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04303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7(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极地涡旋(简称“极涡” )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 年 12 月底,

2、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 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 2016 年 1 月 23 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1。锋附近,气流上升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空气聚积,气流下沉D、地球冷极,地高空的风向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涡南下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答案】 点定位】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完成 7。4. 图中

3、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 500m B. 550600m D. 650 图中有一座占地 1,7000m 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近年来,当地居民由单一的蔬菜种植转为发展集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经济活动,导致该转变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 B. 劳动力 C. 市场 D. 科技【答案】4. B 5. D 6. 情提供【解析】试题分析:4. 读图可知,该地区最高点介于 900低点介于 350间,因此,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介于 500间,故选 B。5. “进山不见寺”类似“深山藏古寺”意境,应选择山地中隐藏的低地地区,据此可以推

4、知丁地符合要求。6. 近年,影响农民转变种植类型与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为市场。考点: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等高线图的判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河北省的蔬菜种植面积却在扩大,河北蔬菜生产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和冀北高原区。读“2012 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 ,完成 7。7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需求减少 B 水热条件变整 C 高铁运输便利 D 生产成本提高8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夏季气候凉爽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肥力高水资源丰富A B C D9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

5、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答案】 情提供。指原始设备制造商,其基本含义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关联图” 。读图完成 10。10、表示生产环节,正确的是A设计和营销、代工生产、零部件供应 B代工生产、零部件供应、设计和营销C设计和营销、零部件供应、代工生产 D零部件供应、代工生产、设

6、计和营销11该电脑公司产业链最大的优势是A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B可降低产品的利润价值C可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 D可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答案】10、D 11、情提供:产业生产特点,主要生产环节分布特点及原因。第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2 题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成下列问题。 (22 分)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4 年消费 426000 万吨标准煤(2004 年为 230281万吨标准煤) ,占全球消费量的 核电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但核电站的安全备受

7、人们关注。截止 2015 年 8 月 12 日,我国大陆现役核电机组数量达 26 台,加上正在修建的共 51 台。根据“十三五”规划草稿,我国将在 2016 年开始的五年内,每年建设 6 到 8 座核电站。近年我国核电工业与英国等多国展开深入合作,与阿根廷签下核电装备 美元大单。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与 2004 年相比,简述我国 2014 年能源消费特点。 (6 分)(2)分析我国已运营核电站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8 分)(3)对于我国今后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核电,请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8 分)【答案】(1)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有很大

8、比重;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上升明显,但仍不足 20%;能源消费结构正在趋向合理。 (答 3 点得 6 分)(2)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2 分) ;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能源资源匮乏)2 分) ;核电为高效清洁能源,既能缓解沿海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又能减少环境污染(2 分) ;水源丰富,核电生产冷却方便(2 分) 。(3)应该(2 分) 。理由: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核电是清洁能源,可以减轻污染;核电可以带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核电装备出口,为国家创汇,提高经济效益。 (答 3 点得 6 分)不应该(2 分) 。

9、理由: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不必大规模发展核电;核电生产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民众反对在本地建设;核电工业废料处理难度大。 (答 3 点得 6 分)考点: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沼泽地带。乌尤尼盐沼(图甲)为世界最大的盐沼,由于雨季积水时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景色,水天相接,纯净梦幻,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 (图乙) ;同时,乌尤尼盐沼卤水中含有几乎占有全世界一半的锂金属资源。锂金属资源主要通过卤水提锂工艺制成初级产品碳酸锂。图乙图甲(1)分析乌尤尼盐沼形成的自然原因。 (8 分)(2)分析“天空

10、之镜”景色的形成条件。 (8 分)(3)你是否赞同大力开发乌尤尼盐沼地区的锂金属资源?请说明理由。 ( 8 分)【答案】 (1)深居内陆,地形闭塞,受海洋影响小(2 分); 气候干旱,降水少(2 分);地势相对低洼(2 分); 河流注入水量少,稀释能力弱,长期蒸发盐分积累(2 分);(2)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2 分);地势平坦开阔,形成水天相连的景观(2 分);降水少,晴天多,风力小,湖面平静(2 分);湖底盐壳为白色,水质清浅,倒影成像质量高(2 分)。(3)赞同:锂金属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2 分);增加就业机会(2 分);增加经济收入(2 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 分)。或反

11、对:开采锂金属资源会大量消耗当地水资源(2 分);污染水质(2 分);“天空之镜”景观被破坏(2 分);初级产品利润低(2 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请考生在第 42、43、44 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 (10 分)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高架巡护栈道,形成了 2380 米的高空封闭游览环线,实现了“象在地上走,人在空中游”的生态环保旅游目标。2016 年 2 月 12 日下午,一头公象突然走上景区公路,致使停靠在路边的汽车不

12、同程度受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简述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 (4 分)(2)提出在西双版纳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6 分)【答案】(1)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种类丰富,具有独特性,非凡性;具有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好, (4 分)(2)防晒防中暑;防蚊虫叮咬,防猛兽侵袭;防止迷路;增强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6 分)考点:考查旅游地理知识。43、 (10 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6年3月8日四川乐山市马边县境内的省道103线路边岩意外垮塌,致途经此路段执行公务的山市公路局的2辆小车被垮塌岩体掩

13、埋,伤亡严重。下图为塌方路段图。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简述这次塌方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该路段地处山区,地势陡峭(3分) ;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3分) ;岩体破碎(2分) ;植被稀疏(2分)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与环境。44、 (10 分)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6 年 2 月 23 日新华社报道,中国首都北京正在研究打造“条宽度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 ,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下图示意北京主要通风廊道分布。推测通风廊道的组成,并分析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答案】主要由公园、绿地、湖泊河流水面、道路组成(答出任意 3 点,2 分)通风廊道走向以南北为主,有利于污染物(雾霾)的扩散;(3 分)让郊区的冷空气更畅通地流动到市区,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3 分)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局地小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2 分)【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