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67400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元明清后人物画和面相学的关系摘要: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于外形的相似,而是更注重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 “相由心生” ,一个人的心境往往可以通过特定的面相表现出来。可到了元明清,文人画家更青睐于山水画和花鸟画。面相学也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被人遗忘。当代人物画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冲击,而绘画者常说的“三庭五眼” ,其实最早为相学术语。这些都可以论证中国人物画和面相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尝试浅析元明清后人物画与面相学的关系。 关键词:相学;元明清;人物画 一、元明清绘画题材的侧重 虽然元代画人物的画家中不缺乏高手好手,但文人画突显出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文人

2、们较多喜欢画山水和花鸟,此时竹石、梅兰等题材也逐渐在画面中出现。元代的人物画家王擅长人物画,且造型精准生动。他的著作写像秘诀中有记“凡写像者需通晓相法” ,这可以很明确推断于王绎而言,相法相对于人物绘画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王绎本人也是以擅长画人物肖像而出名的,他画的人物,造型生动精准。 元代虽然人物画还是不如山水受推崇,但还是存在很多画家继续坚持着人物绘画,如赵孟?、钱选、卫九鼎等人,都是人物绘画中的高手。 二、丁和传真心领 继写像秘诀后,又有了一本对于人物绘画影响不小的著作诞生,也就是清朝丁皋著录的传真心领 。书中有记载“写真一事,须知意在笔先,气在笔后,分阴阳,定虚实,经营惨淡”1。丁

3、皋提出在画画前应先观察写生对象,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再开始动笔,有胸有成竹之势,这种先观察再动笔的作画步骤,就是将面相学融入到了观察的步骤当中。 传真心领中还收录了“三停五部图” 、 “起稿论” 、 “染法分门” 、 “面色论” 、 “气血论”及面部五官的“天庭论” 、 “鼻准论”等,是画人物者必看的一本面相学的著作。 丁皋传真心领中对人物面部理论的分析,恰巧与西方科学绘画的“三庭五眼”相类似。 三、明清人物的发展 明清之际,西方列强国家的入侵,使得中国的传统国画和西方的油画相碰撞,而且中西相学也产生了一定的交汇。传教士来到中国,更带来了欧洲的艺术,传统人物绘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比较著

4、名的是乾隆时期从意大利米兰来到清宫中成为宫廷画师的郎世宁。他将乾隆皇帝一身中经历比较大的事情一一在画面上记录下来。但中国人一直不喜欢油画,因为油画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得浑浊不干净。所以郎世宁等其他外籍画师为了适应宫廷中对美的要求,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绘画,使用矿物质颜料在绢上作画,且一改西画中对阴影使用的绘画习惯。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达 88 高寿。那么通过图 1 乾隆帝的画像来看看慈眉善目乾隆帝是不是真的有长寿的“标志” 。 (一)脸型 拥有长方形脸,整个脸型椭圆且长的人,这种人可得长寿。画像中乾隆帝的脸椭圆且长。 (二)人中 神相全编中说“人中深而长着,长寿”

5、。人中深长、端正而直的人可以长寿。乾隆帝虽然人中两侧长了胡须,深长的人中还是依稀可见的。 (三)中停 中停是指从眉毛到鼻准的部位。中挺丰满端正,鼻梁挺直,有“年寿隆起者寿”的说法,就是指鼻梁中部隆起者可以长寿。画像中乾隆帝的中停较长,鼻梁直挺,是长寿之面相。 清光绪年间,将古代的“门神画”正式成为“年画” ,年画娃娃(图 2)可爱的造型,以及美好的寓意,使得其深受我国农村老百姓的喜爱。年画娃娃的造像,也对婴戏图中儿童形象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 2 中两个年画娃娃均有抓髻,抓髻在民间既有繁衍和生育的寓意。两个娃娃手举着莲花,骑在金鱼和鲤鱼的身上,寓意着“阖家欢乐,年年有余” 。尤其引人注意

6、的是娃娃那红扑扑的脸颊,寓意着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很多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要考虑所表达的情感和作用,所以研究绘画对象的面相,来探究其内心世界,对绘画作品的阐述尤为有效。 四、元明清人物画与面相学的关系总结 上文中描述了元明清后,西方绘画对于传统国画的影响。西方绘画对于比例和光影极为讲究,同为刻画人物,西方绘画中对比例把握越精准,所刻画的人物就会越惟妙惟肖。中国传统国画对于表现人物性格和?刃氖澜绲囊?求也是极高的,但通过刻画外表来展现内在,必然离不开面相学对绘画的指导。明清后,西画中画互相影响,面相学的学习对于画好人物画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当代的绘画人,大多是过早接触西方的绘画方式,利用光影去完成素描作品,而较晚接触国画去完成一幅完整的人物画。人物画的画面形式也逐渐变得过于写实,而缺失了国画人物的韵味。如果重新拾起面相学,我想会对今后人物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面貌和气息。 作者简介:唐梦玲,女(1991-) ,民族:汉,籍贯:安徽。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画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