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7608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一至八单元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基础部分(一) 生字1、易读错 哟拼音是 y ,学生易错写成 yu目的地的读作 d踮起脚尖踮读作 din暂时暂读作 zn某读作 mu奔向那里奔 读作 bn沉甸甸叠词读作一声全班之冠冠 读作 gun分外分 读作 fn禁不住禁 读作 jn(多音字)水浒传济公传传 读作 zhun绿林好汉绿 读作 l一百单八将将 读作 jing恰似、如饥似渴似 读作 s似的似 读作 sh美差差 读作 chi差不多差 读作 ch2、易写错饿、惧、檐、酸、撑、豫、零、某3、形近字惧 诵 编 娱具 涌 偏 蜈(二)难理解的词语窃原意是指偷盗,但在本文中是指作者只读书不买

2、书。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3、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三)语文常识1、窃读记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一、 阅读部分(一)重点段落语句窃读记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我很快

4、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5、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两者缺一不可。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 “文理贯通”。 走遍天下书为侣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和家,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说明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6、(二) 表达方法1、整体把握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描写,插入两个场景:藏身于众多顾客和借雨天读书,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2、文本细读从语言的角度细读文本。窃读记的三四自然段,其语言就极具特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人之多,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爱之切;作者还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生动表现心情的变化。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1、易写错的字:慈祥、境遇、欺凌、衰老、低头折节、风欺雪压2、易读错的字词:京口瓜洲一水间( jin ) 钟山之隔数重( chng )山 那畔(pn)

7、行 聒( gu )碎 秉( bng )性 朦(mng)胧 婀()娜(nu)多姿 波光粼(ln)粼 干涸(h ) 点缀(zhu) 螃(png)蟹(xi) 唱和(h ) 潺(chn)潺流水 分(fn)外 抹(m )净 低(d)头折节3、易混淆的形近字:祥详 衰哀 欺期 低抵 陵凌绫洛络 逾瑜喻榆 魂魄 腮鳃谓猬 侨娇矫4、应掌握的词语意思:不甚在意:不太在意。玷污:弄脏。大抵:大多;大都。折节:屈服。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眷恋:怀念,留恋。潺潺:指流水的声音。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 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本文指小溪使家乡的风景更好看。守

8、望相助: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二、课内精读课文重点内容:1、古诗词三首:(1)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从“只”“又”“ 何时”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表达上体会“绿”的巧妙之处在于: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2)秋思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

9、封好的信查看。从“意万重”“复”“说不尽”“又开封”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长相思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4)表达方法异同:课题 相同点 不同点泊船瓜洲 侧重于写景抒情秋思 侧重于叙事抒情长相思都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思乡之情写景与叙事相结合抒情 2、梅花魂(1)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

10、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本段通过对外祖父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分外珍惜。本段通过“外祖父家中

11、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是对比描写,也写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分外珍惜。(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

12、表白。三、本单元的主要表达方法: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1、借景抒情,如泊船瓜洲 秋思长相思2、叙事抒情,如秋思梅花魂 一课中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吟诗落泪,因不能回国而落泪。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训我污梅,送我墨梅图,送我手绢。3、积累几句课本(课文、日积月累)以外的思乡的诗句。语文五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盘点一、 基础知识:1、 易写错的字肺部、高矮、藕断丝连、废水、嫌疑、上颚、退化、噪音、盗窃、垂直、即使、急促、哺乳2、 易读错的字鱼(鳍)(q) (榉

13、)实(j) 橡栗(l ) 尘(埃)(i )湿(漉)漉(l) (哺)育(b) (触)动(ch) 追(逐) (zh)(潜)水(qin ) 苔(藓) (xin)3、 多音字粘(zhn)贴 看(kn )守 夹(ji)丝 处(ch)理 调(dio )动 划(hu )破 削(xu)弱 朝晖(zho )调(tio)节气候 单调(dio) 较(jio )短4、 不易理解的词语:(1)企图:图谋打算。(2)噪音:嘈杂、刺耳的声音。(3)安然无恙: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 二、 课文重点段落理解:(本单元为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注意举例子和列数字的写法。)鲸: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14、,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这一段落的知识点:说明的方法: A、 列数字: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用这些具体数字说明鲸大。B、 举例子:然后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C、总结:这段话通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叙述更加准确、清楚,使人对鲸是个庞然大物深信不疑。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这一段落的知识重点:说明方法:A、打比方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B、这样写的好处: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这段话主要讲了鲸的进化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