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750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生产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从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安全工作“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3国家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4.消防工作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5对事故的“三个对待”:小事故当大事故来对待;外单位的事故当本单位的事故来对待;未遂事故当已遂事故来对待。6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指事故原因分析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理不放过,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7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安全“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2、同时投产使用。8、 “三无”: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9、 “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10、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红色是禁止标志、黄色是警告标志、蓝色是指令标志、绿色是提示标志。11、班组安全检查的“五查”:查思想、查领导、查隐患、查纪律、查制度。12、 “三定”: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日期。13、 “三不交”:个人能整改的不交班组、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厂。14、 “四全”管理原则: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安全管理和监督。15、四保一联体系:安全生产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厂,厂保公司,职工与家属联保。16、本质安全内涵:指一般水平的操作者,即

3、使发生人为的安全行为,但人身、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17、安全教育形式:三级安全教育;外来人员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安全教育。18隐患整改“五定”:定方案、定措施、定资金、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19隐患整改“四不推”: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厂,厂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总公司(或上级) 。20 “三不动火”:没有经批准的火票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没有防火监护人或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21检修动火“五信五不信”:相信盲板,不信阀门;相信自己检查,不信别人介绍;相信化验数据,不信嗅觉感觉;相信逐级签字,不信口头同意;相信科学,不信经验主义。22三级

4、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23.三不伤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 ,不被别人伤害 。24.冬季四防:防火防爆、防滑、防冻、防中毒。25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 、 “三级过滤”制度: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从岗位储油桶到油壶、从油壶到加油点。26设备运行的“四不准”: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27设备管理“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28、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应做到三会:会正确检查防护用品可靠性、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防护用品。29、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具有“三证、一标志”:产品合

5、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鉴定证、安全标志。30.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31现场管理“一、二、三、四、五”:一平:地面平整。二净:门窗玻璃净;四周墙壁净。三见: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四无:无垃圾;无废料;无闲散器材;无杂草。五不缺:门窗玻璃不缺;灯泡灯罩不缺;地沟盖板不缺;保温油漆不缺;螺栓手轮不缺。第二章 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和特性化学危险物质是指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使用、贮存、装卸、运输和废旧处理等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物质。化学危险物质按其危险特性,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

6、分类和品名编号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可分为八大类:即爆炸物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物质,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物质。第一类:爆炸物质本类化学物质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发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是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物质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热摩擦敏感,易备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

7、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物质范围的物质。自燃物质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发应,放出热量,可自行燃烧的物质。遇湿易燃物质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发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质;有的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时,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如氯化钡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蚀物质腐蚀物质: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 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 5

8、5时,对 20 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a 的固体或液体。如:氢氧化钠、氯化氢、盐酸、次氯酸钠、浓硫酸等。第三章 化学危险物质造成化学事故的主要特性化学危险物质主要特性如下:1.易燃易爆性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在常温常压下,经撞击、摩擦、热源、火花等火源的作用,能发生燃烧与爆炸。一般来说,气体比液体、固体易燃易爆,燃速更快。这是因为气体的分子间力小,化学键容易断裂,无需溶解、溶化和分解。分子越小,分子量越低其物质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爆,含有不饱和键的易燃、易爆,如火灾爆炸危险性 H2COCH4。可燃性气体燃烧前必须与助燃

9、气体先混合,当可燃气体从容器内外逸时,与空气混合,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两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而分解爆炸性气体,如:乙烯、乙炔等,不需与助燃气体混合,其本身就会发生爆炸。由于任何物体的摩擦都会产生静电,所以当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从破损的容器或管道口处高速喷出时都能够产生静电,这些气体或液体中的杂质越多,流速越快,产生静电荷越多,这是极危险的点火源。2.扩散性如:氯气泄漏。1. 突发性化学物资引发的事故,多时突然爆发,在很短的时间内或瞬间即产生危害。一般的火灾要经过起火、蔓延扩大到猛烈燃烧几个阶段,需经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而化学危险物品一旦起火,往往是轰然而起,迅速蔓延,燃烧、爆炸交替发生,

10、加之有毒物质的弥散,迅速产生危害。许多化学事故是高压气体从容器、管道、塔、槽等设备泄漏,由于高压气体的性质,短时间内喷出大量气体,是大片地区迅速变成污染区。2. 毒害性有毒的化学物质,无论是脂溶性的还是水溶性的,都有进入集体与损坏具体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些化学物质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集体达一定量时,便会引起机体结构的损害,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毒。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中毒毒物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症,称为中毒。危险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主要时除毒,减轻毒物对中毒者的进一步伤害,现场急救可采取一下措施:对有害气体吸入性中毒者,应

