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4374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普洱茶文化 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序奇妙普洱 1闲情茶趣聊茶之一 : 24普茶意蕴 27普洱茶说聊茶之二 52品贮菁华 55饮茶说趣聊茶之三 71天作之技 75茶艺探源聊茶之四 93温良恭俭让 97以茶行道聊茶之五 们 8颐养人生 123文人品茶聊茶之六 140泡赏古董 143斗茶遐想聊茶之七 164陈韵飘香 169话说茶官聊茶之八 1 93绿野茶事 197自然茶聊茶之九 240茶马古道 245文物茶聊茶之十 297 序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中国,茶更是为国人所青睐,以至于唐宋饮茶之俗成为一时之盛,著书立说,推行茶会,斗评佳茗茶艺、茶道一时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才有了茶为国饮之说,并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也正是在这

2、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的一朵奇葩,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明代已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的盛况。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普洱起步廷伸至东南亚、南亚的茶马古道,见证了普洱茶久盛不衰、延绵不断的辉煌历史,架起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成就了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对茶的发现、驯化、种植、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总和。从公元 180年,帕岩冷带领先民濮人种茶和利用茶开始,普洱茶就与云南的自然、地理、民族、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涉及到各民族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以至藏族人民说“加

3、霞热、加察热、加梳热” ,汉语的意思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普洱茶成了生活的必需,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生命的必需,融人了人们的生命。正是这种融人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许多多与普洱茶有关的传说、故事、小说、诗词、曲艺、歌舞等文化艺术,普洱茶走进丁 红楼梦 、 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巨著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普洱茶文化。 植物比人类的历史要早得多,随着人类的出现,植物就与人类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而有“衍生物”产物。这些产物比我们所要认识的,要奇特得多,甚至连我们人类自己也会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审美观念、人类的宗教意识以及很多的人文领域可以说都是一部自然的发展史。起源于云南

4、的中国茶作为普通的植物,它对于世界及中国人来说意味着过去、现在、将来,是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一个“符号” 。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让中国人的生活习性更具有一种浪漫的情调。茶在远古之时,就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有美的展示在其中。神农氏在一棵大树下休息,烧溪水解渴,这时清风拂过,几片树叶飘落进烧水的锅里,水味于是变得独特。此水苦中回甘,喝后让神农氏精力充沛、心旷神,哈。传说这棵树就是茶树,因此神农氏喝到的是世界上第一口茶水。这个美丽的传说,透露了一个远古的信息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饮用茶了。按此推断,在公元前三千多年,茶就成了人类的老朋友。云南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大茶树有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

5、它们或单株独立,或成片成林,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树型之高大,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古生老茶树多分布在澜沧江、怒江、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其中:勐海县的大黑山森林中,1961 年发现一株野生型大茶树,树高 3212 米;勐海县南糯山的半坡寨有一株栽培型大茶树,主干直径 138 米,被誉为“茶树王” 。1983 年,凤庆县小湾镇香竹箐发现了一株栽培型大茶树,主干基径 2 米,胸径 159 米;凤庆县诗礼乡古黑山附近小光山约两平方公里的地区内,生长着万株以上的野生茶树群落;澜沧县的景迈茶山有一株四人合抱的大茶树,分枝在离地 15 米以上。古老的大茶树都证明了云南茶 树的源远流长以及茶之源源于

6、中国的云南。云南的茶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传到了当时的巴蜀。公元前 3 世纪时,茶在现在的四川、重庆等广大区域被人们普遍接受,后来又传到中国的其它地区。那时,人们把大茶树的野生茶叶摘下来,配上其它植物,浸泡成药品,并把它当成食品。 而且当时人们已开始大量种植茶树,并对其进行初步加工。到了魏晋时代,由于士大夫的推崇,茶叶的使用遍布全国,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野士村夫,都在饮用茶。茶叶贸易成为大宗买卖,茶叶税收也是国家的主要收入之一。各类茶具用品也大行其道。据文献记载,公元 476 年,压制成饼的茶已用于和土 耳其人进行货物交换。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当时茶成为一时之宠,它2 脱离了食品、药品的行列,

