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769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两篇《文化的梅岭》《戈壁听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的梅岭作者 徐怀谦 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谛听着驿道上“嚼嚼”的马蹄声来到这里的。 梅岭,这座横亘于江西、广东两省的重要关隘,这条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古驿道,这段“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唯一旱路,这个承载过多少繁华,多少无奈,多少血泪,多少次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 我不无激动地打量着她,发现她比我预想的要青春、靓丽得多。曾经以为这座令无数流放官员失魂落魄的梅关,一定是荒山秃岭、荆棘丛生;曾经以为这条通往岭南瘴疠之地的古驿道,一定狭窄陡峭、凹凸不平。然而并不,这里古木参天,绿意葱茏,枝叶密得连阳

2、光都难得渗下来;驿道宽 4 米半,远比我在云南盐津豆沙关看到的“五尺道”要宽阔、平坦得多。唐代以前,这里只有羊肠小道可供人行,唐开元年间,时任宰相的广东韶关人张九龄奉旨开辟此驿道,路开通后, “坦坦而方五轨” ,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车马;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呈现出一派“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看来, “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早在唐代就已经被认识并付诸实践了。 很显然,梅岭古驿道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官员,而由于这些官员大多是文人或儒将,他们于此留下大量情真意切的诗作,从而形成了

3、梅岭独特的贬官文化。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 年)秋,惶恐滩上驶来一艘官船,船头立着一位头戴靛青斜角头巾、身穿玄色夹袍的老人,他就是 58 岁的苏东坡。他的身旁是儿子苏过、小妾朝云和两个老女仆。刚刚从定州知州调任英州知州,又再贬为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东坡就要远离中原,过梅岭,投身那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在赣州盘桓数日后,苏东坡来到梅岭,留下一首过大庾岭:“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洁净。浩然天

4、地间,唯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数日之间,心境为之一变,说明他在梅岭参拜过寺庙的高僧,心中得到了许多的慰藉。 7 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此时正是正月,漫山梅花盛开,东坡精神为之一振,诗兴大发,又写下一首庾岭梅花:“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书。”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把老翁视为知己,写了一首赠岭上老人 ,题于村头壁上。诗云:“鹤

5、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是啊,苏东坡的红颜知己朝云就没有回来,而是永远留在了惠州!宋史载,宋代因罪贬岭南的知名官员有 144 名,多为全家南徙,能活着回老家去的确实不多,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贬雷州后病死的。 与苏东坡心境同样苍凉的还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万历十一年二月,54 岁的戚继光受张居正牵连,由蓟镇总兵贬为广东总兵。那是一个清秋时节,他登上梅岭时,一弯明月挂在天际,他写下这样一首诗:“五岭山头月半弯,照人千古去未还。青鞋芒履途中味,白简红缨天上斑。姻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 ”戎马一生的他多么希望

6、眼前的梅关是玉门关,他可以出关卫国,战死疆场!然而,这是梅关,南下是无兵可练的广东。在广东,他除经营军务之外,编纂整理了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和文集止止堂集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戚继光被罢官,几经辗转,回到故乡蓬莱,三年后在孤独凄凉中溘然长逝,享年 60 岁。 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赤乌四年(公元 241 年) ,东吴大将陆凯奉命南征,过梅岭时,正值梅花怒放。他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便折下一枝梅交给驿使,并赋诗一首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树春。 ”据考证,这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开创了梅岭梅文化

7、的先河。 梅是友谊的见证,更是美丽、刚强、高洁的象征。宋代诗人张道洽梅岭诗,赞的是梅花的美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何香凝老人1926 年和 1927 年两度梅岭,咏梅赋诗,写的是梅花的品格:“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 据说梅岭最美的景致在冬天,踏雪寻梅才别有一番情趣。我乐于赏梅,更乐于品赏这里的文化。小小一座梅岭所负载的太过悠久太过深厚的文化,显然是需要慢慢行来,慢慢体悟,慢慢消化的。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1.先看标题及开头、结尾部分,预测作品主题。标题中的“文化”是本文的_,本文可能介绍_,表达作者_。 2.快速阅读,整体把握大

8、意。通过快速阅读文本,可知本文主要阐释了梅岭文化的两种表现:一是_,二是_。前者紧扣“这些官员大多是文人或儒将” ,分别举了_的事例;后者先举东吴大将陆凯的例子,说明梅花是_,后又举宋代诗人张道洽和何香凝老人的例子,分别说明_和_。3.概括段意,梳理作品思路。通过抓各段的关键句,可推知各段的段意。第段:介绍了(1)_第段:采用(2)_手法,介绍了(3)_,交代了(4)_。第段:总写(5)_。第段:(6)_。第段:(7)_。第段:(8)_4.整合自己的阅读认识,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本文采用_的结构形式,举例阐释了“文化的梅岭”的深厚内涵,层次清晰。答案:1.线索 和梅岭有关的文化元素 对梅岭文

9、化的推崇和神往2.贬官文化 梅文化 苏东坡和戚继光 友谊的见证 梅花的美丽 梅花的高洁 3.(1) “我”对梅岭的仰慕 (2)对比 (3)想象中的和现实中的梅岭古驿道 (4)梅岭独特的贬官文化 (5)古驿道的来历 (6)举例阐释“贬官文化”的内涵 (7)举例阐释“梅文化”的内涵 (8)小结“梅岭文化” ,照应标题和开头4.总分总 【阅读训练】1文章题为“文化的梅岭” ,主要写了与梅岭有关的哪些“文化”?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答题时要在文中找寻语言标志,并对相关信息加以提炼。据第段“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可以得出答案。答案:贬官文化,梅文化

10、2.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梅岭关隘“比我预想的要青春、 靓丽得多”?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理解语句时要注意把语句还原到文中语境,并且抓住关键词语“青春” “靓丽” ,检索相关信息。分析表现手法,先要明确点出何种手法,还要结合相关语句进行阐释。答案:(1)因为梅岭不仅环境幽静,绿意葱茏;驿道宽阔,较为平坦;而且商业繁荣。(2)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先以想象中的“荒山秃岭、荆棘丛生” , “狭窄陡峭、凹凸不平”与亲眼所见的“环境幽静” “绿意葱茏” “驿道宽阔、平坦得多”进行对比;再用唐代以前的“羊肠小道可供人行”与唐张九

11、龄奉旨开通驿道后“坦坦而方五轨” ,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车马,到明清时期一派“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繁荣景象进行对比。3文中既写了苏轼贬官的例子,又写了戚继光贬官的例子,两个例子看似重复,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组织材料。 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分析能力,第段中有“这些官员大多是文人或儒将” ,后面举例说明如果只有文人苏轼,则照应不周,戚继光是儒将的代表,举两例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答案:(1) 因为苏轼和戚继光是两个朝代的人,选用不同朝代的例子,表现出贬官文化历史久远;(2)因为苏轼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选用不同身份的官员表现出贬官文化涉及对象广泛。4文末,作者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

12、来”收笔,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及探究能力。 “梅香依旧在”照应开头, “何日可重来”表现了作者对梅岭文化的神往和留恋。答题时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有个性地进行解读。答案:其一,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 ”收笔,在结构上呼应了前文,使文章首尾衔接,浑然一体。其二,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梅岭深厚的文化的关注、热爱,想进一步地体悟、消化。其三,使文章言有尽意无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25 分)戈壁听沙韩少功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

13、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机会西出边关。据说我去的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

14、们多有长长的睫毛,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那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袋,省下一寸算一寸。白日汗淋全身,夜晚围炉取暖。中央知道官兵太苦,曾给他们一人补发了几百块钱。但他们手里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