11、立即将病人脱离染毒区域,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除去患者口鼻中的异物,解开衣物,同时注意保暖。严重者,进行输氧或者人工呼吸,对于CO 和 H2S 中毒者,可在纯氧中加入 5的 CO2 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强肺的呼吸能力;SO2 和 NO2 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避免刺激患者的肺部,并观察是否有肺水肿。对皮肤黏膜沾染接触性中毒者,马上离开毒源,卸下中毒者随身装备,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冲洗体表。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 12%稀盐酸、酸性果汁冲洗;如为酸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洗。对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导泄等方法排除毒物,现场可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患者咽部,使其将毒物

12、呕吐出来。但强酸强碱中毒者或意识不清醒者忌用。眼内含有毒物者,迅速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510min 。酸性毒物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性中毒用 3硼酸溶液冲洗。无药液时,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窒息窒息是由于外伤、溺水、烟熏、火燎、土埋、密室缺氧以及衣物吸入等原因,引起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使肺内压力急剧升高,氧气不能进入人体,造成重要器官及全身缺氧综合症。现场急救措施有:脱离不良环境,松开患者身上过紧的衣服,是呼吸道顺畅。轻拍患者背部或用手指清除患者口、鼻、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物。人工呼吸或者面罩吸氧。胸外心脏按摩,建立静脉通道。化学灼伤危险化学品伤害化学性灼伤事故较多,常见的

13、有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化学性眼灼伤。其灼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面积和时间以及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酸灼伤盐酸、硫酸、烧碱造成的小面积灼伤可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大面积的灼伤用 5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冲洗,再用氧化镁、甘油糊剂外涂。氢氟酸所致的灼伤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后,再用饱和氯化钙或 25硫酸镁溶液浸泡,亦可用 10氨水纱布包敷或浸泡,再用清水冲洗。碱灼伤碱、浓氨水灼伤用 2醋酸溶液、清水依次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再用 3硼酸溶液湿敷。(3)生石灰、电石灼伤用用清水冲洗之前,用软布或者软刷将固体颗粒和粉末去除,溶解放出热量之前,用有压力的水流迅速冲洗掉剩余物。第二节 化学性

14、眼灼伤现场急救当化学物质接触眼部或溅入眼内时,易造成眼部腐蚀性灼伤,轻者可造成结膜炎,重者可引起角膜浑浊,甚至失明。常见的强酸、强碱、醋酸、氨水、生石灰、碳化钙等都具有腐蚀性和渗透性,都可能造成伤害。急救措施可采用:冲洗立即拉开上眼睑,使毒物随泪水流出,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眼部,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江结膜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洗后立即就诊。中和溶液的应用强酸、有机磷、及糜烂性毒物灼伤可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碱性灼伤可用 3硼酸、0.51乙酸、1乳酸、2枸杞酸或 3氯化氨溶液冲洗。去除残留物若眼部有固体毒物颗粒附着或有被腐蚀坏的组织冲洗不能消除时,可用粘有眼膏的棉

15、花取之。磷烧伤,先用 0.5硫酸铜溶液洗眼后,除去黑色的磷化铜颗粒,再行冲洗,就近急诊。烧伤现场急救措施烧伤是指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现场急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实施“创面冷却疗法” 。2. 不要任意弄坏水疱,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3. 患者口渴时,可口服淡盐水或烧饮料。冻伤现场急救措施冻伤是指人体在严寒条件下暴露时间过长,或突然遭受寒冷袭击,身体散热大于产热,致使肌体局部缺血,或体温下降,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现场急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冻结的衣服,将患者安排到温暖的环境。

16、动作要求轻柔缓慢,避免患者软组织损伤和骨折。2. 体外被动复温。面部进行温湿敷,收冻肢体及全身浸泡于 3843热水中,注意保持水温。严禁火烤、冷水浸泡或猛力拍打受冻部位。第四章公 司 生 产 特 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生产连续性化工企业的四大高发事故一、中毒窒息事故原因主要有:设备泄漏或设备爆炸后大量有害气体外泄、进入容器内未按程序办手续、不会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器材我公司生产中主要有氨气、煤气、氢气、氯乙烯、乙炔二、高空坠落事故原因主要有:一种是违章,不按登高作业的程序办,未办理登高作业证;第二种是生产现场存在隐患。三、爆炸事故 化工企业为什么发生着火与爆炸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着火与爆炸 能否不让火灾与爆炸发生原因主要有:工艺指标控制不合格或违反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或电器有缺陷;检修等作业中没按要求动火什么是爆炸?物质有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