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047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展想象之翼,抒童心诗声谈低年级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儿童诗创作教学,能开启他们的想象之翼,使其自由翱翔于晴朗、高旷的天空,让稚嫩的童心绽放出一簇簇灿烂的童诗之花,并为今后能在作文天地放飞创造和想象打下扎实的基础。那如何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的羽翼,用诗的声音书写出心灵深处的童真呢?一、触类旁通,以范作激发灵感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这一代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的。特别是近几年,许多儿童作家在儿童文

2、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培育出一朵朵鲜艳夺目的花朵,尤其是童诗这朵奇葩,散发着诱人的馨香。低年级的孩子摹仿能力强,也特别能触类旁通,他们很善于将看到的童诗范作极自然的与自己生活中的趣事、经验等联系起来,并能从作品中蕴藏的美,感受到作者智慧的光华在笔墨中绽放,从而孩子脑海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多读儿童诗作家、小诗人的作品,就能给学生提供创造擦燃想象、进行童诗创作的契机。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拥有许多名家、小诗人的儿童诗集,一有空闲便去探索个中的奥妙。当他看到儿童文学作家杨明火老师的童诗集跌不碎的歌中,有一篇叫“比”气成“北”的故事 ,诗这样写道:自己跟自己生气/“比”气成“北”字/半个脸朝东/

3、半个脸朝西/照照镜子 唉/自己不认得自己。他看到后,灵感突现,立刻联系到生活中的照镜子,想到了一首“人”变成了“入” :“人”照镜子/觉得很满意/仔细一瞧/咦/不对劲/怎么镜子中的“人”/变成了“入”?摹仿中又有创造,是范作“扶”着他走过了创作这一关的。再如另一个学生看到杨明火老师的放风筝时(一根长线/伸向天边/钓呀,钓呀/钓住白云一片/白云一片,系一根长线/钓呀,钓呀/钓住欢乐的童年。 )灵光一现,脑海中马上浮现出自己放风筝的情景,提笔写了首风筝:天空中/翱翔着美丽的风筝/草地上/奔跑着快乐的孩子/风筝自由地飞翔着/孩子们幸福地奔跑着/牵住了风筝/也就牵住了春天/牵住了快乐的童年。特别是最后

4、一段,点的深刻,诗韵十足,大有一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诗稿寄出后,深受编辑喜爱,立即在宁海报.校园风中刊出。当然,这除了多看书以外,还跟他的勤学善思是分不开的,是善思架起了想象的桥梁,点燃了创造的火花,才会“得益于书中,见效于书外” 。所以,收集一些有益的能引发孩子创意、给予灵感启示的童诗,组织学生一起读读、背背、评评、记记,非常有必要而引导学生养成勤看书,多思考的习惯也很有用处。写诗尤如蚕吃桑叶,有了足够的阅读量才能吐诗,也只有长期的积累,才会有偶尔得之的灵感。二、源于生活,用比拟创造想象“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阳光的。学会留心观察生活

5、、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就是发现。生活是儿童诗创作的源泉,但只有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新奇感觉的人,才会对生活饶有兴致地去观察、去体验,去艺术地表现生活中的美,揭露其对立面。因此,写儿童诗就应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水平的有心人,多留心去观察这个多彩的世界,变幻的生活,并用创造性的想象,多样化的手法来展现观察的结果。1、拟人 所谓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如童话里的动物会说话,没有生命的事物有感觉、有知觉等。拟人这种手法极符合儿童的思维,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了“闪光的金子” ,他们就会快乐而兴奋地在想象的天地中驰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如学生看到煤气灶上的高压锅“哧哧”地朝外喷气,可引导学生

6、想一想,像什么?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孩子丰富的童心世界里感觉高压锅就是一位生气的老公公。于是就有了高压锅一诗:高压锅/叫/像个生气的老公公/一生气就把脾气朝我发/好!好!我来帮你消消气。又如当学生看到冬天漫天飞扬的雪花时,可立即引导学生想象,这飞舞的雪花像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呢?孩子的灵感触发了,诗花便绽放了:冬爷爷做客来了/淘气的风娃娃/抢走了他的白棉袄/相互追打着玩/一不小心撕破啦/却还要伴着碎棉花/欢快地舞蹈。这些都是学生触摸到生活,锻炼了自己敏锐的感觉后点燃的思维火花结成的硕果。2、拟物 即把人或物比拟成一种形状或质地等相类似的物体。如作业本上的一个个 A+,鲜艳夺目,很是抢眼,

