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9049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度提升与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环境下表现较为突出。有关研究表明,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创业不足。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理工类院校的毕业生对于创业的概念还处于字面和模糊的理解中,本文通过对沈阳市理工类院校学生对创业认知理解的走访调查获得了大量数据并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办法和对当前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理工类高效;创业教育;创业态度;创业体系 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较晚, “创业”仍然是较为新颖的名词,最早可追溯到 1997 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 ,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创业比

2、赛出现,将“创业”的概念广泛传播。但是,相较于国外创业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我国的创业教育和高校学生的创业态度、对创业的认知还停留在少数人的创业比赛中,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不完整,对于创业的态度不坚定,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创业并非正道,毕业之后通过招聘进入公司企业才是大学生应走的道路。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第一,很多学生认为,创业是在毕业之后因为就业压力大,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之后的无奈之举。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父母甚至老师、初中和高中学校都将大学错误的解读为“麻雀变凤凰”的转化器,也是学习生涯的休息所,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进入到松懈的状态2,忽视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将毕业、就

3、业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未考虑过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3第二,大学毕业生中对创业存在偏见,因为校内和社会上的创业比赛,参赛者多是身边的或学习或工作能力中的佼佼者,潜移默化中让毕业生普遍认为,参与创业的都将是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佼佼者,所以即使毕业后就业情况不理想,涉足创业者仍寥寥无几。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创业不景气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不透彻,或被动或主动的忽视创业的可能性。另外,我国创业教育体系的不完整,学校创业氛围不浓郁,导致学生对于创业认知度不高。 1.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 1.1 创业理解的现状调查 为了获得理工类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看法和对创业的理解程度,本文

4、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沈阳市理工类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中将开办公司、开创一份事业、开发前沿科技项目、自由职业、开发产品或拓宽市场、其他等设为备选项,让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选择他们认为什么样的活动属于创业的范畴。 经过对问卷的总结分析发现,只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叫创业的人数约占 43.82%,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开办公司与开发产品或开拓市场,均占总数 20.29%。由此可知,沈阳市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真正概念与含义并不是很清晰,仅仅是停留在一些表面含义当中,认知度低下。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跟政府“双创”的宣传力度与方式,以及沈阳市理工类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欠缺有一定的关系。

5、 1.2 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提升创业认知度 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逐年增长的就业压力下,理科类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理工类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在系统的专业教育基础上,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深入、系统地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开创能力、逻辑能力。理工类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仅要调整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还要根据理工类学生的本身特点,把学生从单一的就业教育、狭隘的知识教育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转变。追求“以人为本、创新创业”的教育新理念。从心理建设、知识建设、理念建设三方面

6、着力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完善学生创业的理念建设。 2.创业态度分析与创业教育体系调整 2.1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对于大学生创业态度的调查中,有 538 人选择“想尝试” ,占总数 43.49%,有 290 人认为“大学生创业应该慎重” ,占总数 23.44%,有 192 人选择“支持但不想尝试” ,占 15.52%,184人认为“应该先就业再创业” ,占 14.87%,而“反对”与“没想过”的人仅有 33 人,占总数的 2.67%。由此可知,在沈阳市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中,对创业不感兴趣甚至反对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持有感兴趣的态度。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在沈阳市理工类大学生

7、中,还是有一定基础的。4但是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熟知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已,对于创业的真正方式与途径缺乏培养教育与学习,导致了创业率低下,所以创业教育体系急待完善。5 2.2 完善培养体系,重视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较为缓慢。1目前,KAB 是国际上比较有知名度的创业教育项目,也是我国在创业教育领域的领头羊。6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在我国高校的正式教学计划中,很少有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课程和指导;创业教育处于发展的萌芽期,也是整体教育中的短板。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放缓,理工类院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急需深化改革,要加强高校教育建设,就首先需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体系,使学生具

8、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素养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分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实际创业教育授课过程中,高校应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中来,自动自发的了解中外资料,积累并掌握有关于创业的相关信息,结合实际学科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做到查阅信息、总结要点、结合实际、迎合市场、把握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了解行业相关信息的同时,寻找创业机会,特别是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时候,高校应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行业科技技术的盲点、白点,并进行自我评估即是否有能力和机会弥补这一盲点形成自己的自雇型创业机会。高校的创业教育应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以教授创业方法为主线,以提升

9、?W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为检验标准,以改变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为最终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态度是学会方法的根本保障。具备了积极的创业态度,在实习时学生就会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的行规,并与前辈和业内人士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掌握第一手行业信息和从业者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在创业初期准确的抓住创业闪光点,营造商机,开创科技企业。 3.大学生的创业准备以及高校和社会的体系完善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助推。7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缓冲地带,应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通过一切可能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之具备前沿的创新思维,积极的创新意识。8高校应督

10、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校方举办的科技讲座和创业论坛,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通过参加学校和企业联合的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创业素质,了解对创业理论和科研成果,全面认识创业的风险和困难,脚踏实地的参与到创业中来。9 3.1 高校应注重改革,推进创业教育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业教育方面的建设,必须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视为终身教育工作,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人才,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训练,全面的重视并且推动创业教育。10 3.2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理工类的高校应该积极增强对创业教育体系系统的研究,应该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把

11、大学生创业教育部分作为重要内容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同时,要高度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的师资力量方面的建设,应当培养并且逐渐构建一支技能化,专业化,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 3.3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对创业持鼓励和支持态度,将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从我国市场经济、文化、人文环境、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及优惠政策。 4.结语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业型人才给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全方面促进作用是巨大而显著的。理工类高校作为培养工程类人才的摇篮,更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出具有

12、高素质、高水平的创业人才、打造出智力密集型的科技产业、孵化出具有朝气的创新型企业的重任。我国目前虽然理工类院校学校在培养创业人才的工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必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出全面创新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金秋. 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11):99-101. 2安德智, 赵民胜.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几点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14(4):85-87. 3衣俊卿. 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13-15. 4王乐生, 张瑾. 大学生创业精神研究现状综

13、述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5):22-23, 69. 5王璜.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J. 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 2008(10):155-156, 142. 6钱强.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8):92-93. 7唐德海, 常小勇.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 教育研究, 2001(02):30-33. 8黄可.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 时代教育, 2014(23):96. 9贾文华. 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 商丘?范学院学报, 2006,22(3):170-171. 10刘艳. 创业语境中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途径探讨J. 长沙大学学报, 2008,22(4):126-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