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钢化玻璃中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782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钢化玻璃中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加工钢化玻璃中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工钢化玻璃中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钢化玻璃中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工钢化玻璃中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缺陷名称 产生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玻璃重叠拿、放。 单片拿、放。输送辊道辊面不干净。 清理辊道。玻璃划伤辊道面不平或不同步。 调整辊道使之水平或同步。辊子上有粘附物。 轻微时通 SO2,严重时停炉清辊。玻璃加热时间过长。 缩短加热时间。玻璃边部温度过高,边部缺陷集中。 缩小片间隙,交错装片,使各炉装载率相近。辊痕与麻点玻璃中部压强过大,中部缺陷较多。 减小上下温差,尽量减小入炉后玻璃边部上翘。出炉时玻璃上表面比下表面温度高,可塑状态冷却时热面收缩多。降低炉内上部温度或提高下部温度。玻璃上弯(前、后端上翘) 淬冷时上表面比下表面冷却强度小,上面热收缩多。增加上风

2、栅冷却强度或减小下风栅冷却强度。出炉时玻璃上表面比下表面温度低,可塑状态冷却时凉面收缩少。提高炉内上部温度或降低下部温度。玻璃下弯(中部上鼓) 淬冷时上表面比下表面冷却强度大,上面凉收缩少。增加下风栅冷却强度或减小上风栅冷却强度。玻璃中间下凹,周边上翘,上表面周边温度高,收缩多,中部温度低,收缩少。调节炉内上部温差,开热平衡均匀炉温。蝶形变形 玻璃中间上鼓,周边下弯,下表面周边温度高,收缩多,中部温度低,收缩少。调节炉内下部温差,开热平衡均匀炉温。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缩短加热时间或降低炉温。炉辊弯曲变形或辊径、辊高超标。 更换或调整辊子。波浪式变形炉辊往复或传输速度过慢。 适当提高往复或

3、传输速度。加热温度低或内外温差大,玻璃未烧透,应力不足。适当提高炉温或延长加热时间。淬冷时冷却强度小,温度梯度不够,应力小。提高风压或降低风栅高度。抗冲击强度低输送速度过低,玻璃后端入风栅太迟,降温多。提高输送速度,减少温降。加热温度低,时间短或炉内温差大。 适当提高炉温和加长时间,开热平衡均匀炉温。玻璃厚度比规定的小。 使用标准厚度的玻璃。碎片颗粒过大或不均匀冷却强度不够,或不均匀。增加风压或降低风栅高度。上下风栅调整不平与玻璃的距离远近不等。调整上下风栅。炉内温度设置不合理。 调整炉内温区上下温度设置。风栅内某一位置玻璃有上弯,某一位置玻璃有下弯,某一位置玻璃不弯。 某组风栅通风不畅或漏风

4、。 解决漏风和不通风的问题。原片玻璃退火不良,残余应力过大或不匀(断面有生茬),有结石、裂子等缺陷。严格检验挑选原片。切割、磨边粗糙,造成微裂纹扩展。 改进切割、磨边工艺,避免缺陷。钻孔、开槽较多或钢化再加热。 精细加工,加热时勤开炉门检查,发现炸裂及时排出。加热厚玻璃时炉温过高,内外层温差大,内层张力过大。适当降低炉温,延长加热时间。玻璃钻孔边部未处理好或玻璃钻孔直径小于玻璃厚度。处理好钻孔的边缘,加大钻孔直径。炉内炸裂玻璃钻孔离玻璃边太近。 加大钻孔到玻璃边的距离。玻璃未达到可塑温度,入风栅 1030秒即炸裂,炸后玻璃块度大,类似普通玻璃。提高加热温度或延长加热时间,使玻璃加热至可塑状态。

5、玻璃只是表面达到可塑温度,内层未烧透,冷却后期才炸裂,玻璃块度小,类似钢化玻璃。调整加热温度或时间,使玻璃热透。玻璃加热、淬冷不匀或不对称,造成应力不均匀或偏移。调节炉温或冷却强度,使之均匀而对称。厚玻璃冷却时风压过大,张应力过大,炸后颗粒过细。适当降低冷却风压或调高凤栅高度。风栅内炸裂玻璃在风栅内碰撞。 加大摆放距离。原片有耐火材料结石等夹杂物 加强对原片的检验挑选。自爆玻璃中硫化镍(NiS)结晶在高温下-NiS 向低温的 -NiS 转化漫长过程中晶体形状变化体积膨胀,造成应力平衡破坏。设引爆炉在 300 度、1 小时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使有可能自爆的玻璃在炉内爆裂。钢化彩虹浮法玻璃成型时,着锡面渗入 SnO,钢化时被氧化成 SnO2体积膨胀,玻璃表面受压出现微细皱褶,使光线产生干涉色。选择优质原片,加热温度掌握下限,用细抛光粉进行抛光。成品玻璃有较明显的风斑风栅压的太低。 适当提高风栅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