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685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各校历年历史考研真题分布(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考研真题分析(1)中国史部分一 中国历史的开端1 氏族公社(河南大学 2001 年)2 母系氏族社会(06 年北大)3 良渚文化(05 年 人大)4 良渚文化(南京大学 2001 年)5 良渚文化(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6 二里头文化 (兰州大学 2001)7 二里头文化(06 年 西北大学)8 红山文化(2006 年北京师范大学)9 禅让(北京师范大学 1999)二 夏商西周1 殷墟(2005 年北京师范大学)2 殷墟 (南京大学 1996 年)3 井田制(05 年 北大)4 武王伐纣(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5 武王伐纣 (兰州大学 2002)6 盘庚迁殷(北京师范大学 20

2、02 年)7 夏商周断代工程 (华东师大 00 复试)8“夏商周断代工程” (武汉大学 2001 年)9 国人干政 (兰州大学 2001)10 国人(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11 太康(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12 侯伯公(西周) (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13 周公旦 (华东师大 09 复试)14 少康中兴 (华东师范大学 98)15 共和行政(00 年 浙江大学)16 共和行政(05 年 华东师大)17 亳(06 年北大)18 宗法制(华东师范大学 2002 )19 宗法制度(河南大学 2001 年)20 宗法制度(河南大学 2006 年)21 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北京大学

3、 2003 年中国通史简答)22 周初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度的评价(06年北大 论述)23 论述西周蕃封建卫的内容及其影响(06 年 西北大学 论述)24 周初分邦建国的大体情况以及历史作用(05 年 华东师大 简答)25 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北京师范大学1999 简答)26 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 年简答)三 春秋战国1 孔子(南京农业大学 2001)2 老子(北师大 2004)3 荀子(河北大学 2008 )4 管仲 (北大)5 李悝(04 年 兰州大学)6 庄子(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7 商鞅变法(南京农业大学 2001)8

4、 商鞅变法(武汉大学 2003 年)9 商鞅变法(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10 卿大夫(厦门大学 2000)11 长平之战(厦门大学 2001)12 葵丘之盟(厦门大学 2002)13 葵丘之会(05 年 北大)14 百家争鸣 (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15 百家争鸣(厦门大学 2002)16 合纵连横 (兰州大学 2002 年试题 )17 合纵连横(99 年 浙江大学)18 胡服骑射 (华东师大 01 复试)19 胡服骑射(北京师范大学 1999)20 三家分晋 (华东师范大学 2001)21 初税亩(2001 年北大)22 马陵之战(01 年 浙江大学)23 上计 (华东师大 02

5、 复试)24 上计(01 年 浙江大学)25 上计(03 年 兰州大学)26 弭兵(06 年 西北大学)27 弭兵之会(03 年 兰州大学)28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 1999 简答)29 简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原因(03 年 兰州大学 简答)30 试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河南大学 2006年 论述)31 简述战国时期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南开 2002 年简答)32 简要评述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措施。(河南大学 2001 年 简答)33 商鞅变法述评(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简答)34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南京大学 1995 年 简答)

6、35 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观点,并比较二者之异同(南开大学中国通史 1995 年简答)36 简述春秋大国争霸的实质和意义。(河南大学 2006 年 简答)37 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如何?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南开大学中国通史 1994 年简答)38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南开大学中国通史 1995 年简答)39 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华东师大 09 复试论述)40 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的必然性。(河南大学 2006 年 简答)41 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05 年 人大 简答)四 秦汉1 推恩令 (07 年全国 下同 54-57)

7、2 告缗(09 年全国 下同 16-17)3 西汉时期诸侯王国问题(10 年全国,简答下同 54-57)4 陆贾(06 年 华东师大)5 王莽(99 年 浙江大学)6 董仲舒 (华东师范大学 99)7 董仲舒 (河南大学 2001 年)8 董仲舒 (河南大学 2006 年)9 董仲舒 (03 年 兰州大学)10 董仲舒 (北京师范大学 1999)11 董仲舒(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12 张骞通西域 (南京大学 2006 年)13 汉初三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14 王景治河 (复旦 2006)15 六条诏书 (北大 05)16 算缗、告缗 (兰州大学 2002 年试题 同全国卷

8、2)17 算缗与告缗 (华东师大 09 复试 同全国卷 2)18 均输平准 (兰州大学 2001 年试题 )19 新秦中(兰州大学 2001 年试题 )20 白虎通 (兰州大学 2002 年试题 )21 文景之治 (武汉大学 2001 年)22 西域都护 (武汉大学 2001 年)23 党锢之祸(武汉大学 2003 年)24 党锢之祸(00 年 浙江大学)25 党锢之祸(03 年 兰州大学)26 党锢之祸(05 年 华东师大)27 党锢之祸(厦门大学 2001)28 约法三章(厦门大学 2000)29 约法三章 (华东师范大学 2000)30 太学 (华东师范大学 98)31 轮台诏 (200

