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宣讲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696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宣讲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宣讲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宣讲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宣讲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宣讲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宣讲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宣讲材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1(20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科技协会 主编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2前 言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深重,各种地质灾害层出不穷,从地震到海啸,从旱涝灾害到火山爆发,我们的母亲地球,就像是一个生气的家长,在不断惩罚着做错事的孩子,人类,正在为以前对地球母亲所造成的伤害买单。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 , 8 级 强 震 猝 袭 汶 川 , 大 地 颤 抖 ,山 河 移 位 , 满 目 疮 痍 , 生 离 死 别 。 这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破 坏 性 最 强 、 波 及 范围 最 大 的

2、 一 次 地 震 。 2010 年 10 月 25 日 , 印 度 尼 西 亚 遭 受 一 连 串 地 震 冲 击 :当 地 时 间 当 天 19 点 5 分 , 印 度 尼 西 亚 北 苏 拉 威 西 省 发 生 里 氏 5.8 级 地 震 ;冰 岛 火 山 于 当 地 时 间 2010 年 4 月 14 日 凌 晨 1 时 (北 京 时 间 9 时 )开 始 喷 发 。冰 岛 火 山 16 日 继 续 喷 发 , 同 时 爆 发 冰 泥 流 , 带 来 巨 大 洪 水 , 火 山 灰 在 天 空中 大 量 飘 散 从电视到报纸,从网络到广播,随着地质灾害报道的,还有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以及

3、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普及地质灾害知识,做好地质灾害相关知识宣传,使人们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面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急救措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解地质灾害知识,可以让预防灾难的发生,自觉保护环境,减少灾难发生条件;了解地质灾害知识,可以让我们面对灾难不慌不忙,有效的应对,选择正确求生与自救方法;了解地质灾害知识,可以让我们宣传给身边的朋友,同事。做到科学普及,让灾难之下的悲剧减少,挽救更多的生命。本读物由团委指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科技协会主编。目的是宣传相关知识,使读者掌握相关技能,让人们面对地质灾害时不要恐慌,用知识技能去自救与救人,尽量减少各种损失。本读物限于篇幅原因,主要讲解几种常见的

4、地质灾害。分四个部分:定义、成因、现象以及应对措施。资料主要来源互联网以及相关图书资料,若有版权纠纷,请联系主编单位,我们会及时解决。基于编者水平有限,本读物尚有诸多不足,还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教,以便日后再版修正。2011 年 3 月 27 日大学生科技协会科普部编辑组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3目录前言 - 2 一 地震 - 4 二 滑坡 - 9 三 泥石流 -12 四 崩塌 - 15五 火山喷发-18五 地面塌陷 -20六 地裂缝 - 22 七 地面沉降 -25八 宣传与普及- 28附录- 29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4地 震一、定义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

5、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它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二、成因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最容易造成灾害的地震是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 90以上,破坏力最大,对人类的威胁也最大。地下的岩层受力时会发生变形。开始,这个变形很缓慢;但当受到的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破裂所产生的振动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

6、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另外还有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火山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塌陷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诱发地震;以及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人工地震。三、现象1、前兆(1)地下水异常 地震前井水和泉水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谚语有云: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5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

7、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2)生物异常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 ,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地震前动物反应以及动物的异常表现也有一段顺口溜: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地震发生前云体常有以下几种: 射线云: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状,射

8、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地震云:地震云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地震发生前云体的颜色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地震云的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状(4)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5)地声,地光异常当地震发生前,常伴有来自地下的声音地声和来自地下的光亮地光。1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

9、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2地光的特点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颜色各异,呈红、白、紫、橙等色,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2、程度1 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 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63 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 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 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 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

10、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 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 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 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 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 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 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四、应对措施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避震行动,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事例都充分说明: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大家一

11、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切实做到临震不慌。(1)应急避险及自救措施1、住在平房内的人,应充分利用时间,头顶枕头、沙发靠垫或安全帽等能保护头部的物品,跑至屋外空旷宽敞地;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在桌、床、坚固家具旁及紧挨墙根下;蹲在地上,保护头、胸等要害部位,闭目,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住在高层楼房内的人,要迅速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墙根、墙角、坚固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不能使用电梯;震时不要从楼上往下跑,避免拥挤造成伤害;不要盲目跳楼。3、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4、室外的人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把书包等物顶在头上,或用双手护住头部,防止被玻璃碎片、屋檐、装饰物砸伤,迅速跑到街心、空旷场地蹲下;尽量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5、正在上课的老师,要沉着地指挥学生采取避震措施,同学们应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课桌下;震后有组织地疏散,切莫乱跑。6、正在工作场所的人,就近选择设备和办公家具边躲藏; 常见地质灾害知识手册(2011)77、正在公共场所,如车站、影剧院、商店、教室、地铁等场所的人,要保持镇静,就地选择桌、凳、架等地方躲避,伏而待定;8、山区地震易引发塌方或滚石,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受塌方或滚石伤害。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