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1991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对急性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获取临床治疗研究前瞻性数据。方法 从我院 2012年 9月2015 年 9月收治的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 92例,按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平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6例。对照组单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茶碱控释片治疗,将两组的具体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 1 w后,研究组的用力呼气容积要明显增大,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23 w 后,研究组用力呼气容积均要大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均有

2、统计学意义(P0.05) 。且研究组(95.7%)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73.9%) ,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急性老年哮喘;茶碱控释片;硫酸沙丁胺醇;有效疗法 尽管当前医疗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仍旧有很多疾病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老人的呼吸道疾病,而在老年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哮喘所占的比例较高,具有发作频率高、发作急、治疗过程较长等特点,对老年群体有巨大的危害。当前,大部分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促、咳痰、咳嗽、胸闷以及呼吸延长等症状表现,给来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且,病情严重者甚至面临着生命危险1。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糖皮质激

3、素药物吸入可以显著改善哮喘病情,对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2。但是大剂量使用或单独应用可能会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探讨联合其他药物而减小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院 2012年 9月2015 年 9月收治的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 92例进行?R 床研究,主要分析了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对急性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重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 2012年 9月2015 年 9月间收治的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 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哮喘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近期接受了糖皮质激素药物

4、治疗者;心肾功能不全者;茶碱过敏或用药禁忌者3。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平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6例。研究组男 24例,女 22例,年龄 5879 岁,平均年龄为(67.217.62)岁,哮喘病程 112 年,平均病程为(5.12.3)年;对照组男 25例,女 21例,年龄 6081 岁,平均年龄为(68.757.38)岁,哮喘病程 214 年,平均病程为(5.82.7)年。将两组的病情、病程、性别构成、年龄和治疗史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单采用硫酸沙丁胺醇疗法,给予气雾剂吸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表现给予 0.10.2 mg/次

5、剂量,若有必要还可重复吸入4。吸入的间隔时间应该保证在 4 h/次左右,1 d 内的吸入次数控制在 8次以内,且剂量控制在 1.6 mg以内。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茶碱控释片开展治疗,给予 0.20.4 g/d 茶碱控释片,分 12 次口服5。治疗过程中跟踪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若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则适当减少硫酸沙丁胺醇的吸入量。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用力呼气容积 对两组进行用力呼气容积(即 FEV)测试,测试时间为 1 s,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 1、3、6w 后的用力呼气容积情况进行比较。 1.3.2 肺功能及血压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压指标变化情

6、况。 1.3.3 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两组的具体治疗情况,评定标准如下,痊愈:肺哮鸣音完全消失,肺功能情况显著改善,基本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肺哮鸣音明显减少,肺功能改善级以上,基本症状减轻。进步: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哮鸣音有减弱,肺功能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肺功能情况无进步,基本临床症状和肺哮鸣音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3.4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患者连续随访调查 12 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基础性数据,采用 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统计方法以 t检验及 2 检验为主,对比以 P0.05) 。治疗23 w 后,研究组用力呼气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比较两组老年急性哮喘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 95.7%,要显著高于对照组(73.9%) ,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