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8603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5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1 分)A贬谪(zh) 滁州(ch) 廿十二(nin) 风驰电掣(ch)B对弈(y) 鸿鹄(h) 阴翳(y) 浩浩汤汤(shng)C山坳(o) 舟楫(j) 谗言(chn) 觥筹交错(gng)D呷酒(ji) 佳肴(yo) 隐曜(yo) 曝沙之鸟(p)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1 分)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云归而岩穴暝B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日出而林霏开C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野芳发而幽香D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佳木秀而繁阴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分)A连月不开(放晴) 春和景明(日光

2、) B把酒临风(持、执) 伛偻提携(腰背弯曲)C山肴野蔌(菜蔬) 波色乍明(初、始)D土膏微润(肥沃) 长烟一空(一切)4填空。(3 分)(1)醉翁亭记的作者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是 代文学家。(2)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被誉为“公安三袁”的是 、 和。5“岳阳楼”是我国的四大名楼之一,请写出其它三个名楼的名称,并各写出一组与之有 关的诗词名句。(4 分)岳阳楼 6默写。(5 分)(1)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之态的句子是:, 。(3)如果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选取两句做为“南山奶粉”的广告

3、语,最恰当的是: , 。(4)己亥杂诗中诗人运用比喻,表达自己虽以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意的句子是:, 。二、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20 分)(甲)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13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7本文作者是 代 家柳宗元。(1 分)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1)佁然不动( ) (2)悄怆幽邃( )(3)斗折蛇行( ) (4)往来翕乎( )9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2 分)写鱼儿自由轻灵的游动姿态的句子是:表现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10作者在发现小石潭的过程中用了一连串的准确动词,请依次列举出来。(2 分)1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一句写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其中有何深意?(2分) 12用简洁、

5、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外,试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2 分)13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文章,如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谈谈他们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2分)(二)阅读元结的右溪记,回答问题。(7 分)道州 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 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 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注释

6、道州:唐代州名。营溪:即氵营水。欹嵌:是说怪石倾斜嵌入溪岸的样子。逸民退士:指隐士与退隐的官宦。以裨形胜:裨,弥补,补助。形胜:风景优美的地方。14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释义(1 分)通 ,释义: 15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溪美景?(1 分)16作者对小溪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17你认为作者整治小溪有何意义?(1 分)18作者整治小溪后,为什么要为它取名,并“铭石”?(2 分)(二)现代文阅读(15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登太白岩记刘 征太白岩在四川万县,据说太白曾来此,何所据而云然,不知道,也懒得去查书。果是,当在太白流放夜郎遇赦返江陵途中。凡美谈宁信其有,较起真儿来若弄个查

7、无实据,反而索然了。我访万县是去年十月间,正当清秋佳日。万县在大江之滨,是一座山城,楼舍依山建造,一层高似一层。最高一层叫高笋塘,我的寓舍就在高笋塘边。推开楼窗东望,一笏山岩遮住半边天,也遮住半边城。青苍苍,迷濛濛,石皴树影,隐约可见,如同围住山城的一座巨大的玻璃屏障。人们告诉我,那是太白岩。它那杳然宠然的气质连同它的名字都吸引着我,一心想登上去看看。可是一打听,不行,正在修缮,而且岩上曾坠石伤人,有危险。接待的同志带着几分歉意却相当坚决地取消了这个项目,自然是为了我好,六十多岁的人了怎能去冒险?但越是禁果越想尝一尝,大约从伊甸园里带来的劣根还没有泯灭吧。偷偷打听到山侧有一条小道可以上山。于是

8、在一天午后,我偕同老伴儿蹑足潜踪走出寓舍,带着孩子捉迷藏的激动心情,向着太白岩走去了。到了岩根,果然找到一条小道蜿蜓于石树之间。可那是什么道路呀,直上直下,陡如悬丝,低处尚有石级,高处连石级也没有。老两口儿仰望着这条悬丝有些胆怯,我正想说:“这么看一看也可以了,算了吧!”话还没出口,几个孩子忽然来到面前,那行动之快简直像从草丛里飞出几只麻雀。仔细看,两个小伙子,三个姑娘,看样子都是高中学生。“老先生是要上山吗?”一位姑娘爽朗地问。“是啊!可是“老伴儿回答。“我们也是上山来玩的,没关系,我们扶着你二老上。”一个小伙子说,带着几分腼腆。孩子们蓬勃的朝气感染了我们,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那么好,上!

