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579986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论文2 数学新标研制组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个性品质的关注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学生一般都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伴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自尊、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反差。即使是学生看到数学的成功应用和获得较好成绩时,其对数学也难以真正喜欢。这一现状着实让人担忧,面对新一轮程改革,我们怎样能让学生们从小就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有效的数学学习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可,对学习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习经历体

2、验,适度的学习焦虑,成就感、自信心与意志等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堂情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堂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 、 “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在教学中,应使学习者明确所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如何寻求解决的策略及如何应用;明确所学知识是

3、发展的,从而使所学知识网络化。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标教材和一年级学生特点(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 ”的事物) ,以及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一、创设生活情境数学于生活, 数学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

4、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在教学“认识人民币” 这一时前,我思考: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换钱、购物活动,就象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一年级是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是肯定的。那么,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呢?这节上我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1 元=10 角我创设这样一个模拟情境:“小兔贝贝要买一块 1 元钱的橡皮,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几个 1 角的、几个 2 角的、还有几个角的,他该怎样付钱呢?谁

5、能帮帮他?”学生通过个体的思考。小组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在的结束部分,创设一个模拟商店购物的情境,对所学知识得以检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上发言的人次增多,就连平时从未主动发言的学生,都在小组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二、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每个学生都能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教学“0 的认识” 这一节上,在巩固新

6、知 1本 16 页第 1 题时,我给学生讲“小猴摘桃” 的故事。 (1)小猴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子呀?可以用几表示? (2)小猴看了很谗,吃掉了 1 个,这时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两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 1 个桃子也吃了,现在该用几表示树上的桃子呢?这样,学生的练习就是在故事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的知识学会了。他们兴趣浓厚,到下时还意犹未尽。三、创设游戏情境一年级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

7、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节上,为了巩固认币,我设计了一个拿币的游戏。屏幕上有商品,分别是角、1 元、2 元、1 元角、3 元 7 角。请学生分别拿出买每东西要付的人民币。有的学生竟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找零解决。 “老师,我用两个 2 元买 3 元 7 角的小熊,你要找我 3 角。”听了学生不同的付钱方式,我激动不已,深深的被学生的聪明所感动。真切体会到,只要你愿意,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从发现中寻求快乐,同一商品,不同的付钱方法。思想在这里交流,经验在这里丰富,思维在这儿拓展。四、创设动画情境

8、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动画片是小学生的最爱,小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教学一年级加法应用题的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河里有 8 只鸭子在游泳,接着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出示又游的只鸭子。此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问题

9、,而是让学生讨论鸭子数量的变化并由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加以研究,从而使学生不仅会计算,而且还感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亲近大自然的动机。在教学“用数学”时,上伊始,我就以“ 森林里的早晨”那美丽的画面、鸟儿的叫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整节我设计了引导学生去郊游大森林的事理情境,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机地串了起,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愉快的旅途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乐。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成了认识活动的探索化、动态化和情感化。 五、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

10、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 。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人民币 ”这节的结尾我设计了 “小小超市”模拟购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由下位买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在活动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此时的堂就是生活的缩影。 “顾客” 们在购物时明,在付钱时排队。 “收银员” 礼貌的“欢迎光临”,一丝不苟的工作神情。全班交流时, “收银员 ”谈自己的职责; “顾客”提醒大家要用钱卫生,并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 “做”中学, “做” 中得到巩固, “做” 中学会应用, “做

11、”中学会创造, “做”中得到发展,同时切身体验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我还设计了一个外延伸的活动。 “放学后,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超市自己试着买东西、付钱,好吗?”学生兴致盎然。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六、创设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

12、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 ,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根据教学内容

13、,创设新奇的,具有挑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新标人教版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时“数数和数的组成” 练习中有一幅“百球图” 小天使 “聪聪”问“怎样数比较快呢?”我问:“同学们,你们愿意挑战自己吗?”一年级的孩子是禁不住这样鼓动的,顿时激发了学生们的征服欲望。 “愿意!” 孩子们大声回应着。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想出了可以按颜色数、可以一横排一横排 10 个 10 个的数、可以个个的数、还可以 20、20 的数等等好多数的方法,随后,同学们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判断、选择出自己认为数得比较快的好方法。整个过程中,学生

14、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我无一不看出孩子们的智慧在闪光。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们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进数学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以“大情境” 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堂情境,这是我想对各位教师在创设堂情境时提的建议。在情境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

15、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的教学所应加强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为途径,进行有效学习。这是数学教育的重心真正转移到学生发展上的具体举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双基、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四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