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589743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第二声音与环境【教学分析】本主要讲述的是一些自然和生活中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内容包括: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音现象的基础。本教材安排了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生活中体会到:声音具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三个特征,知道噪声的,以及控制和减弱噪声的三种措施,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知道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知道声音的反射现象回声。本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响度

2、和音调的决定因素;知道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学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难点是学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时安排】第一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 时;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 时;第三节,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 时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 时;第五节,习题,1 时。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在空气中声波的速度是 340/s;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2、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活动,证明物体振动发声;通过对水波、弹簧上疏密波和声音引起空气振动形成的疏密波的观察、类比等活动过程认识声波;通过比较知

3、道声波可在空气等不同介质中传播效果是不同的;通过看图和讨论,回忆生物上已学的人耳结构,了解引起听觉的过程。3、能积极设计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对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的活动有兴趣,并能找其他物体试验,还能跟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学分析】本节教材由五段组成,是按照声音的“产生传播要有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快慢不同传到人耳后,经过了怎样的途径引起人的听觉”的思路安排的。通过四个活动以及讨论、看图等方式,使

4、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学重、难点】1、重点:1)声音的传播条。2)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3)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2、难点: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用具】音叉、肥皂液、喇叭、塑料尺子、录音机、乒乓球、水槽等。【教学过程】一、新引入师生共同朗读“首诗 ”板书:第二声音与环境第一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二、新教学1、声音的产生教师先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问题:听了这段录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活动 1:

5、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看谁的效果最好。如:用手指放在正在发声的喉头,感到喉头在振动。演示实验 1: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让学生学生对实验进行小结。然后,请同学们阅读“帕斯卡的故事”提问:通过实验阅读你有什么收获?板书: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波。请同学们观察本 2 页的图片 24,让学生归纳:板书: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3、把声音显示出引导学生观察本 2 页的图片 2-,让学生归纳板书:3 示波器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声音的波形4、声音的传

6、播条活动 2:比较空气、木杆等物体传递声音的效果是否相同,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不相同,空气的效果最差,木杆的效果最好)活动 3:听水中发出的声音演示实验 2:参照本图 27,一位同学在水中敲击石块,另外的同学耳朵贴在水槽的外面,试试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提问:真空能传声吗?演示实验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让学生注意声音的变化。(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提问:抽气机一直在抽走罩内的空气,当罩内空气抽完了,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这个现象表明了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对以上活动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指导学生阅读

7、“贝多芬的故事 ”教师提问:请你猜想一下,当宇航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怎样相互交流的?与同学们交流并讨论你所想到的方法的可行性。板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是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有多快请同学们阅读 P27 内容(结合观察图 27)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思考题: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准确吗?为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并要求学生能否计算出:听见枪响计时会慢多少?板书:4、声音的传播速度:1)1的空气中声速为 340/s。2)V 固V 液V 气6、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指导学生结合图 211,阅读 P28 的内容,说说人耳听到声音的

8、过程。并写在方框中。板书:6、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发声体振动介质人耳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完成 P29 的“自我评价与作业”的 N12346五、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及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习的效果较好,但在探究有些问题时,探究方案的设计,对所看到的物理现象的科学归纳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我想这恐怕是刚系统地接触科学探究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引导,可作专门的训练,以达到纠正,提高的目的。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音调跟声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

9、波的频率范围不同。2、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会调节弦乐器的音调。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和调节弦乐器的音调,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安排,是通过实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即以实验为基础,而不要求具体的数量关系。本节安排了二个活动、一个信息浏览,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学生的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调,知道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重点、难点】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教学方法】讲解、实验、交流讨论。【

10、时安排】1 时【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音叉、刻度尺、笛子、电子琴等。【教学过程】(一)新引入播放录音 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时用录音机放出,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教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悦耳、有的刺耳;这是怎么回事?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它们?板书: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二) 新教学一、声音的高低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习音调的概念,知道物理学中的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2、活动 1: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将刻度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另一端,拨动刻度尺,使尺上下振动,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尺伸出桌面

11、部分的长度,也就改变了它振动的快慢,它发出的声音有变化吗?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体会两种情况下声音的变化。3、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体会,学习频率的概念、单位,知道“1HZ”的含义。4、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归纳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二、用波形比较频率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用波形比较频率,进一步理解频率的含义,知道音调与频率有关。2、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了解生活中与声音的音调有关的现象,了解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的频率范围和不同的动物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记住:人的发声频率大约是 81100HZ,人的接收频率是2020000HZ。3 思考:这里讲的音调的“高” 、 “低”,跟生活中讲的声

12、音的高、低是否一样?三、怎样调节弦乐器的音调活动 2:调节弦乐器的音调1、按照本图 2-20 组装仪器2、提问:如何调节弦的张紧程度?如何调节弦的长短?3、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注意控制变量) ,并完成填空。 思考:本 32 页的问题四、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 )五、巩固练习1、P34 的 “自我评价与作业”;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了解乐音的三要素。2、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响度因素;会用声音的三要素区别声音的不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

13、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时,使自己发音的响度适当。【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安排,是通过实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即以实验为基础,而不要求具体的数量关系。本节安排了二个活动、一个信息浏览,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学生的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乐音,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并能用这三要素区别声音的不同。【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学方法】讲解、实验、交流讨论。【时安排】1 时【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音叉、刻度尺、笛子、电子琴等。

14、【教学过程】一、新引入复习提问:什么是音调?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调节弦乐器的音调?引入新:我们还可以用响度和音色区分声音的不同二、新教学(一) 、 声音的强弱指导学生阅读,知道响度的含义、意义。我们通常说声音的强弱不同、大小不同,用物理语言说,就是响度不同。活动 1: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1、在发声的录音机喇叭上撒些小纸屑,观察喇叭在不同响度时,小纸屑的振动情况。教师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注意引导纠正。2、用手轻按自己喉部的两侧,张开嘴小声喊“啊” ,再大声喊。让学生比较两种情况下手的感觉。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注意引导纠正。

15、3 教师讲解振幅的概念,知道其含义。可结合 P3 图 2-27 的用波形比较振幅帮助同学们认识振幅,比较振幅。4、通过上面的活动, 。让学生自主归纳,得出结论。并完成 P3 的中填空。即:声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启发:声音的响度跟声的振幅有关,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证明吗?例如:弹拨琴弦时,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6、教师:结合实例及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会,归纳出声音的响度还与距声的远近有关。指导学生阅读 P36,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及零分贝的规定。7、思考:“响鼓还要重锤敲 ”是什么道理?(二 )、声音的品质活动 3: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1、让学生欣赏一段器乐合奏曲。教

16、师提问:你能听出其中有哪几种乐器吗?让学生回答。2、小活动:请出几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其它同学闭上眼睛猜出发言的先后顺序。然后,指导学生阅读 P37,学习音色的概念,决定因素。知道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三) 、乐音的含义及其三要素指导学生结合本节的学习过程,自学这部分内容。形成认识:我们正是根据这些特性都能区别不同声音的。(四)巩固练习“自我评价与作业 ”;【反思】本节的教学主要是乐音的三要素,同学们学习的效果较好,基本上都知道三要素是什么及其影响因素。但在运用这三要素进行声音的区分时,有的弄不清楚是利用的哪个要素。对这一点,下节要举例进行解释,区分声音时,有时三者都不同,关键是认识到主要因素的区别。例如,敲击瓷器辨别好坏,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和音色都不同,有的资料上说是利用音调,有的资料上说是利用音色,我认为这里主要是利用音色判别,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