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61920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课前预习,有效课堂的奠基石前预习,有效堂的奠基石浅谈对小学英语前预习与评价策略的思考东升镇东方小学 廖影红内容摘要:大家知道,预习是小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可是,从教小学英语十年的我,以前从没认真地、深入地思考过预习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认为前预习与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自从上学期我校市级立项题“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构建实效堂行动研究” 全面铺开以,我们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是需要载体的,而”学习方案” 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经过摸索、实践、研究,我深深

2、感受到了前预习环节对提高堂实效的重要性。本着重论述了“学习方案”对实效堂的影响,介绍了前预习及评价策略的操作方法。关键词:前预习,学习方案,自主学习,评价策略一、传统的英语前预习基于对前预习肤浅的认识,以往我在布置作业时只注重复习巩固知识方面的作业,甚少布置涉及预习新知识方面的内容。在布置预习的作业时,也只是怀着“学生做是棒,不做也罢” 的心态,在黑板上写上“预习第几第几部分” 就了事。懒惰的学生可开心了,因为这就等于没作业,自觉性强一点的学生也不知道该怎样预习,也就只在书上画画圈圈。学生普遍认为,反正上时老师也还是会讲到这些内容的,只要上时能做到认真听讲,后作业认真完成就够了。由于学生没有做

3、到前预习,我也没严格要求,所以,在新授知识时我往往当学生们就是一张白纸,得花大量的时间在新授的环节上,后也花很大的精力在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上,根本没时间去思考过预习对堂实效、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那也就根本谈不上有预习的效果了。二、对英语前预习的认识随着学校开展“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构建实效堂行动研究” 题以,我逐步地体会到英语前预习的重要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其实,学英语也是如此。教师讲要备,学生上更要备学,也就是预习。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带着疑问去听,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进而积极地思考

4、问题、解决问题,以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更好地听,更好地掌握知识。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带有比较强的连续性和交际性,更是因为时的缺少,语言环境的欠缺,所以小学英语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堂实效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各主学科对前预习和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人也对小学英语预习方面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实践、探索,现与大家交流分享本人的所想所思!三、英语学习方案的使用叶圣陶老师说过:“预习原是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的确,小学生的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意识不强,尤其对于初步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说,学生的预

5、习不是单靠老师一句话就可以自觉完成的。因此,我们尝试以“学习方案” 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为学生搭建前预习的知识阶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方案”中,我们精心设计学生的预习内容,把下一节学生将要掌握的内容和基本程序也呈现出。通过预习,学生一改从前带着空脑袋进入堂等老师传授知识的现象,学生前有了知识储备,就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只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充分表现,堂就会变得思维涌动。由于“学习方案” 的使用,促使我们的堂教学方法带变革,实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老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在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充分表现、充分展示,老师只在学生不懂的地方加以点拨就行了。 “学习方案”

6、 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堂教学效率,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增强。在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也喜欢老师使用学习方案,觉得使用了学习方案,让他们事先知道上内容,并能有目的进行前预习,学习效果比不使用要好得多。四、英语前学习方案的设计原则(一)目的性原则:预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细化预习内容为什么以前“预习” 没有取得效果?关键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不知道预习什么,也不知到底该怎么去预习,责任在于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出有效的“学习方案”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没有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 “预习第几页 ”“预习第几的单词”等等这些含糊的预习作业

7、,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要让学生的预习具有实效,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出“学习方案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新授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精心设计、细化预习内容。如在新授六年级下学期第十的“nversatin”中,我设计了以下的预习题:1、听录音,划出不理解的短语或句子。2、跟读录音一遍,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Are there an beahes in Tibet?(2) H are the ging t get t Tibet?(3)an the g aping? (4)here are the ging t sta?3、上网或看外书,查找一下西藏的气候及地理特

8、点,上汇报。有了精心设计的预习题目,学生预习目的性就更明确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口头及书面的表达,学生在堂上也就变得有话可说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并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大大地提高了堂教学的效率。(二)渐进性原则:预习内容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案 ”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的知识阶梯, “学习方案” 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因此,设计“学习方案” 时,我们就应该考虑预习的内容要符合“循序渐进 ”的原则,与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同时应降低

