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6763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中国旅游发 展报告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谁是最优秀的;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 最大的美。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起步、成长、拓展、综合发展 4 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日益增长,在 世界旅游业的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五大转变 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

2、费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 1984 年的 0.2次增长到 2015 年的 3 次,增长了 14 倍。国内游客数量从 1984 年约 2 亿人次扩大到 2015 年 40 亿人次,增长了 19 倍,年均增长 10.2%(表 5);特别是自2000 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旅游收入也从 1985 年的约 80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34200 亿元,增长了 426.5 倍,年均增长 22.4%。2015 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 4 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

3、收入的比重达到了 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但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 1978 年的 180.92 万人次增加到 2015 年的 1.33 亿人次,增长 72.5 倍,年均增长 12.3%;旅游外汇收入从 1978 年的 2.63 亿美元增加到2015 年的

4、1136.5 亿美元,增长 431 倍,年均增长 17.8%。(表 6、表 7)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4 年,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 1 亿人次,达到了1.09 亿人次,2015 年上升为 1.2 亿人次,比 1992 年的 298.87 万人次增长了39 倍。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扩大到 151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国(表 8)。(三)旅游业从单纯外事接待型事业转向事业、产业共同发展,旅游综合功能优势日益凸显。改革开放前,中国旅游业是中国外交事务的组成部分,对增进国家友谊和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

5、用,但尚不具备现代产业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活力,与 110 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对国家调结构、扩消费、稳增长、惠民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上实现了六大发展转变:一是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二是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三是从经济增长点向第三产业的重点转变;四是从传统粗放型、数量型旅游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创新型推动方式转变;五是从扩大就业岗位重任向就业、旅游扶贫的重任转变;六是旅游发展的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类型、全方位的推进。如今,旅游业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地

6、区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乡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实现美丽中国等起着重大作用。(四)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产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2009 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推动旅游产业步入了黄金发展期,旅游产业规模和实力更加显著提升。截至 2015 年,全国已有旅行社 27364 家,比 1999 年的 7355 家净增加了 2 万多家;全国已评有星级饭店数量 13491 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 867 家、四星级饭店 2779 家、三星级饭店 6776 家

7、;中国已有各类经济型连锁酒店约 1.5 万家,客房总数超过 140 万间。1999 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实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管理。其中,5A 级景区首次评定始于 2007 年,截至 2015 年底,中国 5A 级景区数量达到 200 多家。自 1998 年起,国家旅游局通过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升了中国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370 个城市成功创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本并购、连锁化经营、互联网+等创新发展中,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有竞争潜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包括以华侨城、宋城等为代表的景区连锁经营商,以锦江、首旅、万达等为代表的综合

8、性旅游商,以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等为代表的线上旅游服务运营商,业绩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国旅游企业的领跑者。(五)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等少数旅游城市和黄山、峨眉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如今,旅游业发展已遍及全国,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一系列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品牌相继产生。国家旅游局与各省区市建立了推进战略合作机制。2014 年国家成立了中国政府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分管旅游工作的

9、汪洋副总理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了国家旅游局、外交部、发改委等 28 个国家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类金融机构、非旅游类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纷纷参与旅游业投资与经营,形成了多层面、多区域、多形式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五大作用 反映旅游产业综合贡献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性高,拉动性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发展活力,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是国家稳增长、促消费、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产业。(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不断提升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2008 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和2008 年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和框架,国家

10、信息中心测算了旅游业对经济的相关贡献,测算结果表明:旅游业对 GDP 的综合贡献达到了 10%,对三次产业间接带动的增加值占 GDP 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对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显著。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从 2012 年的 9.41%上升为 2015 的 10.51%(表 1)。旅游业对三次产业间接带动的增加值及其占 GDP 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2 年为 15022.77 亿元,2015 年达到了 21230.951 亿元,增长了 12.22%(表2)。间接带动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在 0.17%左右;间接带动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则处

11、于上升状态(表 3),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旅游业对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远大于关联产业对旅游业的贡献效应。2012-2015年,旅游对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的拉动贡献超过 80%,比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增加值 50%的贡献多 30 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对民航运输及辅助服务贡献超过 90%,对铁路运输及辅助服务超过 80%,对水上运输及辅助服务贡献超过 30%,对公路运输及服务辅助贡献超过 60%;对仓储和邮政业贡献为 30%。旅游业对住宿业、旅游购物、餐饮业的贡献也同样如此。住宿业、旅游购物、餐饮业对旅游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均仅在 10%左右,而旅游业对住宿业增加值的贡献在 80%以上,对餐饮业的贡献超

12、过 60%,对批发和零售业的贡献为 30%以上。此外,旅游业对房地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 20%,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贡献率超过 15%,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 5%,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二)旅游业是拉动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的重要引擎,是推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增长点旅游业既是生产型服务业,也是生活型服务业,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与 110 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热点,也是推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增长点。自 2014 年起,中国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增速连续高于全国 GDP 增速,其中,2014 年旅游消费的总额

13、突破 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2%。从投资角度看,旅游投资需求旺盛、领域广、潜力大,正在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进入旅游业。2015 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一万亿元,达到了1007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2%。从出口看,旅游服务出口是“不出境的出口”,长期处于增长趋势,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数据,2014 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列居世界第三,占出口总额的 2.4%,2015 年上升为 2.5%。从进口看,出境旅游者在国外强劲的旅游购物消费实质是进口贸易。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2 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 1020 亿美元位居世界

14、首位;至 2015 年,海外花费已增至1050 亿美元,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表 4)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需求为主的新阶段,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业从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且要求加大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提升旅游需求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促进供需协调。(三)旅游业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旅游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旅游业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层次多、方式灵活,既有适合广大民众参与就业的大量

15、岗位,又有适合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众多机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妇女创新就业等具有特殊优势,适合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意热情。2015 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 2798 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为 7911 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 10.2%,比 2012 年的 6189 万人增加了 1800万人。旅游业还是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目标准、成本低、见效快、受益面广、返贫率低、受益期长等主要特点。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新一轮旅游扶贫,2015 年,扶持约 2000 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 2020 年,

16、扶持约 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 1200 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正在成为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新方式、新路径、新载体。(四)旅游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旅游是开放的窗口、友谊的桥梁,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国家层面与民间外交最活跃、最有效的渠道。中国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走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目前,中国每年入境和出境旅游总规模近 2.5 亿人次,已有 151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旅游对增进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 年,国家旅游局全面加快推进中国旅游业“515 战略”,将“旅游外交”正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全方位发挥旅游在国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伴随着中俄旅游年、中韩旅游年、中印旅游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年、中美旅游年以及一系列高层次国际合作活动的举办,旅游正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闪耀亮点。2016-2018 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 22 届全体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将相继在中国举办,预示着旅游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