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2085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摘要】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现象已经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在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诚信的缺失造成了心理距离的疏远,彼此信任度的降低。我国有严格的法律,但诚信缺失者却不受其约束,以至于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建设诚信体系必须有完善可行的法律作保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更应该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精神,倡导校园诚信。 【关键词】 诚信体系;法律保障;法制建设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于诚信的追随不曾间断。古人云: “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 ” “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可见,诚信已经成为丈量一个人的人品、一个社会秩序的标准。保持良好的信用,是不可动摇的,古人

2、交给我们的道理之所以传承至今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人人都渴望生活在充满信任的和平的社会。可是经济日益繁荣,科技日益?l 达,人与社会的信任却变得越来越脆弱,这值得引起每个人重视。建立诚信体系能够培养新的信用文化,改变当前诚信难以实现的状况。但是我们需要提出与现代科技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用文化。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它与学校的基层管理和教育,以及学生个人的创业、生活、工作、就业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让守信者获得应得的收益,让失信者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这样一种意识和文化的形成不能单单依靠讲道理、摆事实进行,而应该要利用规范的信用制度来

3、实现,从校园抓起,让诚信理念与诚信行为在人们心中早早树立。 二、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失信成本低,助长信用缺失现象 信用不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标准,同样也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程度的标杆。我们之所以出台了诸多法律条款,目的就是为了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监督,做到出现问题时有法可依、有条款可循,让违反法律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当遇到法律无法界定的现象时,道德的规范又从何谈起呢?现实生活中,法律贯彻的困难性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造成越来越多类似于假冒伪劣、行业诈骗、合同违约、欠债不还的现象,这些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大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商

4、家的平均坏账率高达 1%至 2%,并正在逐年递增,相较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高出了近四倍!签订的诸多商业合同中能够真正履行的也只有半数。这些现象使得近三成商家对未来付款缺乏信心,他们认为这一现象的改善很难实现。 (二)社会服务诚信缺失 我们每天都会从新闻中了解大量的食品污染、有毒食品的信息。人们对于我国食品安全、就医的真实性均保持怀疑态度。很多百姓就医时往往要去多家医院反复检查,就是因为医院在就诊上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做出与事实不符的诊断,百姓已经对于救死扶伤的医疗机构失去了信心。也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不惜花上数倍的金钱去买欧盟的奶粉。如果国内的产品质量值得大家信任,人们又何必去国外买呢?这

5、种现象均属“人为”现象造成的,社会服务体系诚信缺失的恶性循环,不仅伤了百姓的心,还制约了公共服务业的发展。 (三)社会公民与社会生活诚信缺失 社会公民的诚信缺失与社会生活的诚信缺失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部分社会公民利用虚假的中奖信息,或者假的产品对他人进行欺诈的行为,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同时,断送了人们对于社会生活中种种行为的信任感。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过去“助人为乐”的现象在现在的社会中做起来十分困难。因为部分公民的“碰瓷儿”欺诈现象制约了真正需要帮助和想要帮助他人的善举。当新闻中开始讨论在救人时先拍摄现场视频再实施救助的现象是否正确时,我们意识到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将百

6、姓生活推向了畸形方向发展。 三、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 法律是捍卫单位、个人利益的有力武器,法律的约束力是衡量正义的天平。社会的诚信需要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只有健全的法律保障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 (一)完善法律、法规 学校信用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将来社会各领域的人才素质。良好的信誉不仅能够提高学校学生的信用,同时还能给信用良好的学校带来利益,而对于不良信用的学生,则应承担其欺诈失信带来的法律制裁和社会责任。我国的法律为了保证社会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是良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做好诚信建设,完善法律制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 加强监管体系

7、作用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完善的监管体系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我们不妨构建政府、消费者和社会组织三方共同监管的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从不同领域进行监管。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要加强消费者对其权益的监管权利,同时还要加强三方的互动。 (三)加强信用管理机制 法律的严惩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社会失信的问题,如何让人们不会失信、不敢失信才是根本。一个成熟且健康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建立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之上的,应当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单位来管理信用,这个管理单位的信用管理功能要随着市场发展和有关法律的制定而及时予以调整。该信用管理单位给每一个公民、法人设立信用档案,根据每一行为人平时的具体信用行为,科学

8、合理地予以记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四)加大在社会公民之间的诚信体系建设的宣传 诚信作为社会道德的一方面,是体现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国家气节的道德底线。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都陆续开展了诚信体系建设的宣传活动。活动将地方党委、政府同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金融机构等力量整合起来,从失信者和守信者的惩罚与奖励入手,是道德的进步,更是对社会的贡献。这项宣传活动实施以来给社会各界带来正能量,值得肯定和推广。所以我建议,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开展“诚信公民建设”活动,并将这一活动纳入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的重要内容,将这些活动推广到各大校园中去,让学生感受诚信就在身边,让他们从小事做

9、起。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渴望他人的信任、我们期待合作学校的守信、我们希望生活在安定和谐,充满温情的社会。那么,就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在坚持良知的同时,利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的利益。在校园教育中要加大对诚信品质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诚信行为,坚持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具有诚信品质的优秀人才。此外,健全的法律制度、可行的法律保障是根治失信的源头,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就有了社会各界的良知与坚持,诚信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这样,诚信体系的建设才不再是举步维艰,而是触手可及的文明! 【参考文献】 1赵庆荣.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2贾旭东.中国经济文化的重构J.哲学研究,2007(03). 3刘望道.国有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长效机制建设的途径和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 2006 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4徐朴.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能力的提升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5裘铮.论政府信用及其建构D.武汉大学,2005. 6孟艳.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长白学刊,20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