7、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思考:那可以想成什么呢?有个孩子特别机灵,想得很深刻:作业本上的一个个 A+/多像一座座山峰/我们就是那勇敢的登山者/登上山顶/继续出发/向蓝蓝的天空/向广阔的宇宙/攀登观察之细致,想象之深刻可见一斑。又如老师的脸是瓜子型的,可引导孩子想:老师的脸仿佛就是一粒瓜子,吸引着你去干什么?提供给孩子想象的契机,于是有“我真想马上嗑开/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 , “我禁不住拿起眼睛这架相机,摄入脑海这张底片中”等等。之外,这还可以还有像一片树叶的(手上的掌纹就是那树叶的脉络) 。这些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极易引发孩子的异想天开,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写,更纯朴、有味。3、拟声

8、 即模拟动植物、自然界的声音,引导学生寻找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再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如生活中鸽子叫“咕咕” ,谐音“姑姑” ,可展开想象鸽子在找姑姑吗?疑问中见童真,又如小狗叫“汪汪” ,联系到生活中和旺旺雪饼及小狗馋,于是便可说:“小狗冲着我叫汪汪是不是也想吃旺旺雪饼?”也可以谐音忘记的忘及看望的望,引导学生想:“小花狗,不象样,不洗脚丫就上炕,问他为什么,他说忘(汪) 、忘(汪) 、忘(汪) ”,或者是“小花狗跑到阳台上,抬头,朝着远方,问他干什么,他说望(汪) 、望(汪) 、望(汪) ”等。学生领悟后,在生活中碰到类似情况便会跳出一行行充满童趣的诗,如晨访一诗:清晨/微风拉着

9、我的手/去采访竹爷爷/“竹爷爷,您身体好吗?”/只见他点点头/“哗哗”地笑/“竹爷爷,您几岁了?”/只听见“叭叭”的声响/哦,我明白了!/原来您已有八十八岁了。又如,一个孩子发现大街上轿车与中巴车不同的喇叭声后,产生了一首童趣盎然的诗奇怪的称呼:大街上的事情/真奇怪/小轿车见了中巴车/拼命地叫嘀嘀、弟弟/中巴车赶忙让路/说叭叭、爸爸/咦/他俩到底/啥关系/以见闻引发想象,孩子的天真与稚气便跃然纸上了。三、加强训练,使勤思形成习惯以上三种方法是儿童诗中惯用的手法,极易引发孩子的想象,以书写下一首首灵气十足的童诗,除此之外,也可用比喻、描述、对比等方法引导其展开想象,抒发孩子的心声。当然,方法具备

10、了还待加强训练,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会让他们更加灵活地运用。(一)以框架打底,进行想象训练对初学写诗的小朋友,进入儿童诗创作园地,比较快捷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框架的形式打好底子,即用填空的方式把诗补充完整。如:窗子窗子一打开/_进来了/_进来了/ _也进来了/来了这么多的好朋友/我的房间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温暖。孩子回答时可引导他们想象:从窗外进入房子的,不仅是飘进的树叶,飞进的花蝴蝶、小蜜蜂,还可以是鸟儿的歌声,明媚的阳光,轻轻的风儿,甚至花草树木的美好愿望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阳光:阳光,在窗上_/阳光,在花上_/阳光,在小溪上_/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_/ 这首则更

11、有广泛、深刻的想象空间,横线上可填一个词语,也可以写上一句短句子,思考时,可以把阳光当作可爱的小宝宝,也可以想象成一个活泼美丽的少女。比如: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小溪上跳着欢快的舞蹈/阳光,在妈妈的眼里/热闹地唱着。当然也可以换成其他角度去思考、去想象。之后,由扶渐放,提供给学生想象的载体,启发点拨,如:春姑娘是一个插花能手/把一朵朵鲜花插满大地/ 还把/剩下的满天星/ 送给夜妈妈/ 也可以是:春姑娘是一个诗人/ 花、草、树、木都是她写的诗句/还可以是春姑娘是一个魔术师、指挥家等等,并相应的说出原因,这就是一首首美丽的诗。熟练之后,还可从名家精典的诗作中,选取合适的去想象

