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67286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传播的途径与完善分析摘要:农业传播意义重大,有利于 实现农业 工业化、 产业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有利于 农业科技进步。当前农业传播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各 级有关领导应强化农业传播的创新理念和意识,增加农业传播 资金,加大 传播力度,加速农业传播人才的培养,深化农业传播机制的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 农业发展道路。关键词:农业传播途径;问题;完善分析一、农业传播的含义传播是指宣传、传授、表达、传递和散步的意思,是将个体的物质或能量传递给其他众多个体的过程;是将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思想、观点传达给大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传

2、播更多的是指信息的单向流动过程。农业传播泛指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通过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所开展的信息传递和发布的活动过程。农业传播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农业新技术的扩散,使新技术由少数农民的应用变为多数农民的采纳行为;二是新观念新思想新政策的宣传,使农民的思想意识从个体到群体达到提高。二、农业传播的途径农业传播的途径可划分为:政府农业传播和推广机构(包括国家、地方和基层三类) ;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农药厂、化肥厂、农产品加工厂) ;农村经纪人;个体农技服务部;亲戚邻居;大众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农业信息网络)等七大类。(一)政府农业传播机构在农业传播上,政府部门是最主要的传播主

3、体之一。政府部门一般分:国家、地方和基层。其中国家级的政府部门主要是制定农业传播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搭建农业传播基础平台;建立农村市场传播体系。地方政府在国家农业传播的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特点,搭建与国家对接的区域农业传播平台,负责该地区的传播市场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传播发布窗口。基层政府最了解农民的需求,通过建立乡镇及村级信息站,利用信息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来组织农民参加信息培训,使农民获取农业信息。(二)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一般通过构建科研资料数据库,将科研成果以农业科技信息的方式发布给信息使用者。目前,我国已建成 100 多个

4、大型涉农数据库。农业院校主要是结合人才的专业特点,为社会输送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涉农企业涉农企业,是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活动,和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销售、研发、服务活动的企业。农药厂、化肥厂、农产品加工厂等涉农企业通过农业推销员将农业技术和信息传播给农户,是农业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四)农村经纪人农村经纪人是指在农村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工商总局日前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进行了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农村经纪人总户数达 38 万余户,经纪执业人员达 61 万余人,经纪的

5、业务量达 1707 余亿元。除此之外,在农村还有大量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经纪活动、未经登记难以统计的农村经纪人。 (五)个体农技服务部个体农技服务部通过服务人员向农户介绍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等,从而进行农业传播。(六)亲戚邻居亲戚邻居不时串门,关系友好、可靠,相互之间可以传播农业信息和科技,有利于进行农业传播。(七)大众媒体大众传播一般具有职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它们通过各类社会团体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大众传播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图书、杂志等大众性传播媒体传递农业信息。大众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公共信息、知识和文化,大众传播的受众是不确定的。 三、存在的问题农业实

6、现持续发展不能没有农业的传播应用,农业传播有利于实现农业“三化”。我国农业传播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政府需大力支持农业传播,深化农业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农业传播组织与形式,创建社会化农业传播服务体系,满足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一) 社会环境对农业传播的影响2010 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农业投入,注重农民增收。许多政府部门的工作状况是村等乡,乡等县,一级一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虽然高,但文件变金子的工作需要去做。同时,广播电视行业内部也存在着诸如“谁受益谁出钱”、“重利益轻投入”等不合理的政策规定。此外,当今各行业广泛流行“各行业出名要趁早”的思想潮流也冲刷着电视从业者。(二

7、)传播内容的可及性低当前,不论大众传播者与受众的局限性如何,也不管现今的农业传播内容质量的好坏,单就传播效果而言,实在是无法让人乐观。这里所谓的传播内容“可及性低”,是指涉及农信息被发出后,通过媒介进行传播,真正抵达农户的可能性很小,农民受众收看、收听、阅读率低的状况。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有线电视普及率太低;第二,农业报纸的阅读率低;第三,网络普及率低。(三)农业传播资金不足我国农业技术传播投入十分欠缺,政府尚未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工业污染对农业、农民的损害,以及农民对社会生态效益方面的贡献。我国大部分地区缺少行之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农民不但没分享到工业发展的效益,反要遭受工业污染的伤害。工业污染

8、会降低农产品质量,损害农民健康。政府并未行使职能补偿农民的伤害。农民积累较少,又很难拿到贷款,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各种原因,扶贫贷款等支援性财物很难到达农民手中。(四)农民自身问题我国农民接受农业高新技术能力较差,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直接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的传播与转化。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使多数农民存有浓厚的小农意识。另外,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掌握的科学技术少,缺乏发展动机,不愿冒险。总之,较低的文化素质和落后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着农民行为的改变,使他们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五)农业传播队伍落后我国农业传播人员由乡镇政府管理,固守一地,工作单调。一些农业传播工作人员计划跳出农门,

9、对农业传播事业缺少热心,尤其是新一代大中专毕业生。在农业传播型人才稀缺现状下,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四、完善分析(一)降低风险和难度,实现效益最大化农业传播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逐步改变农民旧习惯,使他们自愿采用先进农业科技。唯有如此,才能使农民产生依靠科技致富的想法,才能使农民产生提高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农民在农业推广中的主体地位需要确立。以农民为工作中心,以改变农民为手段,加强农民教育,让我们产生自觉改变生产经营的行为。(二)提高农业科技传播质量1. 发达地区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配以广播、电视、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介,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体交叉的农业

10、传播构架。2. 借鉴美国建议委员会形式,定期了解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3. 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定位,使其切实成为农业传播工作指导者、协助者和传授者。(三)创新理念,改进方法农业技术传播体系是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有助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尊重农民自主权,从其需要出发,以效益为目标,开展产前、中、后全程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更要为农户经营管理、组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提供帮助。(四)培养农业传播人才加快我国农业传播人才的培养,应从两方面做起:第一,我国农业技术传播型人才稀缺,亟需培养造就一批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第二,高等农业院要尽快开设有关农业传播的系、科和专业;第三

11、,大力发展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第四,注意发掘和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参考文献1 刘镜;刘凤侠;卢晓峰;试论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年 05 期2 董擎辉;浅谈农业信息传播方式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年 01 期3 汪雷;汪卫霞;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现代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构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年 07 期4 张晓杰; 我国农业传播最主要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年 11 期5 王程虎; 农业科技传播的路径要素与传播方式运用J. 甘肃农业 2007 年第 4 期6 张蕊; 我国农村传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新西部 2009 年第 12 期7 陈加友; 信息传播与技术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01 期8 黄保结.最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全书: 第二卷M. 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 006.9 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 求是, 2003, (4).10 http:/11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