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1176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整合开发与应用研究宜兴丁蜀高级中学 成焱光【摘 要】现在高中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资源库,这些资源库的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中,也有的是重复的内容,在我校也是这样一个问题,那我们怎么去把这些平台整合在一起,使老师能更好的使用他们呢?这也是我在这要议论的问题。【关键词】资源库建设、网站开发、平台、应用。【正 文】(一)丁蜀中学现有网络设备和使用情况我校于 2001 年 9 月完成校园网一期工程的建设,网络中心采用三层交换机堆叠模块,初步实现千兆带宽到交换机,百兆到桌面。并架构三台服务器,分别为:代理服务器、网络管理服务器、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FTP 服务) 。随着行政

2、楼、教师楼等群体建筑的竣工,我校在 2004 年底完成校园网二期工程,除原来的网络中心外,还建设了四个网络分中心,分别为教师楼行政楼网络分中心、图书馆网络分中心、教学楼网络分中心一和教学楼网络分中心二,添加了两个服务器,分别是图书馆分中心的电子图书服务器和 NAS 资源管理服务器。为迎接四星学校验收,我校于2006 年暑假完成校园网三期工程,添加了科技楼和实验楼的终端,添加了一个多功能演播室。学校现有客户端 500 个(固定) ,2 个多媒体网络机房,1 个电子阅览室,2 个专用多媒体教室,22个多功能报告厅,1 个多媒体制作室,1 个多功能演播室,另有一百六十多台笔记本,250 多台 PC

3、机,45 个教室都装备了液晶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多媒体开课率达 40%以上。我校网络管理制度健全,由校长专门领导,分管电教的教务处主任牵头,带领信息中心成员管理维护网络。(二)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情况本着校园网资源库建设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中心,存储资料覆盖面广,知识有一定的深度(现在已经存储的容量有 500GB 以上,其中包括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积件和课件等,注明了属性和内容摘要,并已经合理的分配在各个教研组和科室中,便于每个老师方便的查询和下载) 。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成立了一个建设和管理班子,具体由教务处领导,信息中心负责管理和维护。管理人员对资源

4、库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管理,进行资料的电子化转换工作,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从网上搜索和下载更新的信息资源。根据我校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从下面三种途径进行资源库的建设:1网络搜索和下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取不胜取。因特网已成为当今世界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网络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广袤丰富的资源,它已经成为学校教师收集教育教学资源的主渠道。通过网络搜索和下载、通过代理服务和3INTERNET 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例如:2001 年以来,我校注册成为北京英才网合法用户,定期下载教

5、学资源和一些创新试题。2购买一定的教学软件。近几年来学校对教学软件的建设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电教馆春、秋季电教教材的征订完成大部分教育教学软件的购买,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大自行购买的力度,先后架构了丁蜀中学校园网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3自主建设。这主要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资源中心建立了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分类文件夹。通过 NAS 的 FTP 服务,为每个部门、教研组和教师分配了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和权限。信息中心也通过摄影、摄像,建立了一手的教学资料。我校由学校统一安排,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牵头,由专人管理、制作、收集、分科、类建立起来的各教研组资源,各有特色

6、、各具风格,使优秀的资源得到了共享,加大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了“学科有大库,人人有资源,处室网管理”的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局面。学科教师是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通过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制作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件,另外根据学科的需要,自己下载了一些教学软件和资料,通过 FTP 服务,完成相关资料的上传和下载,最后由信息中心人员进行整理。4(三)学校资源库平台的开发情况在建设完校园网的同时,我校的学校网站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由于一开始的网站使用了静态网站的技术,要添加内容比较麻烦,完全要依靠信息技术老师来完成,

7、这样,加大了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量,反而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学校信息不能很快的在网络上发布,成为了我校信息校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2005 年下半年,信息中心的成员在校长室统一指导下,对学校网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由以前的静态网站转变成现在的由 ASP 技术支撑的动态网站,对外 24 小时完全开放,完成了网站模块化和共创性管理的需求,为每个科室和教研组分配了自己的资源模块空间,设定了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责的工作区域,也为每个教研组设定了六大板块,分别是:教师简介、校本资源、优秀教案、学科资源、优秀课件和学科课题,老师们自己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来添加和管理自己科室和学科的资源,每一个部门负责人或教研组长是

8、本部门或教研组的大板块的管理员,定期检查和监督自己板块上的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存在性,信息技术老师只要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就可以了,这样以便学校网站的共同创造和维护,方便了老师和管理员。现在我校网站()文字资料资源有 1 个 G,可以进行网站内部的查询和搜索功能,可以实现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的分层管理模式。针对我校多资源平台的特点,我电教组在设计建设网站的同时,也留有一定的余地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组在多个平台之间设有链接,教师在使用资源的时候不要进入不同的平台,只要进入我校的校园5网网站,用自己的用户名登陆网站,在学校内部就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进行切换。例如,语文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登陆我

9、校的语文学科网站,展示给同学看荷塘月色的相关文字信息,但当要看相关的视频资料时,不要再登陆我校的 FTP 服务器,只要在学科网站的文字旁边,超链接到相应的 FTP 视频资源库中就可以了。(四)研究队伍组建为了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研究,在全校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动员了学校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这些老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研究的主导力量。包括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领导,对课题的整个运作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制定比较周密的计划,对课题研究的人员、经费、制度、考核、安排等进行统一筹划;第二层次:研究的实践力量。除了学校教导处、教科室领导亲自参与实践外,还发动了全校在电脑网络

10、方面有专长的老师参与实践研究。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按照计划,在自己的部门和教研组中实现校园网资源的建设和实践工作,提出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资源的整合方案,探讨不同资源在不同平台的便捷度问题;第三层次:研究的技术力量。我校有电脑专长的老师较多,尤其是五位电脑教师在校园网和资源库中的技术上有专长。他们是进行课题研究技术上的保证,也是对参加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6学校、学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资源平台的搭建和链接,权限帐户密码的设置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五)研究过程中的资源库系统的管理和安全性问题我们采取下载和上传分离的方法来管理资源库。在学校内部为了更方便地让老师下载资料,采用直接下载的办法(不用用帐号和密

11、码进入) ,这样让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快速的方便的下载自己想要的资料,但上传资料要用特有的 FTP 帐号和密码才能上传,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乱上传内容的情况,也可以防止老师上传地方错误的情况发生。(六)提高师生网络应用水平为了让学校的老师都能灵活方便的使用我校的资源库,我们组织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工作。我们每年都组织新分配的老师进行学校资源库平台的使用培训,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们也组织一些专业培训,例如如何使用我校学校网站后台来上传资料、如何使用 FTP 上传和管理资源库等,这些既使老师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为共创学校资源库奠定了基础。(七)资源库内容的进一步扩充随着课程改革的到来,我们原有的资源已经跟不上要求,所以在尽量扩充资源库中的资源,更好的为教育服务。我们继续从前面讲到的三个方面来扩充新课程的资源,利用我们对老师培训的有利条件,创造一个全民共建资源库的氛围。参考文献71、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威廉维尔斯曼著, 2003 年第一版第六次印刷,教育科学出版社2、ASP.NET+SQL SERVER 动态网站开发从基础到实践,杨鲲鹏,2005 年 12 月第一次印刷,电子工业出版社3、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报告 ,诸葛建军4、 JAVA 数据库高级编程宝典 ,电子工业出版社5、 JAVA 核心技术 ,机械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