9、6 年北京师范大学)32 楚汉战争 (华东师范大学 2001)33 楚汉之争(河南大学 2001 年)34 假民公田(04 年 兰州大学)35 限民名田(05 年 北大)36 光武度田(05 年 人大)37 七国之乱 (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38 盐铁会议 (华东师大 02 复试)39 代田法(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40 新莽(2005 年北京师范大学)41 五均六莞(厦门大学 2002)42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 简答)43 论王莽。(北京师范大学 1999 简答)44 论述汉武帝(南京大学 2004 年 论述)45 简述秦朝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10、。(河南大学 2006 年 简答)46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变化(05 年 人大 论述)47 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华东师大 01 复试简答)48 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华东师范大学 97 简答)49 试评汉初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河北大学 2003 年 论述题)50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华东师大 02 复试简答)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2005 年华东师大 简答)51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 2001 简答)52 汉武帝“罢黜百

11、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北京师范大学 1999 论述)53 简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 1995 年简答)54 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华东师大 00 复试 论述)55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措施(河北大学 2003 年 论述题)56 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南京大学1995 年 简答)57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其作用(00 年 浙江大学 论述)58 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论述(04年 兰州大学 论述)59 汉武

12、帝财政改革措施以及后果评价(05 年 北大论述)60 简述汉光武帝刘秀加强统治的措施及作用。(南开 2002 年简答)61 简述东汉田庄经济。(河南大学 2006 年 简答)62 简述东汉田庄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河南大学 2001 年 简答)63 论述二汉对西域的经营(06 年 西北大学 论述题)64 汉代中央官制基本结构与特点。 (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简答)65 评清议和党锢(北大 01 简答)66 试述东汉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论述)五 魏晋南北朝1 夷陵之战(08 年全国 )2 北府兵(10 年全国 下同 30)3 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的主要

13、思想(09 年全国 简答 下同 21 36 37)4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背景及影响(08 年全国 材料 下同 14)5 文明皇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6 范缜 (兰州大学 2001 年试题 )7 慧能(05 年 华东师大)8 宇文泰(05 年 人大)9 裴秀(06 年 北大)10 北魏孝文帝 (南京农业大学 2002 年 下同 38-40)11 统万城(复旦 2006)12 王与马共天下(兰州大学 2002 年试题 ) 13 侯景之乱(华东师范大学 2000)14 九品中正 (华东师范大学 98)15 曹操屯田(华东师范大学 97 下同 43)16 侨置土断(2001 年北大)17 侨

14、洲郡县(南京大学 1996 年 下同 48)18 淝水之战 (南京大学 1996 年 下同 41-42)19 八王之乱(河南大学 2001 年)20 八王之乱(05 年 人大)21 魏晋玄学(厦门大学 2001)玄学(河南大学 2001 年)22 百济(06 年 西北大学)23 土断(06 年 西北大学)24 土断 (华东师大 00 复试)25 三长制(00 年 浙江大学)26 三长制 (武汉大学 2001 年)27 门阀、庶族(03 年 兰州大学 下同 50-51)28 河阴之变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9 河阴之变(04 年 兰州大学)30 北府兵(05 年 人大)31 主户与客户

15、(武汉大学 2003 年)32 试论诸葛亮(兰州大学 2002 年试题 )33 论曹操。(北京师范大学 1999 简答)34 评析曹操统一北方(01 年 浙江大学 论述)35 略述曹操*唯材是举*所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武汉大学 2001 年论述)36 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 1999 简答)37 魏晋玄学(北师大 2004 论述)38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南京大学 1995 年 简答)39 魏孝文帝改革述论(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论述)40 北魏末年爆发各族人民大起义,它与孝文帝的改革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北大)41 分析淝水之战前后

16、南北政权的特点及其变化(05 年 人大 论述)42 淝水之战后前秦灭亡的原因和侯景之乱后梁朝灭亡的原因(南京大学 2006 年论述)43 曹魏屯田制度和影响(06 年北大 论述)44 西晋的占田制(北师大 2004 简答)45 论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兰州大学 2001 年论述 )46 南朝时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其原因是什么?(南开大学中国通史 1995 年简答)47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演变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99 年 浙江大学 论述)48 分析侨置郡县产生的原因(05 年 人大 简答)49 论述北朝胡汉问题及南朝侨就问题 (南京大学 2004 年 论述)50 简述南朝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及其历史背景与影响(05 年 华东师大 简答)51 士族的衰落与庶族的兴起(比较) (2001年北大 论述)52 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南开大学中国通史 1994 年简答)5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厦门大学 2002 论述)54 评述有关六朝的十二部正史并就艺文志和地理志谈谈后人的校补考证 (南京大学 2004 年 论述)55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