9、三个孩子前头开路,一位姑娘陪着我老伴儿,一个小伙子搀着我,还把手里的半截青竹竿递给我,要我当手杖。我们陌路相逢,却十分亲热,说说笑笑攀着小道向山顶进发了。从谈笑中,他们知道我们来自北京,是搞教育工作的,都当过教师;我们知道他们来自忠县的农村,是万县农机学校的学生。几个孩子穿着朴素,举止活泼而稳重,脸色黑里透红,眼神清亮得像山中的溪水,没有半点油滑气,让人打心眼里喜欢。爬到山腰,登上一个小平台,这里已经可以鸟瞰全城:云山漠漠,大江茫茫,帆楫往来,楼厦交错,心胸为之一豁。老实说,登到这里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对老伴儿说:“我们就到这里吧!”“好吧!”这种事,她总是由着我的性儿的,而且仰面看看,上边的路

10、更难走。 我们的话音未落,三个开路的孩子早已一溜小跑从高处下来,一边喘着气一边说:“太白岩游览区的入口还在上头。里面在施工,大门本来是关着的,我们告诉管理员有北京的老师来参观,他特地开了门。”受到优待自然有进无退,就鼓起劲向上攀去。这回不光路陡,而且上头施工有水流下来,弄得路面泥泞不堪。两个孩子搀扶一个老人,每步都小心翼翼,才不致于滑倒。真难为了这几个孩子。进得大门,里面果然在施工,正在修造一间太白读书屋。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池边有一座李白的塑像,举目远眺,拈须长吟,好不潇洒。崖壁上有许多浮雕的佛像。像身披着红绸,像前烧着高香、云烟缭绕。对比之下,李白的塑像萧条冷落,无人过问。李老先生毫不介

11、意,大约生前坐冷板凳已经习惯了吧。壁上还有许多石刻文字,都是清代以后的,书法也乏精品。我们在“锦绣河山”四个大字下面拍了合影,大家高高兴兴挤在一起,好像是照“全家福”,陌生感踪影全无了。到此,太白岩之游该圆满结束了。但忽听得头上传来喊声。原来两个男孩子照完像就向更高处跑去。仰面看见高处的石栏上露出两个小脑袋。他们喊道:“上来吧,这是太白岩的最高处。这里有仙人泉,喝一口长生不老呢!”女孩子们笑着说:“你二老喝口泉水才不算白来。”于是我们鼓起余勇,被三个女孩子搀扶着又登了上去。上边果有一线细小的泉水在滴滴答答地流。捧着泉水喝了几口,清凉甘美,觉得五脏六腑都清爽了许多,也许真的会成仙吧。孩子们都大口

12、大口地喝,他们大约没有想成仙,是口渴了。我们说说笑笑一路走下来,走到来时经过的那个小高台上。几个孩子小声商量了一阵,就由两上男孩子搀扶着我们下山,三个女孩子向一旁的岔路跑去了。原来他们还要在山上耍一阵。男孩子是特地把我们送下山,之后还要跑上去的。临别的时候,我们紧紧握着两个男孩子的手,向他们道谢。他们笑着,像读课文似的,用生硬的普通话说:“祝两位老师回北京一路顺风。”回到北京已经几个月了。合影冲出来已经给他们寄去,不知他们收到没有。照片照得很漂亮。两个男孩子个子高一些,始终有些腼腆,照像时躲在女孩子的后面。一个露出憨笑的脸;另一个,脸被遮住一半,三个女孩子大大方方站在前排,带着稚气的笑容。两边

13、的两个,穿着青色和蓝色的上衣,中间的一身大红,把整个画面烘染得深沉而热烈。尘事杂沓,太白岩的林泉岩壑,在头脑中早已如烟雾消散了。只有这几个孩子的朴实,真纯的面影总清晰如初见。在他们的心灵中奔涌着的,也许是我们时代真正的仙人泉吧。19文章“太白流放夜郎遇赦返江陵途中”这句话里的太白是指谁?在途中他曾写过一首诗,请写出其中的两句。(1 分)20第一段划线句子暗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追求?(2 分)21作者欲登太白岩的初始原因是什么?(2 分)22我曾几次产生退却的心理?原因各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分) 23“在他们心中奔涌着的,也许是我们时代真正的仙人泉吧。”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2 分)24本文是一篇游记,记登太白岩的事,但是,文中着重写的却是人,是情。请问: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2 分)25根据选文内容,为旅游胜地“太白岩”写几句广告词,要突出太白岩的特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