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27123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黄老师“种群的特征”案例分析平罗二中 吕淑萍在我校组织的听课活动中,我就黄建臣老师的一节“种群的特征”高三复习课谈谈自己的体会。本章在知识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的特征。因此,本章的教学在处理不同知识内容时,要根据教学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建立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本章在科学方法教育上的侧重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实例来让学生领悟。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列举种群的特征。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4.阐明群落的演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影响。2.认同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政策。能力方面:1.尝试

2、建立数学模型。2.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层次性强符合教学课标的要求,三维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情感方面的目标在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具体的说如能体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点明确、难点突破较好。一、备课反思高三复习课综合性强,教师以考纲和近几年的考试题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这节课。先介绍这节课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趋势,然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解。这样设计较为合理,重难点突出,内容精练,习题有代表性。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语言简洁,注重语言联系性和准确性,注重了知识衔接过度,语速也达到了自己设计的要求,内容

3、讲解有条理。注重基础、注重方法归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不够,没有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教材的重要性,应更好的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过分注重课堂完整性,课件设计上有的字体较小,影响学生听课。 三.课后反思 基于考纲和近年来的高考题指导和导向作用,应更多研究考纲和近年高考题。复习课设计和教学更应该做充分准备,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改变原有的接受性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就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前学知识和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复习,常常出现知识间混淆和记忆的不协调。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复习应把握以下五个“量”。1、增加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量 根据生物高考考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重要性。我们更应清楚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缺乏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生物复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师

5、的作用不能忽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更重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自觉发现其中有联系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有助于将死知识学活,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 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练习的数量,腾出时间对练习

6、进行必要的反思 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三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复习辅导报纸如:考试报的高考生物版、中学生学习报的生物周刊高三版等(内含章节、单元练习、专题复习练习及综合练习)足以应对高考,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浪费时间而已。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因此,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 事倍功半 ”的复习效率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让学生找找

7、“感觉”。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同时,对于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学知识,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3、增加对错题的积累量 进入高三后,学生所做的练习数量和次数肯定要比高二多,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3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三到五个题,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

8、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4、增加对典型例题的拥有量 上好例题分析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学生应该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学生对典型例题特别是图表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等应该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解题的步骤,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记硬背答案。因为题目是可以变化的,一个人记忆量是有限的。学生最好自己要能够发生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巩固作用,更能活跃自己的发散思维。 5、合理的时间利用量 高三各门高考科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抢时间的现象,学生可能疲于应付,常常是自我支配时间的较少。如何

9、解决生物学科应有的时间分配?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对复习用时深有体会,学生每天用于生物学科复习的时间不能少于 1 小时,但 1 小时可以进行如下的分配:早晨 20 分钟早读、傍晚 40 分钟的暮读或翻阅或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反思或做生物作业。因为生物知识的回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切不可考前“临时抱佛脚” 式的复习来应付考试。因此,对于生物学科的复习用时应该有一个合理量。 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

10、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并且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