12、、补充,然后,再把补充的那几行诗句与名家原创的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再好好推敲一番,体会名家诗作精彩之处;也可激励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诗作,几个关键词语,关键诗句该如何表达,并比较谁的想象更新颖,谁的诗句更优美。激发孩子们写儿童诗的兴趣,以更好地促进训练,取得效果。(二)以字为中心,进行想象训练选定一个易引发学生想象的字或词,由字成词,再由词成句,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如:选定中心词3“云” ,再“一字开花” ,让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喜欢的云的名称(云帘、云层、乌云、云雾、积雨云) ,然后,再由词成句,看能否用比喻句或拟人等手法,说说云(乌云本来是一块干净的手帕;云霞是太阳的窗帘;云是一块多

13、功能橡皮) 。最后,追根问底:为什么这样说?一个个具有个性、创意的理由,便是一首首闪亮的诗:“积雨云是个忧郁的孩子/那一层层的/就是你皱起的眉头?/难道你也跟我一样/也有一肚子的心事?/”(邬孙岚 10岁)“云/一层层的/像一块块千层饼/我真想/美美地咬它几口/” (汪洋 10岁)“云/是一块多功能橡皮/白天/擦走月亮/夜晚/擦走太阳/” (尤田军 10岁)由此及彼的,再鼓励学生想象马上记下,由云点燃的其他感觉点的灵感。如:“雾是一阁电梯/把水蒸气送上天/交给蓝天/蓝天把它变成/一匹马/一串串棉花糖/一块块布” (王佳杰 10岁)“阳光/是一块光亮的/瀑布/从天空中泄下来/白云/是瀑布溅起的/

14、浪花吗?/” (王琼娜 10岁)“月亮姐姐是个爱美的姑娘/无际的宇宙/是她乌黑的长发/一天晚上/她好像约了男朋友/还特别在头发上/别了几颗小星星/” (高源 10岁)以字为中心,扩成词、句,再成诗,能激发学生装灵感的火花。这样,以一个字打开学生倾吐的决口引起语言的共鸣,激发个性的想象,长期训练,养成多角度思维的习惯,一首首漂亮的小诗便会自然从笔端流淌。(三)以点为中介,进行想象训练任意给学生两个词,引导学生用想象架桥、以想象这个点为中介架设桥梁,让这两个事物“走”在一起握握手,促以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自然也会激发、创作出新鲜的诗句。如:茶壶 生气这好像是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语,但他们之间会存在着什么

15、故事呢?有什么内在联系?在小诗人眼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茶壶/是个爱生气的人/你看,/她整天气鼓鼓的/气圆了肚皮/”也可再借助第三者进行想象创作“茶壶阿姨生气了/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小茶杯/不停地指指点点/”再如:蛋壳 秘密我们可以用想象直接让它们挂起钩来“蛋壳/你无论怎样/还是包不住/肚子里的秘密/”也可以介入第三者,再引发有趣的想象:“我/是一只密封的/鸡蛋/用脆弱的蛋壳/小心地包裹住/一肚子的秘密/不敢/让多嘴的风知道/制造成变味的新闻/”举一反三的,根据词语,让想象唤起学生沉睡在心底的经验和感觉,想一想他们之间有哪些联系?长期训练,闪亮的诗行便会从心头汩汩流出。(三)以图为载体,进行想

16、象训练以图为载体,就是让学生看着有想象空间的图进行想象练说,再把自己练说的和原作者的诗进行对比,评析各自的优缺点,领悟、总结写作的经验,以更好地绽放出精彩的诗花;如逐步出示蘑菇、蒲公英、荷叶等图片,鼓励学生想象:蘑菇是小白兔的雨伞,小蚂蚁的凉亭;蒲公英是种子的降落伞,是散落的雪花;荷叶是青蛙的蹦蹦床,是蜻蜓的飞机场。然后,让学生寻找这三种意象的共同点:都是伞状的。再引出原作者的诗:伞,/开在路边/是一个个大蘑菇/伞,/开在风中/ 是一朵朵蒲公英/ 伞,/ 开在水里/是一张张荷叶/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伞,思维激活后,便有了诸如:伞,/ 开在深海里/是一个个水母;伞,/开在深山里/是一朵朵绽开的野百合等精彩的诗句了。长期训练,璞石也就渐渐雕琢成美玉,孩子们俨然是个出口成诗的小诗人了。与此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养成勤思善疑的好习惯,并坚持每天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