9、难度,给予学生 “过五关,斩六将”的战斗欲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学期“There gd fr u”时,我设计了以下预习内容:1、在家听 P0 的歌曲,并回答下列问题。(1) is bad fr ate(2)Blue Ees feels bad, beause he _ _2、在家听歌曲,并完成 P0 的填空。3、Read and rite 在家独立完成 P1 的 6 个问题,写在书本上。第一题和第二题属于听力题,但第一题只要求填上短语,并且书上有完整的句子,比较容易,全班学生都能正确完成;而第二题要求就难一点,要求听歌,把第二段的歌词写下,由于第一段已经有了句式,大部

10、分学生也能完成;第三题是属于阅读理解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通过前面听力题的句式提示,学生也基本上能完成。通过这些由易到难的预习题,让学生自己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使学生有成功感,逐渐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如果将这些题目放在堂上教授,则会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前预习再学习,就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学生的理解就更容易,水到渠成,而且记忆深刻,从而减少对教师的学习依赖,做到独立自主学习。(三)层次性原则:预习内容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做到分层设计预习是要通过学生独立的阅读,独立的思考,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的获得新知识。但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的个体,学生心理发展及智力水

11、平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各有不同,学习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程度有深有浅。这种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了。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的自觉性和领悟能力就相对差一点,在设计预习内容时就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降低要求,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做“学习方案” 就要分层设计,如 A 级题目为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B 级题目增加一点难度,为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而设计;类题为拓展题,为优生设计。特别是在初始养成学生预习习惯阶段,为激发和培养他们预习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内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刻苦攀登,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

12、乐。五、英语前预习的评价策略美国著名专家曾说道:“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因此,检查和评价预习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怎样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和效果呢?如果教师逐一在堂上检查,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相反,如果教师没有意识、不重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就会逐渐松懈,必然会失去预习的热情。怎样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效果?关键是如何给学生前预习予以正确地评价。我们可以根据预习的内容给予不同的评价方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激励性的原则,采取多元的、多样的评价策略。(一)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往我们只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式,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评价对象。我们应以与学生平

13、等的身份参与评价,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和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结合起,让学生喜欢评价,体验学习的进步和成功。1、教师评价对学生进行预习评价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鞭策和激励学生按要求进行前预习;二是了解学生前对新知的掌握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初始阶段,应重视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检查督促。每节上时应利用一、二分钟检查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只要有针对性重点检查班级成绩不太好,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的同学就行了,好学生一般都会自觉完成,对预习作业完成好的要及时激励,对做得不够的予以鞭策。老师了解了他们预习的情况,堂教学就能有的放矢。随着教师对预习作业的严格把关,学生逐步认识到预习的重

14、要性,自然就把预习放在一定的高度,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以自身作为评价主体而对自我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的学习;同时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比如每次使用预习方案后,本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掌握最好的和不好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原因分析。这样逐渐的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改正自己。有时,学生自我评价往往比教师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获得成功感。尤其是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特别值得我们教师及时发现他们的在预习方面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表扬。3、同伴评价与学生

15、自我评价一样,同伴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学习和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在上时,我要求学生把“学习方案 ”同桌交叉检查,进行互评,用“Ver gd/Gd/S s/Bad”记录评价等级,每月统计一次,比一比看谁前预习做得好?其次根据学生实际,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谈预习心得,比一比看看谁的观点最合理?看谁提出的问题多?通过小组间的互问、互答、互评,调动了预习的兴趣,提高了预习的效率,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人还发现,有了评价任务在身,绝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地倾听,并不时做些笔记,以便评价的时候能有理有据,同时,他们拥有了更多练习听力的机会。4、家长评价我们设

16、计“学习方案 ”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动起,让家长动起,让一切能为我所用的资动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经常有家长在旁适当指导,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鼓励和肯定,会让孩子预习更得法。为了调动家长的力量,发挥他们在家的监督和评价作用,我在“学习方案” 中通常会加入家长评价的内容。如:把你学会的单词与句子读给父母听,父母评价:优( ) 、良( ) 、中( ) 、差( ) ;让父母给你听写刚学会的英语单词,父母评价:每对一个得一星,八星( ) 、七星( ) 、六星( )等等,由于家长参与指导、督促、评价,家长因素就被调动起了,预习也就更具实效了。(二)评价方式多样化1、分层评价上面已经提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均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预习评价上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有所区别,可以采取分层次评价,教师和每位学生可以根据学生本人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用一把尺子评价学生,学生有进步就要肯定,给予赞扬。对于那些平时好的表现较好、基础较扎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