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1183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v1.0(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第一章1.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通常成为服务访问点 SAP(Service Access Point)任何相邻两层之间的关系如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n 层的两个“实体(n) ”之间通过”协议(n) “进行通信,而第 n+1 层的两个“实体(n+1) ”之间通过另外的”协议(n+1) “进行通信(每一层都使用不同的协议) 。第 n 层向上面的第 n+!层的所提供的服务实际上已包括了在它以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第 n 层的实体对第 n+1 层的实体就相当于一个服

2、务提供者。在服务提供者的上一层的实体又称为”服务用户“,因为它使用下层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2. TCP/IP 的四层协议:(从上至下)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各层所包含的协议如图:第二章3.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 4.导引型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5.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 FDM、时分复用 TDM、波分复用 WDM、码分复用 CDM频分复用 FDM(Frequency

3、Division Multiplexing):特点是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时分复用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 。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波分复用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码分复用 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

4、ple Access),其特点: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第三章6.三 个 基 本 问 题 :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3) 差错控制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透明传输:当传送的帧是用文本文件组成的帧时(文本文件中的字符都是从键盘中输入的) ,其数据部分显然不会出现像 SOH 或 EOT 这样的帧定界控制字符。可

5、见不管从键盘上输入什么字符都可以放在这样的帧中传输过去,因此这样的传输就是透明传输。7.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字节填充: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它把转义符定义为 0x7D,并使用字节填充法,方法如下:将信息字段中出现的每一个 0x7E 字节转变成为 2 字节序列(0x7D, 0x5E)。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一个 0x7D 的字节, 则将其转变成为 2 字节序列(0x7D, 0x5D)。若信息字段中出现 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 0x20 的字符) ,则在该字符前面要加入一个 0x7D 字节,

6、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 8.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9.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CSMA/CD“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

7、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重要特性: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10.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在物理层:主机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集线器 在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11.以太网交换机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或第二层交换机(表明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以

8、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十几个接口。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特点: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 第 4 章:12.网际协议 IP 配套使用的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

9、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13.虚拟互联网络使用的中间设备: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14. IP 地址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分类的 IP 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15.分类的 IP: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

10、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两级的 IP 地址可以记为:IP 地址 := , (4-1) := 代表“定义为”16.地址解析协议 ARP 的作用:已经知道一个机器(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需要找出其相应的硬件地址,地址解析协议 ARP 就是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11、的 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17.IP 数据报首部版本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 (一个单位为 4 字节) ,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区分服务占 8 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总长度占 16 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65535 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 MTU。分片:当主机需要发送长度超过 576 字节的数据报时,应当先了解一下,目的主机是否接受所要发送的数据报长度,否则

12、,就要进行分片。最大传送单元 MTU(Maximum Transfer Unit):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生存时间(8 位)记为 TTL (Time To Live) 数据报在网络中可通过的路由器数的最大值。18.划分子网划分子网原因 :在 ARPANET 的早期,IP 地址的设计确实不够合理。IP 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给每一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因而使网络性能变坏。 两级的 IP 地址不够灵活。基本思路: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而主机号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

13、单位某个主机的 IP 数据报,仍然是根据 IP 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 IP 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 net-id 和子网号找到目的子网。最后就将 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19.子网掩码:从一个 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使用子网掩码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 计算见书 P138-20.无分类编址 CIDR(构成超网)最主要的特点 :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 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CIDR 使用各种长度的“网

14、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21.内部网关协议 RIP 的工作原理:路由信息协议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 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22.内部网关协议 RIP 的三个要点: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23.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

15、rst)OSPF 三个要点: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这里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 (“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metric)。 )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24.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 NAT 软件。装有 NAT 软件的路由器叫做 NAT 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地址 IPG。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 N

16、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 全球 IP 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第五章25.端口号由于进程的创建和撤销都是动态的,发送方几乎无法识别其他机器上的进程。有时我们会改换接收报文的进程,但并不需要通知所有发送方。我们往往需要利用目的主机提供的功能来识别终点,而不需要知道实现这个功能的进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或通常简称为端口。TCP 端口用一个 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三类端口号:熟知端口、登记端口号、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常用的熟知端口号(记住):应用程序FTP TELNETSMTP DNS TFTP HTTP SNMP SNMP(trap)熟知端口号21 23 25 53 69 80 161 16226.TCP 连接TCP 把连接作为最基本的抽象。每一条 TCP 连接有两个端点。TCP 连接的端点不是主机,不是主机的 IP 地址,不是应用进程,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