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6632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和美”教育校本教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校“和美”教育 中中校本教材材2前言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台县中太小学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就“ 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2009 年 10 月,我校提出了鲜明的办学思想:“ 以和为贵 ,以真为美,实施和美 教育。 ”三年来,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和谐生动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让师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让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和美”教育所孕育而成的校园文化日益彰显其特色。学校“和美”校园文化内涵主要表 现为:在学校 “和美”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在全校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树立“ 以和为贵,以真为美”的

2、思想,广泛营造一种自尊自信,团结合作,理性平和,奋发向上,共建和乐、和 谐、和平的文化氛围, 实现美德、美智、美体的目标,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2011 年 8 月,学校将争创市级校园文化示范学校提上了议事日程,学校成立了“ 和美” 教材编写小组,全体成员,上下一心,编写了该教材,将“和美” 教材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内涵,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3目 录第一课、文明礼仪名言(4)第二课、礼仪教育基本知识(57)第三课、 学生礼仪常识(811)第四课、 中太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承诺书(1213)第五课、 礼仪举隅(1419)在校礼仪 、 居家礼仪 、为人处世礼仪 、

3、聚餐礼仪 、出门礼仪 、 会客礼仪 、对众礼仪 、 馈赠礼仪 、第六课、讲文明、学礼仪、诵儿歌、唱童谣(2024)第七课、最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2532)4第一课、文明礼仪名言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三字经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的。爱默生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

4、克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5第二课、礼仪教育基本知识(一)礼仪的由来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 。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 “履 ”(发 音)指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从中可以分析出, “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

5、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 “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6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

6、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二) “三礼”教育是指礼节教育、礼仪教育、礼貌教育。 “三礼

7、”也指周礼 、 仪礼 、 礼记三部礼学著作。礼貌是大家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仪即是礼节和仪式。礼仪首先表现在仪态和仪表。基本的仪态表现仪态包括(1)学会微笑, (2)基本的礼貌用语, (3)基本的站姿、坐姿、行姿。仪表包括(1)同学们的发型(2)同学们的着装。礼仪有校园礼仪和校园外礼仪校园礼仪包括(1)课堂礼仪(包括作好课前准备和遵守课堂纪律和课后礼7仪)(2)师生间礼仪、(3)同学间礼仪、(4)男女同学间礼仪。校园外礼仪还包括、公德、爱心、孝心和与人为善等。8第三课、学生礼仪常识1.学生仪容、仪表、仪态的礼仪衣着得体:中小学生的日常着装要符合年龄特点,特别是符合学生身份,整

8、洁大方。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依照规定佩戴红领巾或团徽。学生不化妆、不戴饰物、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坐正:头正颈直,上体与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头挺胸,上体、双腿与地面垂直。行走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幅适中,稳健有力。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摇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谈吐举止文明:是仪表的综合要求。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动作大方。2.学生体态语言礼仪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

9、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握手:是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9握手前起身站立,脱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要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

10、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3.学生与人交往、谈吐基本礼仪尊称(敬称):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 。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 、 “师傅” 、 “叔叔” 、 “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 ;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 ;与人分手时说“再见” ;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 ;别人向自己致谢时回答说“没关系” ;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说“谢谢” 。4.升国旗、唱国歌礼仪参加仪式的学生要衣着整洁,系好衣扣、裤扣,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升10国旗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少先队队礼:立正

11、站直,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眼睛注视受礼者,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歌是音乐形式的国家象征。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5.学生校内礼仪进校第一次见到师长,要止步立正鞠躬问好:“老师好!” “校长好!”人多时,可以点头示意问候;见到同学,可点头致意,招手问好。上下课起立。站在座椅一侧,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准备提问或回答问题先举手。正确动作是:端坐座位上,右肘放在桌面上,上臂上举,右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上,等老师允许再起立发言。进入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敲门,声音以室内人听见为适度,在社会交往中,进入他人房间也须先敲门,未经允许不得

12、擅自入内。6.学生迎宾礼仪宾客来访,要起立迎接,面带笑容,主动问候:“您好!” “欢迎您来!”回答客人提问要起立。为客人让座、送水;客人与家长谈话时要回避;客人离去,起身送至门外。117.学生家中礼仪就餐先请长辈入座,自己方可就位,就餐中也要礼让他人。离家前,向家长打招呼:“我走了,再见!”归家说:“我回来了!”见家长离家或归家,主动招呼,递接物品12第四课、中太小学学生礼仪承诺书一、见到老师或来客要主动问候,在室内要起立。二、进办公室要先敲门或喊一声报告,经允许后方可进入。三、和老师说话应站立,经允许后方可坐下。四、尊重教职工、师长,不得顶撞、辱骂行为,不得有抵触情绪,爱护公物。五、班内有领

13、导和老师听课,要主动让座位,课堂回答问题要起立,进出让行。六、路上或校内遇见老师(师长)要主动让路、打招呼,见老师(师长)携物应主动帮助。七、不说脏话,不讽刺他人,会用文明语言。 (请、您好、对不起、别客气、谢谢、请原谅、再见等)八、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进电子游戏厅、网吧、录像厅、歌厅及其它营业性酒吧、舞厅,不传看低趣味;不宣扬色情、恐怖、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图书、音像制品等。九、校内不准携带手机、MP3 等,上课或师长说话时,不准接打电13话。附:1、上、下课要起立2、与师长(父母)交谈要起立3、课上发言要起立4、点名时要起立,高声喊到5、送领导、客人要起立,让领导、客人先行6、在楼内不

14、大声说话、跑、跳、闹、滞留,右行礼让7、要爱护公物8、卫生干净、整洁9、坐、立、行姿势要端正、衣着整洁(穿校服)10、不穿奇装异服,不配戴手饰,不染、烫发承诺人: 监督人:年月日 14第五课、礼仪举隅在 校 礼 仪1、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2、老师上下课时,起立致敬。3、向老师质疑问难,必起立。4、路遇师长,肃立致敬问好。5、听讲时,应端正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6、考试时,不交头接耳,不左顾右盼。7、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居 家 礼 仪1、为人子女要早起,衣被自己整理,早晚必自省。2、为人子女坐不中席,行不中道。3、为人子女出门,返回必告家长。4、长者与物,须

15、双手奉接。5、同行长辈在前,不应超过长辈。6、长者立,晚辈不可坐;长者来,晚辈必起立。 157、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8、不站门,过门不践门限。9、 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10、同桌吃饭不别备美食独占。11、 不挑剔饭菜好坏。12、 食时不语,不训斥子弟。为人处世礼仪1、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2、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讲。3、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伤话。4、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5、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6、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处恭敬。7、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8、 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9、 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10、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冦;12、几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16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几求教他人的事,必登门请问。聚 餐 礼 仪1、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2、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3、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4、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5、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6、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7、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8、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9、公食之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