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64413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检验科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验科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科 SYSMEX CA1500 全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西森美康 Sysmex CA-1500 全自动凝血仪汇集了当今血栓/止血分析仪最新的各种先进功能,它具有快速处理能力,最快 180 测试/小时,集多种检测功能于一身,具有全能随机组合能力,适合常规大量和急诊使用。检验科已于 2012 年 5 月 1 日,完成安装与调试,并投入临床应用。一、开展的检测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PT 凝血酶原时间1、 名称:PT 凝血酶原时间2、 参考值: PT 9-13 秒3、 临床意义:PT 延 长: 先 天性见于因子 II、V、 VII、X 缺乏和 无(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获 得性见于弥散性

2、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 K 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 环中有抗凝物质,如肝素、FDP、以 及抗因子 II、V、VII、 X 的抗体存在等情况。PT 缩 短 : 见于因子 V 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4、 口 服 抗 凝剂的 监 测 : 当 PT用 于 监 测 口 服 抗 凝 剂 用 量 时 ,则必须同时报告PT 的INR值。临床上,常将INR为2-4时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抗凝浓度的适宜范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 名称: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 参考值: APTT 20-40 秒3、临床意义: a)APTT 延 长 :( 1) 、 因子 VII

3、I、I X 和 XI 血浆中水平减低,如血友病 A、B 及凝血因子 XI 缺乏症;因 子 VIII 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血友病患者;( 2) 、 严重的凝血酶原、 因子 V、 因子 X 和纤维蛋白原缺乏, 如肝脏疾病、 阻塞性黄疸、 新生儿出血症、 肠道灭菌综合症、 吸收不良综合征、 口服抗凝剂、 应用肝素以及 纤 维蛋白原缺乏血症等;( 3) 、 纤溶活性增强, 如继发性、 原发性纤溶亢进及循环血液中有纤维蛋白 (原)降解产 物(FDP);(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 VIII 或 IX 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b)APTT 缩 短 :( 1) 、 高凝状态, 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

4、期、 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2)、血栓性疾病, 如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 肺 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以及严重的灼伤等。c)监测肝素治疗: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测指标,此时,要注意APTT测定结果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FBG 纤维蛋白原测定1、 名称:FBG 纤维蛋白原测定2、 参考值:FBG: 2-4 g/l3、临床意义:FBG 含 量增高 : FBG时 一 种 急 性 时 相 反 应 蛋 白 , 在 组 织 坏 死 和 炎 症 时 ,

5、在24小 时 内 可 数 倍 增 高 。 还 可 见于糖 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 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FBG 含 量 减 低 : 见于 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TT 凝血酶时间1、 名称:TT 凝血酶时间2、 参考值: TT 14-21 秒3、 临床意义:TT 延 长 : 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肝病,肾病,低(无)纤维蛋白 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FDP 增多等疾病D-Dimer D-二聚体检测1、名称:D-二聚体检测2、参考值:D -Dimer: 00.55mg/l FEU3、临床意义:D-D 测定主要用于诊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D-Dimer 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在深静脉血栓、 弥撒性血管 内凝血(DIC)、 心肌梗死、 重症肝炎等疾病中增高。 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的观察指标。二、注意事项:1、 标本采集:9 份静脉血加 1 份 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 立即混匀2、 血浆在 15-25可保存 4 小时,应立即送检。3、 患者的准备:患者应停用影响止凝血实验的药物至少 1 周。4、 采血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溶血和凝血。2012-5-6检验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