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59278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学习欲望。学习欲望才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所以,教师

2、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教师可这样导言:大家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 20%30%,而在干燥的空气中钢铁制品却不易生锈,这是为什么?怎样保护钢铁制品?又如,在实验室里,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反应速度较慢,这时若滴加进少量硫酸铜溶液,则会明显加快反应速度,这是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被点燃,引入课题便水到渠成。学生一旦对教师设置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也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真理的欲望,学生会自觉的主动加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这样就会大幅度的

3、提升教学质量。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要善于设问点拨,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如,学习“电解质”时,可以提问:“同学们,在医院做心电图时,医生在仪器与皮肤的接触部位擦的是氯化钠溶液而不是酒精溶液,为什么?”有学生说:“因为酒精易挥发。 ”有学生说:“因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消毒。 ”显然此时学生的思维是盲目的,老师引导提问:“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什么条件?”学生经过老师的点拨,思考讨论后得出:“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电流。 ”从而得出结论:氯化钠是电解质。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一语道破天机” ,而是通过启

4、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获取知识的途径。这样的启发犹如黑暗中的指路灯,能顺利地把学生引上学海之路。 三、重视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资源就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可被用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各种教学因素,如:学生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合作情况、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或是错误的问题和解答等按照新课标理念,教师不应只作为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的传统型教师,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师要做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到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随机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自主建构来完成对知识的

5、真正“接受” 。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下面的实例,可以很好的展示生成性教学过程。 问题的提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13)的混合液 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 170,将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正确结论是乙烯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有的学生质疑:烧瓶底部有黑色的碳,单质碳和浓硫酸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CO2 和 SO2 气体,会不会是 SO2 气体使溶液褪色?加热时会产生 C2H5OH 蒸气,C2H5OH 会使高锰酸

6、钾溶液褪色吗? 问题解决过程:经过师生讨论认为: 1.先验证有没有 SO2 气体杂质产生。在乙烯发生装置后直接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观察品红溶液是否褪色,结果是品红褪色,说明可能有 SO2 气体,然后再在乙烯发生装置和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之间连接一个盛 NaOH 溶液的洗气瓶,观察除去 SO2 气体,CO2 气体和 C2H5OH 蒸汽后,乙烯气体能否使品红褪色,结果品红溶液不褪色,到此就可以说明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SO2 气体。 2.验证 C2H5OH 蒸汽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往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 C2H5OH 液体,观察是否褪色?结果是C2H5OH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了,所以

7、乙烯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之前要除去 C2H5OH 蒸气,防止 C2H5OH 干扰乙烯的性质检验。所以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前通过浓 NaOH 溶液,结果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仍能褪色,说明是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前也要通过浓 NaOH 溶液,既除去 SO2 气体干扰,又除去 C2H5OH 蒸气的干扰,才能说明乙烯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四、结合课堂的动态,实施分层教学 面对动态的课堂,学生的分层也应该是动态的,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进行调控,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抛出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难度台阶,既能够让优等生的思维跳跃,又能让基础差的学生

8、拾阶而上,以不同的难度阶梯延伸学生的个性思维.比如在学习“SO2 的还原性”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来推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灵活地建立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 SO2 的性质进行猜想,机智的学生会对 SO2 的还原性积极探索,顺应学生的生成,可以向基础一般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 SO2 具有还原性?学生结合对还原性知识的学习做出正确的回答:因为 SO2 中的硫元素为+4 价,可以升高为+6 价,所以可以具有还原性.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舞了学生的信心,再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新问题:该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SO2 的还原性?全班学生也会跟着思考这个问题,融合学生的积极生成,教师的步步引导,学生最终选用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验证SO2 的还原性,对化学知识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朱志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吴文瑞,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