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9812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1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 议 书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2、项目规模:总投资 500 万元3、项目建设单位:广德绿园香菇专业合作社4、项目法人代表:5、项目选址:广德县杨滩乡独树街道6、项目建成时间:8 个月7、建设性质:新建8、项目主要经营范围:生态型食用菌培植生产、销售服务、出口创汇等经营业务。二、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 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为农村改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许许多多实惠。独树农村社员为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纷纷选择生态、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2高效香菇栽培产业,并成立了自

2、己的香菇专业合作社组织。目前独树已发展菇农数百户,香菇栽培种植已初具规模,年产鲜菇超过 500 万斤,全部销售往上海、杭州、南京、无锡等大中城市市场,市场行情十分看好。但由于科技支撑力不够,致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服务工作跟不上,菇农受损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上一个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为菇农做好香菇种植、加工、销售提供技术、信息、市场服务,加强技术支撑力度,已迫在眉睫。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香菇发展前景广阔。香菇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生产周期较短,投入较少,售价较高,栽培香菇可获取较高的效益。它既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食物,又是传统名贵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鲜菇、干

3、菇或香菇罐头,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我国已成为香菇生产和出口大国,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发展了传统的栽培技术,造就了一支科技队伍和栽培大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香菇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香菇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香菇是独树农村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当地代料香菇产业有良好的资源条件,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对于调整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代料香菇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采取小径段木和木屑生产香菇,比老法条木生产,是一大进步,节约了木材,但还是要消耗不少森林资源,对森林复盖面,保持生

4、态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3平衡有一定影响,势必制约香菇生产的发展。现在代料资源丰富,利用稻草、小麦秸秆、野草生产香菇,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林业资源,利用资源节约型发展经济是两全其美的事。代料香菇是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有效手段。独树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促进高效农业发展,近两年来当地农民已将食用菌作为一种潜在产业。广德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独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也特别适宜食用菌的生产。当地农民有种植香菇的经验,发展代料香菇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只要市场前景可观,菇农收益有保证,农民就容易接受种植代料香菇这种致富方式。三、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广德绿园香菇专业

5、合作社成立于 2011 年 6 月,是为独树村(社区)广大菇农提供香菇种植技术、管理、信息、收购、市场等项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注册资本 50 万元。合作社成立后,本着“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营思想,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型香菇种植生产,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立体生态系统,力求走出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路子。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典型引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等有效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4措施,目前,独树广德绿园香菇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指导香菇种植并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分布的发展局面。独树村

6、(社区)位于广德县西南部,辖 22 个村民组,面积 12 平方公里,全村人口 3770余人,约有 1000 余户农户家庭,现有菇农不足 10%,参加合作社的菇农占现有菇农比例也不过 10%。2010 年合作社菇农产鲜菇 200 余万斤。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走“市场+合作社+会员和农户”路子,将产品远销予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市场,初步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接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自觉进行大田种植结构调整,并向规模化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克服了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等不足,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独树是我县革

7、命老区,且为南部山区,引导农民走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正是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当前,对于农村特别是偏僻的老区、山区来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项目、资金、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如何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 ,变“输血”为“造血”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合作社通过这样的组织联合,一方面,合作社创办基地,可以示范种植,降低风险,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基地建设实现山地综合开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加强企业在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市场开拓上都给予无偿服务,最终得实惠的是农民。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5四、项目建设的依据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

8、导目录(2011 年本)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4.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5.国家农业开发办 2012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请指南6.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7.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 年本) 8.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园区发展规划纲要9.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10.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11.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12.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3.建设

9、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14.广德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7 年本) 15.广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6.广德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17.广德县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二十条1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6五、 食用菌市场分析5.1 食用菌市场概况金针菇是我国最早栽培的食用菌之一。1928 年,日本京都的森本颜三郎发明了瓶栽法,30 年代,我国的裘维蕃,潘志农,余小铁等开始了金针菇的瓶栽试验。60 年代开始以利用空调设备等自动化装备实现了金针菇人工栽培工厂化。1964 年,福建真菌研究所在全国各地采集和分离野生金针菇菌株,1979 年起比

