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4357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研究摘 要 2012 年 1 月 19 日开始,方舟子在网络上公开质疑韩寒的文学水准,韩寒也迅速回应,二人的论战在网络平台上迅速演变为两方群体的口水战。本文以参与“方韩大战”的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归纳研究,从网络用户身份/认同的视角,还原网络用户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身份认同建构机制的,同时探讨如何建设一个健康、成熟、理性的网络公关讨论空间。 关键词 网络用户 网络公共空间 身份认同 一、引言 “方韩大战”的开端:2012 年 1 月 15 日网友麦田发表文章质疑韩寒存在写作团队,韩寒则立言悬赏 2000 万寻找捉刀之人,随后麦田迅即公开道歉偃旗息鼓,韩寒也接受

2、道歉。接下来方舟子接棒麦田, “方韩大战”拉开序幕。 一方是青年偶像,一方是打假斗士,各自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一开始的巅峰对决旋即变成了大开大合悬念迭出的大兵团作战。 本文无意判断争论双方孰是孰非,但此次网络公共事件中,它的几个典型之处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1.网络用户是如何参与公共事务且建构身份认同,分列站队的?2.如何建构一个健康、理性的网络公共空间?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是采用了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二、理论框架 身份/认同(identity)是当代人文、社会、政治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社会学家看来,人的认同依照内外大致可分为两种:自我认

3、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性认同,一种内在化过程和内在深度感。是个人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而社会认同则是指“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对该社区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接近的态度” 。 三、网络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 (一)公共话题出现 网络时代,私人领域与公共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将你的私人领域瞬间带入公共生活,方便地参与公共事务。在“方韩大战”中,开始是由方舟子在新浪微博里发布有关韩寒可能涉嫌代笔的文字,两人拥趸千万,话题性十足,所以这两人在网络空间的单打独斗必将演化为两个群体的大兵团作战。 (二)图像和符号进入网络用户生

4、活 在网络公共事件出现以后,网络用户知道这件事情无非是主动搜寻或“被”传播,只要是在“方韩大战”的时间段里,稍微关注一下公共事件,都会被这样的一条信息辐射到。转发或评论,网络用户就已经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参与的形式就进一步的暴露了个人的身份特征,在接下来的生产性过程中,自我解读也正式开始。 (三)网络用户生产文本、自我表达 研究发现在参与到这次“方韩大战”的网络用户中, “迷群”和“小规模生产者”居多,其中又以“崇拜者”为最,他们多是韩寒博客的固定阅读人群,积极的参与对内容的解读和分析,具有较强的诠释能力,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将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撰写成文本,放在网络上与其他同好分享、交

5、换意见。 (四)观展和表演,个人身份认同形成 具体到这次“方韩大战”的网络用户,一些用户坚信韩寒不可能有代笔,这是基于他们多年对偶像身份的认同,在一部分人眼里,韩寒代表着独立、青春、批判,而内化到个人,则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通过对偶像的肯定,获得被认同的肯定,进而肯定自我形象。于是这样的网络用户身份认同形成。 网络同时也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在他律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网络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各种笔仗,各种立场的争论,呈现出格调不高的状态,而参与公共讨论的网络用户表现的水准也是良莠不齐。 四、成熟、理性的“网络公共空间”建设 健康理性的网络空间依赖信息公开,信息的公开首是提高网络用户更多

6、参与公共事务传播和讨论的途径,目前的论坛、博客、微博等都有助于网民的主动参与。网络用户也需要提高信息分析与解读的能力,提高信息发布和传播的能力,网络用户在完成了信息的搜集和解读的时候,往往转换角色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只有网络平台和网络用户的双向合作才有可能建设一个健康理性的公共空间。 五、结论 通过这次对“方韩大战”个案的分析,可以瞥见网络用户群体身份认同建构的一隅,他们通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解读他人建构自身。在中国,还缺乏一种理性讨论的氛围,受众常常迷失在人云亦云中。如何让围观走向思考,走到一个理性的公共讨论阶段,而不是随意的发泄和看热闹,如何培养网络用户把健康、成熟的公共讨论变成一种习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静恩英,杨励轩.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考察以 BBS 论坛为例J.新闻界,2007(01). 2杨嵘均.论虚拟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形塑J.政治学研究,2011(04). 3刘娜.论互联网论坛对网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例J.东南传播,2011(5).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