学习成绩欠佳、思想道德

9、水平不高的学生,还包括某些原因导致的缺乏关爱和照顾的孩子,他们敏感、自卑、逞强、任性、不听话,又渴望被关注、关爱与尊重。每个后进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后进,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学校的疏忽教育、自控能力差等多种因素,致使一些孩子失去了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进而演变成我们所谓的后进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认识到自身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责任,用真诚和热情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去修复因受不良影响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才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一、后进生成因:(一)内因。从导致后进生的内因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障碍。1,在认知方面。后进生的年龄特点使其

10、对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上存在着缺陷,他们不善于对知识加工、提炼以及寻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从而长期处于一种困惑状态,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2,在动机方面。后进生缺乏强烈的“自塑”意识,缺乏自觉性,认为是“父母、老师要我学”,不是“我要学”。许多后进生认为,学习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个人荣誉,有一半的后进生甚至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学习。3,在意志方面。后进生在学习上表现为意志薄弱,失去自信心,碰到困难,容易退缩或屈服,对作业中的难题不是深入求解,而是抄袭或拖延不做。4,在情感方面。后进生由于平时受到某些教师、同学的歧视,冷落,批评和指责多于称赞和帮助,遭受更多的经常性

11、的失败,消极情感大于积极情感,在学习上出现滑坡。5,在行为方面。后进生对行为的意义、性质、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单凭主观上的兴趣、欲望、好奇行事,主要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退缩性,他们逃避、自弃,对教学秩序影响较小,但其本身产生极大的内耗,性格上孤僻、自8卑、多疑,甚而严重到自毁;另一种是桀骜性,他们与老师对搞、抵触、偏激过度,“破罐子破摔”,对教学秩序影响较大。6,在身体方面。后进生中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 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有的由于某些突发的或遗传的因素造成了力不从心感。如视力、听力下降,跟不上进程等。这些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

12、听管教。(二)外因:1,家庭教育的缺失;(1)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 (2)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许多家长都是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有些孩子由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有的父母对孩子骄溺,不作严要求,使之失去进取心。更有甚

13、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跑腿,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3)家长错误的学习目的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持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点,使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包办学生的一切,学生无目标,无奋斗的动力;有的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不统一,使之无所适从;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孩子可塑性强,在“高压政策”威胁下,逼孩子“跳高式摘果实”,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与家长的交流很少,超负荷地读书,大脑超负荷地开发,最终形成厌学心理。(4)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期家庭专断式的教育,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孩子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产生抵触心理,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美善可言,皆为尔虞我诈,出现了报复行为和攻击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