7、更多的是借以追求身心的调适、满足精神的需求,茶的饮用已有“道 的文化内涵。即便是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加工,都有严格的规范,就连采茶也有时限和规定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杂味污染茶叶。茶树的栽培、茶的饮用、茶的贸易、茶文化的积淀,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茶文化理论家和实践者茶圣陆羽,他著述的茶经是茶书中的经典。 茶经讲了茶叶的起源以及茶的特征、品种、种植、加工过程,同时也论述了茶饮讲究的工具、冲泡、水质、药性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唐代,茶人就将茶树的嫩叶蒸压,用模具做成饼之后干噪备喝。喝时,将茶饼碾成粉后煮沸,很多地方还添加些盐、葱、姜、橘皮、桂、薄荷等材料。宋代,人们把饼茶碾成粉,投入煮沸的水,使茶汤发出泡沫

8、,成为上好的汤花。当人们喝完首杯后,再加水、打沫、饮用,这样反复 7 次。此时人们已很少在茶中添加其它材料了,已开始注重茶“本身 的自然之味。明代是一个茶的“清饮”时代,人们把嫩茶做成散茶,饮茶风尚也与过去大不相同。当今人们喝茶的方式就是秉承明代的饮茶方式,红茶、花茶于明代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而此时也正是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开始。茶就像一个自然界的炼丹大师,把水、土地、阳光融合成“一丸” ,也像一个医道高超的中医用这枚自然界产生的“丸药”去调理人类不太浪漫的生活习惯。茶与生俱来的许许多多化学物质仿佛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而设计的。 茶如此吸引人,如此有用,如此可口,让人乐止匕不疲地去运输,去买卖,去赞美

9、。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据唐代的樊绰云南志所载,银生城于茶的种植和饮用方式均和当时中原是一样的。宋代、明代云南的产茶区为澜沧江中下游广大的地区,包括现今的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清人阮福著普洱茶记说: “昔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 茶产六山, 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或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 , 对普洱茶采摘加工的品种,光绪年间普洱府志有载: 于二 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嫩者,名芽茶。采于三、 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紧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

10、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之颈黄而 不卷者,名金月天。其团结而不解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则染气而不堪饮矣。茶树似紫薇,无皮,曲拳而高,叶尖而长,花白色,结实圆, 匀如棕榈子,蒂似丁香,根如胡桃,土人以茶果种之,数年新株长成,叶极茂密,老树则稀多瘤如云物状,大者制成瓶,甚古雅,细者如栲栳,可为杖,甚坚。 ”此段记载,叙述了普洱茶的品种特色和栽种特点。19 世纪,朝鲜人李圭景(17881856 年) 在其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中说到今北京饮茶情况,其曰: “今燕都茶品之盛行者,普洱茶为第一

11、, 白毫茶为第二,青茶为第三,黄茶为第四。而黄茶多流入我东为日用所饮,然惟在士大夫家及富豪者所用,而不如中原之明为恒用也。 另一个朝鲜人李裕元在其林下笔记中将普洱茶当做标准,其云: “康津普林寺竹田茶,丁冽水者镛得之。教寺僧以九蒸九曝之法,其品不下普洱茶。而谷雨前所采尤贵,谓之以雨前茶可也。 ”不独中国,看来朝鲜人也接受了普洱茶。“普洱茶”属云南大叶种茶,其性状特点是:芽长而壮、白毫特多,银色增辉,叶片大而质软,茎粗节间长,新梢生长期长,持嫩性好,发育旺盛。据有关专家论证: “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 ” “制成青茶,滋味醇厚,后味甘长,清香可口;制成绿茶,汤清叶

12、绿,香高味浓,叶敛甘爽;制成红茶,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俱佳。 ” “历史上的普洱茶,主要是指原思普区(今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 )出产的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用青毛茶压制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藏销紧茶、团茶、竹筒茶和拼装散茶等。 ” 勐海南糯山产的“南糯白毫”乃是茶中珍品,畅销海外。 “女儿茶”也是勐海特产,因是姑娘采摘春茶作为私房钱以备嫁奁之用的,故名“女儿茶” ,乃茶中上品。 “紧团茶 也称元宝茶,是易武名茶,过去主销港澳及南洋一带。销往康藏一带的茶叶称“边销茶”或“蛮装茶” 。景东县栽培型的地方茶叶品种有:大叶绿叶茶、绿叶茶、小叶绿叶茶、长叶绿叶茶、橘叶茶、冷远白茶、花山大茶树等,野生型的为无量山野茶。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种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这里出产云南八大名茶之一的“马邓茶” ,其特点是茶水翠绿,色美味香,耐泡,回味爽口,茶碱不腻茶杯。景谷县的大叶普洱茶种中,主要的名茶品种有:秧塔大白茶,于清道光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