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三基护理doc.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1243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三基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院感三基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院感三基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院感三基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院感三基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感三基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三基护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 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 何谓医源性感染?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4.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有哪些?答: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主要有病

2、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环境储源等。5.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2)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3)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6. 哪些人群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答: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有:(1)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患者;(2)老年人及婴幼儿患者;(3)接受各种免

3、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免疫抑制剂等;2(4)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的患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11、留置导尿管患者如何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答:留置导尿管患者采集标本前,应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松开导尿管,并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采样部位,将注射器刺入导尿管,抽取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尿标本应在采集后 2 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应 4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可超过 8小时。12、如何正确采集痰液标本?答:痰液标本的采集可采用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法、经人工气道抽吸等多种方法。自然咳痰法采集时,病人应留取清晨第二口痰。采集标本前应取下假牙,清洁口腔(不用

4、牙膏) ,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的痰,直接吐入无菌容器内。咳痰困难者可先予雾化。痰标本应在采集后 2 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应 4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可超过 24 小时。14、何谓标准预防?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15、标准预防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是:(1)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2)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3)目的是预防感染源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

5、传播。16、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有:(1)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口罩、面罩、护目镜、隔离衣、3防水围裙、鞋套、帽子等;(3)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4)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原传播;(5)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原的传播媒介;(6)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

6、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伤害。17、什么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答: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的基本要素包括:(1)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在接诊具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遵循飞沫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卫生;当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征象,需要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2)教育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并立即丢弃用过的纸巾;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当患者能耐受时,可佩戴外科口罩;(3)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4)鼓励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在候诊区内,与其他人员保持 1 米以上的空间距离;(5)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启的垃圾桶。

7、18、何谓手卫生?答: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0、在什么情况下应选择洗手或卫生手消毒?答:执行手卫生时,选择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选择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首选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9、WHO 提出的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是指什么?答:“五个重要时刻”是指: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4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应执行手卫生。10、如何正确的洗手?答:洗手时,应先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湿;再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

8、缝;而后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最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手巾或纸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1、什么叫隔离?答: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4、医用外科口罩有哪些特点?答:医用外科口罩由外、中、内 3 层材料构成,分别作用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应注意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止接触直径5um 的感染因子。适用于:(1)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2)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3)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9、对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患者

9、应如何隔离? 答: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做到:(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当条件受限时,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2)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3)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10、在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 答:当接触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患者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做到:(1)进入隔离病室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并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患者应穿防护服。(2)进入隔离病室前,应脱去隔离

10、衣或防护服,摘除手套,并洗手和(或)手消毒。(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5第八章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第一节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1.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医院内肺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主要预防措施有:(1)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 0.2%的氯已定(洗必太)漱口或口腔冲洗,每 26h 一次;(2)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床头抬高 30;(3)鼓励手术后(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利于痰液引流;(5)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医院内肺炎。

11、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除执行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还包括:(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气管插管;(3)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 2030cmH2O 以上;(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该执行手卫生;(5)呼吸机螺纹管及湿化器应每周更换 1-2 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入患者气道;湿化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6)每日评估是否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第二节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12、措施 1.患者手术前应采取哪些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答:手术前应采取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包括:(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6(2)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3)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4)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5)手术部位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6)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 30 分钟2 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

13、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7)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8)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9)提高患者术前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第三节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与控制措施2.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有哪些?答:(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 1 次/2

14、天,无菌透明敷料为 1-2 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 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 24 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7(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

15、保证有效的无菌操作,应当在 48 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第四节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3. 导尿管插管后应如何预防感染?答:(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3)应当使用个人专

16、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4)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5)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6)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7)长期留置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8)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9)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0)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8九章、消毒灭菌概念与原则第一节 消毒灭菌原则 1、何谓灭菌?答: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处理。2、何谓消毒?答: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