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66994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介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开阔,语言能力还很欠缺,面对写作无从下笔这些因素,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才能攻破这个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通过多年来自己对作文教学的摸索探讨,我个人认为:写作的题材源于生活。首先应该让作文教学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走向大自然。其次就是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次就是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总的来说就是变学生厌作文为爱作文。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摸索探讨的几点体会。 一、观察入手,指导学生写作入门。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基本方法。观察得越仔细感性认识就越丰富

2、,辨别事物的能力就越强。 作文教学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先观察再指导,为什么呢?因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刚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学生的字词还不丰富,知识面还很窄。刚接触笔头作文这一新内容,如果按常规的方法让学生去写作,学生会感到无从下笔,不知道怎样写,也不知道写什么。怎样才能引导中年级学生作文上路?我认为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写作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对作文所需的素材进行仔细地、有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去写作,学生对这样的作文才会感到有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层次,有重点。 二、活动和实践,提取写作素材。 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来源

3、于社会,来源于实践。一个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活这片肥沃的土地。对于学生写作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广阔的大自然中,熟悉社会,熟悉生活,参加活动,进行实践,才能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课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外,还要让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和社会实践。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还需要学生作详细的笔记,要养成收集素材、整理素材的习惯。 三、多读书和读好书,促进学生写作提升。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写作成功的源泉。一个人要想在写作上有所作为,除了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外,还要孜孜不倦的读书。书读得越多,知识就越丰富,思想境界越高。学生也一样,要写好作文,不光只要培养观察的习惯、收集整理素材的习惯,还要培养读书的习惯。 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呢?我认为:第一,鼓励学生多订一些少儿读物,在班级内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读书的兴趣。第二,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努力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第三,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多?x书。第四,在班级内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活动,激励学生多读书。 总之,多年来,我从作文教学的改革尝试中发现:善于观察、活动与实践、读书积累,这三要素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尝试,小学作文教学这一难题一定会由难变易,学生也一定会由厌作文、怕作文变得爱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