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57895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考摘要:人是有信仰的生命体,追寻生存意义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然而,人类在追寻生存意义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走向了“二律背反”的困境。马克思主义把人追求生存意义的信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信仰史上的历史性变革。关键词 : 生存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The marxist faithAbstract: the person is the life of faith, to pursue survival significance i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animals and humans.Humans in pursuit of

2、the survival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did not consciously to the plight of antinomy. The people pursue the survival significance of Marxism belief built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realized the historic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Key words: survival significance; The Marxist fai

3、th; Practice;一人需要信仰,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人存在的前提是精神上的自由,没有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就不能成为人。 ”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就在于人是一个不断的追求“意义”的存在物,是一个“信仰”存在物。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追寻意义的过程,是对终极理想的孜孜不倦的寻求过程。人们不能缺少这种追求。然而,人类在追寻生存意义的同时,却不自觉地陷入了困境。首先,人类以“神话”方式把握“意义”世界。人类在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的极不发达,许多现象解释不明,猛兽、洪水、雷电等现象使原始人类产生恐惧与茫然。面对神秘世界,人们无法理解,便认为这些自然现象背后蕴藏有一

4、种巨大无比的神灵在里面,这种“自然神灵”被人类不当作外在的东西来对待,而是作为他们自身所具有的质,幻想通过巨大无比的 “神灵”来征服自然、降伏妖魔。从而构成了“神话意义”的世界。在神话的意义世界中。生命活动也就具有了“神话”的意义。它表现了人们对生存意义的寻求与超越。其次,是“宗教” 。宗教世界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不再把自己“等同于”神灵,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神圣的形象加以顶礼膜拜。其中最重要的神圣形象就是“上帝” 。当人们摆脱纯感性的方式把握世界,代之以因果关系来把握世界、解释世界时,发现在宇宙的尽头存在有一个“终极原因” ,这个终极原因就是 “上帝” 。 人们把 “上

5、帝 ”这种外在的崇高形象作为 “至善至美”的化身。 “上帝”也就成为一切力量的源泉,一切智能的根据,人在这种“异在”的神圣形象中获得存在的根本意义。再次,是“理性” 。如果说宗教世界创造了人的情感世界,那么,科学则创造了“属人”的知识世界。当宗教或神话不再为人类的生存意义提供保证时,人类就用 “理性”作为工具把握意义世界了。 “理性”为人类“把握”世界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预测性,如用各种各样的数学、量子力学等解释世界,对现象的预测几乎百分之百。 “理性” 已经成为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根据。人们用“理性”去衡量人的思想是否“合理” ,用“理性”去裁判人的行为是否“适当” 。作为宗教的神圣形象所具有的裁判

6、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意义,被科学的价值标准所取代了。然而问题是,对普遍真理的知识的崇拜并不能给人带来 “意义”的依赖和心灵的安慰,人类仍生活在诸如“意义的丧失” 、 “生存的危机”当中。即使是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他们能够掌握现象世界的所有规律,也不完全理解人的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如阿金所言:“人们已被卷入漫长的理性危机之中,这次危机比自从原始基督教与异教的最初冲突以来的、在西方文化中所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危机都要深刻。二马克思赞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知识的来源和知识在什么条件之下才可能”的论证。但赞叹之余又曾感叹道, “康德用理性杀死了上帝,却又从道德的后门请回了上帝。在康德那里,上帝之所以必

7、要,全在于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类整体追求的无限性所构成的内在矛盾;在于人类有限的理性能力和无限完善的价值追求的内在矛盾。黑格尔就此批评过康德,他认为,上帝这个 “神圣的精神” ,即终极性东西, “它不应被理解为仅仅由各种本质上是个别物的东西构成的一切个体之共同性或外在的全体,而是渗透于一切事物的东西,是它自身与其他物的映现的统一,是主观的东西、特殊的东西的统一。 ”黑格尔的看法对人们的启迪是,必须把终极关怀建立在 “自身与其他物的映现的统一”的基础之上,而不应当作“外在”的东西。但令人遗憾的是,黑格尔把 “人类持有终极关怀的信仰”建立在 “主观、特殊的东西”基础之上。只有马克思、恩格斯

8、把这一“终极意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科学的信仰,实现了信仰史上的伟大的变革。1.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实践基础上的主体与客体融合的统一马克思在揭露神话与宗教的本质时指出:信仰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这里所说的没有获得自己的“自己”和再度丧失自己的“自己”都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正是据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马克思才把处于自然崇拜阶段使自己消融于自然界的异己力量的人叫做没有获得自己,而把服从于上帝权威的人叫做再度丧失自己,进而导致关于宗教是人的本质异化的结论和对产生宗教异化的现实。世界的激烈批判。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

