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9997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例导悟】【典例 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S 型细菌的 DNA+DNA 酶加入 R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 型细菌的 DNA+DNA 酶加入 S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 型细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S 型细菌的DNA 注射入小鼠S 型细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R 型细菌的DNA 注射入小鼠以上 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肺

2、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其分析。解答本题可从以下几点分析:【自主解答】选 D。中 DNA 酶将 S 型细菌的 DNA 分解,转化因子不存在,R 型细菌不能转化为 S 型细菌。直接将 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在高温加热过程中,R 型细菌被杀死,虽加入了转化因子S 型细菌的 DNA,也不能生成 S 型细菌。中 R型细菌的 DNA 不能转化 R 型细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只有中含有有毒的 S 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互动探究】(1)上述实验中,小鼠体内只有一种肺炎双球菌的有哪些?(2) 若将上述实验中 DNA 酶改为 RNA 酶,实验结果如何?提示:(1)。(2) 组小鼠死亡。【变式训练】S

3、 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 R 型活细菌时加 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 培养 R 型活细菌时加 S 型细菌的 DNA 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培养 R 型活细菌时加 S 型细菌的 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 培养 R 型活细菌时加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解析】选 A。只有 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DNA 才可以使 R型细菌发生转化,表现出 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或多糖类物质,也不是 DNA 的完全水解产物。【典例 2】192 年

4、,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 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培养_。(2) 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A 用含 3S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 用含 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含 3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 用含 32P 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3) 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可能是_。【规范解答】(1)若要标记噬菌体,必须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因为噬菌体

5、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液直接培养噬菌体。(2) 若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说明用 3S 标记的蛋白质外壳,若在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则说明用 32P 标记的 DNA。(3) 用 32P 标记噬菌体后,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若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可能的原因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或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答案:(1)大肠杆菌 (2)(3)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或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规律方法】生物学发展史上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实验还有: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自于水等。【变式训练】如果用 3H、1N

6、、32P、 3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放射性元素的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1N 和 3S、3HB 可在 DNA 中找到 3H、1N、32P可在外壳中找到 1N 和 3SD 可在 DNA 中找到 1N、32P 、3S【解析】选 B。3H、1N 既可标记在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上,又可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而 32P 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 分子上,3S 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其 DNA 进入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子代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都以细菌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

7、构成分中,只能找到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上带的 3H、1N 和 32P,完全没有 3S。【学业达标训练】1 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 T2 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T2 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BT2 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R 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S 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解析】选 B。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S 型细菌的菌落表面光滑,R 型细菌的菌落表面粗糙,S 型细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2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 重组 DNA 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 诱发 DNA 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 DNA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法,两实验都没有突变和重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