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栽培技术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4871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枝子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胡枝子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胡枝子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胡枝子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胡枝子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胡枝子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枝子栽培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枝子栽培技术摘 要:胡枝子生态和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收效快,种植2-3年后,就可以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茎枝可作编织材料,皮可制成纤维原料,叶可以做饲料,花是优质蜜源,种子可以榨油,根有根瘤菌,能改良土壤,增进地力。 关键词:胡枝子;栽培;技术 1 胡枝子的生物学特性 胡枝子,也叫苕条,豆科多年生灌木。植株高 0.5-2.5米,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喜阳光,适应性强,萌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一般的土壤中都能生长,并且具有耐寒、耐脊薄、干旱和轻盐碱的特性,但种在疏松肥沃土地上生长的更好。在一般情况下,当年高生长 1米以上,经平茬后当年高生长可达 2米。其根蘖性强,速生,每丛能萌生出 20-3

2、0个枝条,丛幅宽可达 1.5米。通常 7月中旬至 9月上旬开花,总状花序,花冠红紫色。9 月上旬至 10初结实,荚果斜卵形,扁平,长约 10毫米,宽约 4.5毫米,密生柔毛,有种子 1枚。 2 胡枝子的作用 2.1 保持水土 据水土保持试验站的观察,在同样条件下,胡枝子带比一般垅作的地表水流失水量少 80%,冲刷量减少 40%。因此,在江河两岸、堤坝、路旁、沙地、跑风岗地、农田防护林两侧、地埂和水平沟沿上都可以播种。 2.2 改良土壤 由于能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所以就稳定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加之它有发达的根瘤,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给作物生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可使周围农作物提高单产

3、 10%左右。 2.3 提供饲料 胡枝子叶内养分多,比高粱的价值高,可做为牛、马、羊、鹿和鸡、鸭、鹅的饲料。 2.4 编织材料 它的枝条是编织筐、篓、土篮、盖房子做棚条的好材料。 2.5 优质蜜源 胡枝子林花期长达 2个月,花色鲜艳,花朵繁茂,花香四溢,花蜜营养丰富,是蜂农喜爱的蜜源地。 2.6 纤维原料 胡枝子的枝皮纤维含量达 55.57%,单纤维长 6-18毫米,可用于造纸及麻制绳索等。 2.7 榨油原料 胡枝子的种子含油率 9.2%,是品质优良的食用植物油。 3 胡枝子的种植方法 3.1 采种 采种期在 9月下旬至 10月初。采种时,以用手撸的方法为好。采后要晒干,除去杂物,然后装袋放于

4、库内贮存。 3.2 育苗 育苗地要选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播前应进行催芽,用 40温水泡一昼夜,捞出后短时阴干,随即混二倍沙子,放于木槽内,厚 30厘米,每天浇水搅拌 2-3次,约 10天,等到种子壳微裂,胚芽微露(占总数的 25%)即可播种。播前应施足底肥,翻地起垅(垅底宽 60厘米,垅面 30厘米) 。播种时间以 4月中、下旬较好。播种时,在垅面开一道 10厘米宽的沟,均匀播种后覆土 1厘米,镇压一次。普通种子发芽率为 65%,每亩播种4千克,可产苗 3万株。苗木生长期,应适当进行灌水、锄草和松土,追施肥料。秋末落叶后起苗,在遮阴背风、土壤疏松湿润处假植过冬,等翌年

5、春季造林。栽植前应把过长的根子切去一部分,但余下部分不应短于 18厘米。 3.3 植苗 在树木返青前,土壤解冻达到栽植深度时,即可栽植。栽植密度一般每亩 1000株为宜。栽植时应选壮苗,依土壤厚度,适当挖穴栽植。 3.4 直播 一般表土厚、墒情好的土地适于直播。胡枝子的播种季节,春、夏、秋三季均可,但以春播最好,秋播次之,有的地方夏播也收到很好效果。春季从土壤解冻 1-2厘米深,约 3月下旬和 4月初开始,直到夏季 5月和 6月间;秋季从 9月份种子成熟采集下来开始,直到十月后上大冻为止,都可以播种。全年约有五、六个月时间适于种胡枝子。因此,播种胡枝子的时间充裕,劳动力好解决,并且可以利用妇女

6、、半劳力参加播种,没有与农业生产争嘴的矛盾。 3.4.1 穴播 穴播法与农村埯种苞米的方法相近似。就是在事先全面或块状整地的地段上,按 1米见方或再近一点的距离,进行穴状播种。穴面 1010厘米,每穴播 6-7粒种子,上面覆土 1-2厘米,然后用脚轻轻地踩一下,以使种子土壤密合,蓄水保墒。播种前,种子要先经 35温水浸种一昼夜(秋播可不浸种) ,保证苗木出土快。每亩播种量 0.4-0.5千克。这种方法,适于跑风沙地、山坡和坡度较大的岗地以及易受水土冲刷的堤岸、沟边。 3.4.2 条播 经过细致整地,打碎土块、清除落叶、杂草和石径块后,用犁作垅,进行条状播种。播种条间距离 1米左右。播种时,用手

7、或点葫芦在播种条上均匀播种。播幅 5-10厘米。播后覆土 1-2厘米,上面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 0.3-1千克。此种方法,适于平坦沙地、平岗地和面积较大的江河沿岸造护坡、护堤林。由于此法播种面大,与穴播比较,用种量多、成本高,苗木分布可能稀厚不均,效果也不如穴播好。但比穴播省工,效率高,容易操作。 4 胡枝子林的抚育管理 胡枝子种后第一年,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除草,过密的要有计划地进行疏苗。特别是直播的胡枝子,由于出土后幼芽细小,既不耐旱,又怕草欺,当年应锄草、松土 2-3次;在大田产 2遍地时,应间苗定株,穴播的每穴留 3-5株,条播的 1米可留 20株。如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以促进幼树生长,提高适应外办环境的能力。胡枝子播种后第三年开始就能割条收获。采条年限如用于编织材可 1-2年采割一次,种子林可 3-5年采割一次。胡枝子林面积大的可实行科学的、有计划地轮伐办法,年年均可得到收益。但是,在采割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得当,割条时要贴近地皮,留植要低而平滑,防止伤根、破皮,造成烂根和感染病虫害,影响胡枝子生长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