10、较系统和深入的进行了菌株驯化、选育和栽培的研究。1982 年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第一个优良菌株“三明一号”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20 世纪 90 年代前栽培黄色金针,90 年代后以栽培白色金针为主。据中国食用菌行业规划,2010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 600万吨,出口 50 万吨,创汇 8 亿美元,人均消费量达到 3 公斤。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六位,正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但是,现在我国的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国内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食用菌 0.2 公斤,仅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 8%,食用菌产品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食用菌产业正向着品种多样化

11、、资源持续化、菌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市场网络化、菇餐大众化、贸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全景看好。5.2国际国内市场前景金针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上海、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市、自治区。在自然界,秋末冬初或早春,多见于杨、柳、榆、槐、构、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7槭、桑、柿、椴、枫杨、桂花等树的枯枝和树桩上,多数是丛生的。偶尔也发生在上述一些树的活立木上,在树皮与木质部之间形成大量菌丝,引起木材的变黄腐朽。金针菇是我国最早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早在公元六世纪(533-544 年),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它的接种和培养

12、方法;元代王祯农书 、明代俞宗本种树书中,对金针菇的栽培技术有了更加详细的介绍。目前,金针菇的产量在世界栽培的食用菌中仅次于蘑菇、香菇、草菇,居第四位。金针菇也是国际菇类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商品,产品以金针菇罐头和鲜子实体为主。金针菇的价格较贵,用它制成的罐头通常是蘑菇罐头的 4-5 倍;在香港市场上,每斤鲜菇可值人民币 4-6 元。世界上生产金针菇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日本从六十年代开始已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在年产量达6 万多吨;我国台湾省的年产量达 3000 多吨。我国大陆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对野生金针菇进行人工驯化工作;七十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了一些菌株;并开始比较系统和深入地进行

13、了金针菇的驯化和选育研究,已选育出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生长周期较短、亲菌污染低的优良菌株。在栽培方式和方法上,也改革了传统的段木栽培方式,改用木屑、麦麸、米糠、棉籽壳等代用料瓶栽:有些单位科用生料栽培,也初步获得了成功。近几年、我国的金针菇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部分省、市、自治区己开始批量生产,金针菇罐头也已打入国际市场。但是,金针菇生产在我国普及面还很小,产量也不高,很不适应国内外日益增长着的需要。发展金针菇生产,对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外贸出口,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8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食用菌总产量占世界的70,雄居世界之首,但我国城乡

14、居民食用菌消费量却很低,人均年消费仅 02 公斤,尚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 110,据报导,美国人均每年消费 15 公斤,日本 3 公斤,港澳地区 48 公斤,若按我国人均年消费量达到 2 公斤计算,消费缺口高达 200 万吨以上。同时,全国食用菌产地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我国过去食用菌主产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河南等省份,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食用菌这种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正在退出,过去全国著名的“菇县”出现了“菇县无菇”和退耕还林的现象, “南菇北移”已成定势。在新旧格局变化中,一方面全国生产规模在下降,另方面出口数量以20左右的速度在递增。由此可见,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六、 项目拟建

15、规模与拟建内容6.1 拟建规模本项目拟用地 150 亩,菌棚面积 80040,形成年产 2561280 斤鲜菇生产能力。6.2 拟建内容(1)标准菇棚;(2)配套建设原材料堆场;(3)简易粉碎车间,配备相应的切片粉碎设备;(4)简易接种、拌料灭菌车间、购置接种等辅助设备及食用菌运输车辆。(5)保鲜冷库;(6)其他辅助设施。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9七、 项目选址食用菌种植基地选择要求周边 2000m 以内无污染源;基地距高速公路、国道 1000m 以上,地方主干道 500m 以上;距医院、城市生活污染源、化工企业、窑厂 2000m 以上。基地的大气、灌溉水和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无公害蔬

16、菜产地环境等要求,即符合农业标准化环境质量标准(DB32/T343.1- 1999)。本项目种植(栽培)基地选址于杨滩乡独树社区、独-月公路一侧,用地面积 150 亩。该位置地势平坦,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清洁、交通便利,用电方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项目选址于此,符合食用菌栽培基地对水源、环境、交通和相关特定条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八、 生产工艺与环境保护8.1 生产工艺流程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我国多年一直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广德绿园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10图表-1 生产工艺流程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