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8437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正文)(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 录1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现状51.1 信息需求与注意力51.2 用户信息需求的心理行为规律51.3 引入信息构建,创新用户信息需求71.4 用户信息需求的内在机理研究72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类型83 信息用户类型及具体的信息需求特点.84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提出94.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124.2 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145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状况175.1 国外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状况175.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状况256 数字图书馆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286.1 设计原则286.2 基本结构286.3 相关技术

2、306.4 服务模式与内容 336.5 系统性能的设计要求417.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447.1 存在的问题447.2 发展对策4827.3 前景展望50参考文献523内 容 简 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一直是图情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的工作都是围绕“用户 ”,即服务对象而开展的,因此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是改善和提高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基础。总结分析特定时期、特定用户的需求规律和特点,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只有准确全面地把握用户的需求信息,才能进行有效地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 工作才更有针对性。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标准化

3、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用户信息需求日趋个性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己成为高校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所谓个性化服务是指作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某一特定的服务方式上,设定信息的来源方式、表现形式等,以便快捷地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个性化服务将信息的控制权交到了用户的手中。在这种背景下,识别并记录行为及需求特征,学习且推导潜在需求,及时更新与需求相关的信息,即建立合理的用户需求模型就成为个性化服务的核心环节。本课题首先分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状况,并对典型案例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高校图书

4、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接下来,课题 着重从设计原则、基本结构、相关技术、服务模式与内容、系统性能的设计要求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总结出中国高校图书馆个性4化信息服务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5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1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现状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用户已经客观表达出来的需求信息进行定量分析; 二是针对用户隐性需求的定性分析;三是将两者相结合的分析。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方面,即针对用户一部分显性需求与一部分隐性需求,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而得出一些结论。有关的

5、理论有以下几点:1.1 信息需求与注意力 提出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以用户为中心”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图书馆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 不断创造为他们所注意的服务,即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的有用性和有效性,满足每个用户的“个性特点 ”。一方面 ,对于每个图书馆而言,扩大了自身的注意力资源,得到了更多的用户,突破了用户所在的地域限制;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图书馆系统来说,使用户在图书馆资源保障体系中流动,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不丧失任何一个用户,而且用户扩增了,注意力资源增加了,图书馆事业更能引起关注,便于创造图书馆的品牌,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竞争,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实力。1.2 用户信息需

6、求的心理行为规律1.2.1 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和罗宾汉效应。提出这两个观点的学者认为,为数不多而信息需求量较大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将愈来愈高于平均水平。这部分用户在行为上表现为力图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料,但在信息资料来源不充分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其他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利用。也就是说,信息需求量小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积累的信息总量出现停滞的态势,其信息需求量也因此越6来越低于平均水平。这就是信息需求中的马太效应。另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呈现集中与分布的状态。即常用的信息比较集中,然而余下的信息又是分散的,为数不多的信息分布很广泛。其分布遵循“布氏等级 分

7、布” 。用 户信息需求的集中与分散规律为网络资源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日益的信息化,信息的作用将愈来愈突出。面对信息量的激增,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水平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因而呈平均化趋势这是信息需求中的罗宾汉效应。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用户的信息活动中,这将导致了信息服务是更加突出重点用户还是满足一般用户的原则问题的出现。1.2.2 穆尔定律。此定律认为:“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不会为用户所用。”这不仅适用于用 户信息 检索的行为规律,而且从更广的范围内表述了用户信息需求的根本规

8、律。用户获取信息是为了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形成对自己决策的支持,如果说获得的信息对用户认识和理解是有益和易获取的,那它将产生用户信息需求;如果说获得信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或反而增加其不确定性,用户就会放弃对该信息的需求。1.2.3 齐普夫最小努力原则。这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原则,又称最省力法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达到某一预定目标,总是力图使他们可能付出的平均消耗最小化。用户的信息需求产生于实践活动,在决定其信息行为时,必然希望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获取和吸收信息的工作量最小,使信息行为的投入产出最优化,因而存在着目标和行为的优化规划问题。71.2.4 信息吸收极限定律。用户的信息吸收包括信息

