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五性,提升效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28122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五性,提升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注重五性,提升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注重五性,提升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注重五性,提升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注重五性,提升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五性,提升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五性,提升效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五性” ,提升效率谈化学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 俞健 (215600)国内有学者预测:“未来教育领域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很可能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即教育生态化时代。 ”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是实施生态化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生态化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以生态学的眼光、态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依据的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种特定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动态性生成。本文就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生态化设计,谈一些体会:一处理教材要有灵活性,让科学探究更加有效。处理教材时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力与差异性,变原来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 ,在

2、教学设计时,通常采取“调” “联” “扩” “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自己的个性化风格和特点,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发展的载体,也为自己灵活驾驭课堂创设更多的主动。同时在处理教材时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设计,因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学设计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的学习顺序进行的重新编排,先通过感受溶液,让学生分组体验配制两种蔗糖溶液的实验,再引出溶质溶剂的概念;通过补充镁带和稀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探究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溶剂如何进行判断,以此拓展

3、学生的思维。最后,通过分析学生配制两种溶液,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整节课以配制溶液为线索,将整堂课串连起来,充分让学生体验溶液的组成,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提问、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动手又动脑,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设计教案要有预设性,为“动态生成”拓展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运作有效地进行,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并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成了

4、教师们长期不懈的追求目标,特别是有些教师写的详案,详到了课堂中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详到了学生的每一个回答。但是,这种教学设计不应当成为限制教师与学生的探索、创作的框子,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师要促成学生发展,就不能无视他的存在。例如:老师师在讲解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后,拿起一个雪碧瓶,问:雪碧里的溶质是什么?老师原本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回答是二氧化碳(预设的 PPT 上就打着CO2) , 那么老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得出预设好的

5、结论:溶质还可以是气体。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位学生竟然很有礼貌地对老师说:“老师,您能把雪碧瓶上的标签借我一下吗?”老师可能也没有考虑那么多,撕了标签就递了过去,老师可能还是没想到,学生接过标签就照上面念了起来:溶质有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食用香料,顿时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片掌声, “课堂生成好精彩” 。上课老师接过学生还回来的标签,好象才有点醒悟,也许由于紧张,老师对学生说:“你说得非常好,这张标签送给你。 ”引起了学生的哄笑,接着老师可能才真的清醒过来, , “老师把这瓶雪碧奖给你” 。如果老师没有事先在 PPT 上打上 CO2,预设留白,或者能临场应变补充说上一句“雪碧里确实有多

6、种溶质,但气体溶质是 CO2”那这堂课便更精彩!。课堂教学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照耀学生求知热情的阳光。它不是让学生带着口袋来,装着标准答案走,而是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当然,弹性的教案还需要实践的支撑,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捕捉信息,把握生成性资源,灵活地驾驭课堂,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充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使课堂生成更加美丽!三、捕捉“生活性”,创设问题情境。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 中提出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 新课程在内

7、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例如, 化学与环境中酸雨内容的教学,可以采用引领学生对相关生活素材的归纳和演绎获取新知。材料一:(1)50 年前,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精美浮雕花纹还清晰可见,而现在大多是模糊不清,部分已成光板(2)华夏子孙的骄傲万里长城,许多地段的砖块、石块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侵蚀、急待解决。(3)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正受到来自大自然的侵蚀,美国人正想办法拯救。材料二: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雨(即雨水中含有硫酸 ),某校科技小组在某地采集了

8、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 pH 值。得到下列数据测定时间/分钟 0 1 2 4 5pH 4.73 4.62 4.56 4.55 4.55问题:随时间推移,雨水酸性怎样变化? 雨水中硫酸怎样产生?材料三:减少酸雨的途径之一脱硫技术。在含硫的矿物燃料中加入生石灰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另外也可以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这些生活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9、四、开发“错误性”学生资源,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可以这样说,认识是在错误的不断产生与改正中进步的,只有正确认识的不断积累而进步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错误的心态不同、教师处理的技巧不同,则教育价值会随之不同。对于错误加以充分的分析和利用,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掌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认知结构上的成熟度,还可以使“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并帮助完善、更新认知结构,调控思维方向,进行反思性学习等,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善待错误、珍视错误,充分发挥“错误性”资源的生态性教育教学价值。关于“错误性”学生资源的教学设计。一、要使学生认识错误对于自身学习发

10、展的价值,培养对错误的宽容和友好态度、让学生感受到纠错成功的喜悦。二、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通过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隐匿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意识难以触及的错误充分暴露,其次是纠错,纠错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分析时要触及根源,对那些“根系发达”的错误,分析时应更细心、多角度展开,以防“春风吹又生” 。例如:酸和碱的反应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初学时,很多同学认为,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置换出来,铝、锌等比铁活泼的金属也能置换出铜,从而得出,更活泼的钾、钙、钠等同样能将铜置换出来。这种错误的出现是十分普遍和正常的,教学时,必须得进行实验情境的创设,将金属钠从煤油中

11、取出,擦拭后,放入硫酸铜溶液,让学生体验到整个实验过程发生的现象,才能彻底杜绝这种错误的发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到判断金属和盐反应时的条件。五重视思想性,提升创新能力。“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教师不仅要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化学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反复激烈斗争的历史。化学史上的许多事例说明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科学研究的成败有重大的影响。例如,在进行空气的成分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领略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历程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可以对空气

12、成分的发现进行史学教学:舍勒(Scheele)和普里斯特利( Priestly)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取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缺乏怀疑批判精神, “真理碰到鼻子尖却没有发现” ,结果使这种本来可以推翻燃素说,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在他们的手中没有结出果实,而拉瓦锡受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的启发,做了很精细的实验,被人们称为“二十天实验”。 千百年来被人们当作“元素 ”的空气,终于被拉瓦锡揭开了真面目 原来,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混合组成的。 拉瓦锡勇敢地冲破“燃素学说”的束缚,揭示了氧和燃烧的本质,一七八九年,拉瓦锡在他的名著化学概论里,清楚地阐明了燃烧的本质。化学史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发现问题,进行推理判断,又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的完整过程,汲取有益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际能力,也提高了包括归纳和演绎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