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498587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 1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阅读(6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7 题。(21 分)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快阁是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

2、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

3、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和踯躅都很鲜艳,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a)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b)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c)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d)它们是在采蜜吗?(e)它们是在舞蹈吗?(f)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

4、,一群蜂,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这种想象绝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我一块儿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她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她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用心 爱心 专心 - 2 -藤。不过

5、,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在架下的石登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

6、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联系下文看,首段的作用是 。(2 分)2.第段的写景状物较有特点,请具体说明。(3 分)3.写紫藤花之前,作者先介绍快阁和阁旁的花园,这样写的好处是 。(2 分)4.第段如果分二层,应怎样分?请用“/”在下面划出。 (2 分)(a) (b) (c) (d ) (e) (f )5.从上下文看,与段划线句相呼应的句子应该是 。 (2 分)6.下列对本文的赏析评论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A.这篇散文有很浓厚的文化色

7、彩,花间集、放翁、快阁、鉴湖等等都是文化,但因不是本文中心所在,所以作者未作深入挖掘。B. “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 ”一句,既引出放翁的词句,揭示一定的文化内涵,又从侧面突出快阁风景的优美。C.第段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一幅花盛蜂忙,花蜂相恋的幸福动人场景。D. 两段,作者在写青莲色紫藤花朵凋零、青春已逝、野蜂散尽时,流露出无尽的伤感。E. 啄木鸟的叫声以声写静,也写出了环境的清冷。F.本文作者通过描写快阁的紫藤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对文化、对青春、对爱情的一种真切体验,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7.这篇散文语言很有特色,试从词语运用、句式、修辞和语言风格中,任选二方面举例说明。(4 分)(

8、二)补充下列名句。 (任选其中 6 句) (6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 3 -8.(1)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想佳人妆楼颙望, 。 (柳永八声甘州 )(3) , ,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4)落木千山天远大, 。 (黄庭坚登快阁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6) ,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7) 祸兮福之所倚, 。 (老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 915 题。(共 16 分)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

9、,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

10、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9.项脊轩志选自 ,作者归有光, 代著名散文家。 (2 分)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墙往往而是( ) 殆有神护者(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 ) (2 分)A. 而母立于兹 B. 久不见若影 C. 汝姊在吾怀 D. 述诸小妹语曰1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汝

11、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能以足音辨人 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A. 相同,也相同 B. 不相同,相同C. 相同,不同 D. 不同 也不同13.与“轩凡四遭火,得不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 其制稍异于前 B.将何往而非病C.戍卒叫,函谷举 D.传其事以为官戒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起过渡作用,引出下文对“可喜可悲”之事的叙述,抒发对项脊轩的深厚感情。B.本文叙事以白描见长,如写祖母,只平平常常几句话和二个动作,就表现出责备、疼爱和用心 爱心 专心 - 4 -喜悦交织的复杂情感。C.作者回顾母亲

12、和祖母时,分别以“余泣,妪亦泣”和“令人长号不自禁”来抒写不能自已的悲痛,然而在怀念妻子时却不见类似的描写,这暗含着祖母母亲的去世带给作者的打击更沉重。D.文末“今已亭亭如盖矣”之句摇曳生姿,除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意外,同时以乐景写哀情,含蓄地结束全篇,引发读者不尽的哀婉惆怅。15.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吾儿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2)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四)阅读下文,完成 1622 题。 (共 17 分)牡 丹 说袁 枚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wi:繁盛) ,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

13、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 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子亟亟

14、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16.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 分)客过而尤之( ) 然则子之病(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二项是( ) ( ) (2 分)A. 宜重吾价 B. 吾家读书久不效C. 下牡丹百倍者 D. 取儿藁葬1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 分)A. 亡何花开 B. 子亟亟焉 C.齐王大说苏子 D.昂其直19.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 中,二个“之”字后都省略了 “于” 。B.“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中的 “也”用在主语后,起停顿作用。用心 爱心 专心 - 5 -C.“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是二个宾语前置句。D.“以其犹奇于新也” “ 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两句中的“其”用法相同。20.下列各句全都属于主人对新买牡丹做法的一组是( ) (3 分)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归其原,数日亦死 暴摧折之,移非其时一月之间,忽予忽夺 新者虽来,旧者不让 喜而左之,怒而右之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