9、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只有将人的主体纳入到自身的实践观念之中,人才有精神,才有斗志。在此,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主体与客体结合的汇合点,把实践看作是正确解决主、客体矛盾的唯一途径,并且认为,道德、纪律、制度等其他政治上层建筑也必须依赖实践信仰的支撑。失去了实践信仰的支撑,道德、法规等就成为无源之水,它只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社会现象,不可能上升为人的自觉行为和追求。这一观点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信仰的信仰对象比较中得到证明:神话与宗教都崇拜神灵或上帝,对崇拜者来说,他清

10、醒地认识到自身与崇拜对象的距离,因而在崇拜中,表达着人的渴望、羡慕、敬佩、赞美等感情,体现了人希望同一于崇拜对象的渴求。对马克思主义来说,自身与信仰对象是合二为一的、没有差异的,信仰对象就是信仰者确信并应努力践行的目标,虽然它也表达着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臣服和崇拜,但它与单纯的崇拜不同,它意味着信仰对象将通过信仰者的主体转化为信仰者内在的观念与意识。因而,马克思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主体将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内化为其主体观念、思维方式,并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的过程。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人类实践活动的 “每次现实”和 “个别现实”是有限的,而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却是一

11、个无限的历史展开过程,实践活动是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自在与自为等矛盾的 “交错点” ,它并不是一个凝固、静止、孤立的“点” ,而是聚集在这个“交错点”上的全部矛盾的历史展开过程。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无限就是有限的展开过程” 。 在实践的展开过程中,表现了实践的无限的指向性和无限的过程性。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由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所蕴涵的理想性是一种无限的指向性。因此,基于人类实践的人类思维,总是表现为对无限的寻求: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 “终极存在 ”、寻求作为知识统一性的 “终极解释” 、寻求作为意义统一性的 “终极价值。实践的这种矛盾

12、性,正好契合了信仰本身的内容。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它的批判不在于为人们寻找某种心灵的抚慰,而是最终使批判的对象革命化。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把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超越落实到现实实践的平台上,落实到从实际出发、正确反映世界真实可能性的前提上,落实到对现存世界一切有价值成果的吸取和发展的层面上。信仰追寻的作为世界统一性的 “终极存在” ,这就是人类实践和人类思维作为对象化活动所无法逃避的指向性。由此可见,信仰的终极意义追求,不是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的或超然于人类历史活动之外的玄想和遐想,而恰恰是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实践具有无限的指向性,它为人类在世界中提供了

13、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 “最高支撑点” 。信仰的存在与发展,则深深地植根于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 实践之中。3.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信仰是一种以“相信”为中心的“知” “情” “意”相统一的综合性的精神状态。从它的“信”之层级程度或结构来划分,可包括“可信”和“确信”两种状态。任何一种信仰必须是可信和确信的统一。所谓“可信”就是信仰的对象能够在理论上使主体深刻理解和接受。它需要主体运用一定的知识,对于信仰的对象予以一定程度的分析和逻辑论证。这即是信仰中的 “知”的因素;但是,仅仅是“知”而没有由此进一步上升为对于对象的理论上的 “确信” ,信仰也不能确立。所谓“确信

14、” ,就是“相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它是一种在思想上的“相信”发展到必须在行动上不可遏止地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状态。确信与可信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传统的信仰观认为,当信仰内容与自己的价值终极指向高度吻合,他就渴望拥有此信仰,然而,主体的理性和经验尚无力论证和验证这种信仰具有真理性,是真实可靠的、令人信服的时候,他就痛苦、灰心。 “因为科学的范围限于外部现象,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只是一些关于事物的经验符号及其证实方法,科学不能驳倒关于灵魂不死、上帝之类的宗教教义。 ”上述观点虽然肯定了信仰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仅把信仰看作思维的机制,仅仅停留在认识论领域,无法从深层次说明信

15、仰和怀疑相互交替的具体现实根源,也无法说明信仰在产生怀疑中的作用,进而容易导致以怀疑取代信仰。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唯一正确的信仰,在我国,它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我们在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实践中,仍有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反思我们过去的失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上,主要是没有坚持从实践矛盾性方面把握好 “意义世界”的追求。结果使我们实际上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对意义世界的向往。1.从实践活动的对立统一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18、19(世纪,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果,但这种“纯粹物质实践”也导致了两种忧虑:一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人

16、的身体的 “畸形”发展,二是由于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而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的 “不平等的发展” 。而今天,这种 “纯粹物质实践” 的趋势仍没有改变,实践经常被科学技术的实践所占领,由此造成“世界问题”接连不断地出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但人的存在必须以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生存方式为依托, “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终极存在意义的重要目标。因此,人的意义危机根源在于“人的未完成性和不完善性” 。要摆脱人的意义丧失,就应一方面不能离开 “纯粹物质实践”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 “精神实践 ”即对人的终极价值目标的追寻的重要性。2. 从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它不能脱离历史的、阶级的范畴。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趋于最高理想社会的精神追求,在这一追求中,人并不以自身的 “实然” 状态为满足,而是力图超越“实然”用“ 应该”来表现自身,其实质是通过意志的努力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