9、的接受、处理、理解和利用等环节,然而用户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信息输入或激励速率的加快,用户对信息做出反应和吸收的速率也会相应地加快。但当信息输入和吸收速率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信息反应和吸收速率反而变慢,甚至会出现用户思维停顿的现象。这时便会出现信息过载现象,即达到了信息吸收的极限。一般来说,在一定时间内,外界向用户提供的信息量远大于用户所能吸收的信息量。为了防止信息过载,用户必须进行信息的选择和过滤,筛选掉那些多余的、次要的信息,保留关键的、有价值的信息,将信息输入减少到一个可处理的水平。1.3 引入信息构建,创新用户信息需求。提出引入信息构建原理的学者认为,信息构建立足于用

10、户信息需求,建立一整套有益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标识、 导航及搜索系统,使信息工作者和用户建立起互动的关系,借助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等设备,使用户的视觉、听觉等功能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发挥作用,获取适合自己的信息。信息获得的方式方法将会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形式,借助于数学的解析法与图示法,统计学的图表、图示法、图形设计、数据库、网络界面和计算机各种辅助设计以及各种能使信息用户简捷、明快、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一切手段服务于用户。1.4 用户信息需求的内在机理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内在机理研究表明:用户的心理状态、认识状态和素质是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主观因素。除主观因素外,用户信息需求还

11、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客观因素可以概括为用户的职业与地位、所处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接受信息的条件、社会化状况等。82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类型调研得知用户信息需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需求; 另一类是隐性需求。 显性需求是用户用语言和文字明确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隐性需求是用户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却对课题项目的深入发展和推广应用有潜在要求的一类需求。而目前图书馆的工作对于显性的信息需求做得比较好,而对于隐性的信息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3 信息用户类型及具体的信息需求特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信息用户的类型也各不相同,在此主要概述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类型。在高校,影响信息用户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12、职业。因此,划分高校信息用户类型主要是根据其职业特点。a. 教学人员 。主要是指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教师。他 们所需信息主题内容比较稳定;期刊和图书是主要信息源 ;要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高;获取信息的时间性不强。b. 科研人员。主要指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他们信息需求的专业范围较单一,信息需求具有阶段性; 文献类型较专一; 要求高的检全率;对信息服务的期限要求不很严。c. 教学管理人 员。是指高等学校各 级领导机关负责制定政策的领导人员。他 们需要浓缩的综合信息,即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综合信息; 信息的完整性和时间性要求高。d. 学生。主要包括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和高年级

13、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广泛性和新颖性等特点。低年级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需要,他们除了广泛阅读教科书外,还大量阅读各种普及性的科技出版物。4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提出9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跨越了时空限制,以互动式交流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当人们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信息使用便利性的同时,也因互联网所固有的特点而滋生新的烦恼。信息的可利用性、可靠性和有用性也在不断地变化。于是, “信息过载 ”、“信息迷航” 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 过剩

14、综 合症” 、“信息技术恐惧症” 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正面临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但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准确率越来越低。因此,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定性与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如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准确、适用的信息服务,不仅是图书馆,也是整个信息服务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读者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作为图书馆核心业务之一的信息服务,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充满了严峻的挑战。首先,当代“ 以人为本”的哲学观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人类进 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图书馆已跨过古代的“ 以藏为主”、近代的“藏用并重 ”的历史时代而迈入“以用为主” 的时代。 “以用为主”就渗透了当代“ 以人为 本” 的观念。 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服 务行业,图书馆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没有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毫无疑问, 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应该是使读者在尽可能良好的环境中,快捷、准确、方便地获取知识。所以,图书馆 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以人为本。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往往受到其教育背景、工作性质、人生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具有多样性、个性化和动态性的特点。每10一个用户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