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9370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近视的形成教材分析本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且前后知识联系非常紧密,是上一节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视觉形成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的成因。为了强化眼的卫生保健意识,在本节中单列一节探究近视的形成,这对学生爱眼、护眼具有很好的导向意义。学生分析(1)近视眼在中学生中比较多,也是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本节教学内容,学生会有较浓厚的兴趣。(2 如果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上节的知识,本节的内容就会感到很容易。(2)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新的实际用资料。设计理念本重视培养学生字描述、数字表格、曲线

2、图及语言表达方式的培养,并组织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视觉形成的知识,得出近视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一定的实验结论,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趣味化,将抽象理论具体化,真正构建起“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终身学习的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举例说明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技能性目标:通过对近视形成原因的认真观察、体验,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要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而且也需要有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情感性目标:养成善于与人合作、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安排

3、一时。教学准备前教师准备各年龄段视力不良情况(或调查班级的近视率)的调查表、按照探究竟的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双凸透镜、一块白纸板、一枝蜡烛、火柴、一副近视镜、一副老花镜等(如分组进行则按组准备)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师出示调查结果:各年龄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结果年龄视力不良率(%)年龄视力不良率(%)7792133102879114348099241410410126916477811164617249122048183 28根据表格的数字,让学生画出视力不良率的变化曲线(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余同学在纸上画)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曲线的含义,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这

4、样做虽然本上没有要求,但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和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出问题: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启发学生理解本中四个实验步骤的含义。第一步完成后,启发学生理解本步骤的意义。启发学生理解第二步和第三步说明了什么。第四步说明了什么?以上各步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只是忙于实验,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当实验完成后应认真组织学生总结。可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患近视眼的人,晶状体的曲度是变大,还是小?如果晶状体的曲度正常,而视网膜与晶状体间的距离大,是否能看清物体?近视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引导学生推论远视眼(老花眼)的矫正。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一个不良用眼习惯的情

5、境画面,引发学生学生对近视眼成因的认识及生活中保护视力的常识。(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实际用)绘制各年龄不良视力的曲线图。在绘图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就曲线图,学生发表各种见解,深刻理解青少年随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率增高的事实,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参照探究竟中中的 4 步,逐步完成,并理解对每一步说明什么。学生应认识到如果要使白纸(视网膜)成像清晰,白纸与凸透镜、凸透镜与物体间的距离及凸透镜的曲度,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视网膜与晶状体、晶状体与物体间的距离以及晶状体曲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关系。学生经过实验,应明确晶状体曲度变大,会使物象移到视网膜前方。学生看到物象恢复清晰,应认识到近视镜是凹透镜,通过近视镜的矫正,又恢复到原的折射率。认真讨论好这三个问题非常关键,它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对前面的实验已经理解,同时总结出什么是近视眼: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折射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戴凹透镜(近视镜)矫正。如果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清楚,应可以推断出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学生根据画面谈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